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万众瞩目下,89岁的核物理学家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习近平总书记为于敏颁发了奖励证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
听名字,看容貌,其实并没有多少人认识于敏。他自己也不习惯这样的场合,因为几十年都隐姓埋名,只和核武器“打交道”。
作为一个为我国核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工作者,于敏为何只公开露面过这两次?而在这背后,又有着他怎样的无私付出和惊心动魄?
他的功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是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和于敏等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高峰。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曾以为会一辈子研究理论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于敏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念高中时以门门功课第一闻名全校。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不久,他就被核物理学家钱三强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彼时,于敏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他原以为自己会在钟爱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可就在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应邀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请报上面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明白这是组织上对他的信任和器重,很快,于敏便点头接受了这一重要任务。
用暗语与邓稼先交流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1月,党中央下达命令:把氢弹的理论研究放在首位。9月,38岁的于敏带领科技人员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
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暗语。“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作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1967年6月17日,在两年零八个月时间内进行了五次核试验之后,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这也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后来,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同于敏晤面,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靠粗估否定国外错误数据
他的本领
于敏在科研中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善于抓住物理本质来判断物理现象发展的结果,被简称为“粗估”。与他共事多年的何祚庥院士称:“于敏的这种粗估方法是理论研究的灵魂。”
一次,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在北京作学术报告,当时于敏只有32岁。这位专家刚把实验的准备、装置及过程介绍完,并未看过这个实验的于敏便对坐在他旁边的何祚庥说出了这个过程的分支比大约是多少。最后,法国专家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果然不出于敏所料。
还有一次,大家看到国外报道了一个重要元素的新的截面数据,这个数据理想得令人吃惊,如果实验数据是对的,将对热核反应大有好处。然而,鉴别这个数据真伪的办法,一般只有重复做这个实验。但是这不仅要花费巨资,还要用上两三年的时间。于敏对这个数据甚为怀疑,他广泛查阅资料,昼夜分析论证和计算,两天后他宣布,国外报道的数据是错误的,完全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去重复那个实验。果然,后来有外刊报道,国外又有人做了那个实验,证明原来报道的那个数据是错的。
与死神三次擦肩而过
他的惊险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于敏的胃病日益加重。我国正在准备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于敏参加了这两次试验。当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祖国西北。由于连年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夫人不知他是干吗的
他的付出
自从1961年接受钱三强的邀请后,于敏就此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一藏就是近三十年。由于保密的原因,这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连他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事实上,当年,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曾有不少人替于敏感到惋惜。他的一位老同事就曾说,对于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违背了他的爱好。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比较自由,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制任务性重,集体性强,意味着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常年奔波。而于敏自己却从未后悔。“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1988年,于敏正式被解密。从此,于敏与氢弹的关系开始陆续被人知晓,比如他在氢弹突破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基础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能陪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他的遗憾
常年埋头工作,于敏能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这也让他有不少遗憾和愧疚。
在儿子于辛的记忆中,爸爸虽然是大物理学家,但几乎没有时间辅导他和姐姐的功课。“只有一次,我做物理作业遇到难题,爸爸刚好有空,就过来给我讲解,还教会我一解题的小窍门,这让我在同学间很是得意了一段时间。”于辛说。
退居二线后,于敏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了。那段日子,每当夫妻二人外出时,同行的人总能够看到老夫妻相濡以沫,处处相互关照的温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