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国内

从“相加”到“相融” 北京昌平融媒体中心见闻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30日17:18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陈凯星 熊琳 林苗苗)“稳定了社会,激活了媒体”,是区级媒体的独特优势。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北京市昌平区委率先在全市启动区级融媒体改革,以昌平App等新媒体终端为抓手,持续推动“问政民生”等移动政务改革。目前,区属媒体已经实现由“相加”到“相融”的转变,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昌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准备去采访。(2018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北京昌平App问政民生媒体融合助力“回天之治”

“你好!我是天通苑的居民。咨询一下小区堆积的垃圾什么时候能清理?”刚一上班,北京昌平App工作人员郭雅冬就从后台收到了用户“赵岩”在“问政板块”发来的问政信息。

昌平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编前会。(2018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赵岩”居住的小区位于北京北部的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常住人口达到86万,是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超大型居住区。随着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日益显现。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区域的更新改造,2018年8月,北京市发布《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回天之治”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郭雅冬当即拨通了属地天通苑北街道联络员万志如的电话,并通过App后台同步启动反馈机制,处理进程、反馈结果在线办理,还可以实时查询。

“我们马上和街道负责人、业务部门了解情况,很快就有了回复。”万志如告诉记者,垃圾堆积是因为当时垃圾处理厂正在进行改造,运转速度下降造成清运不及时。经过多方协调,当地开通清运绿色通道,相关部门连夜作业,6小时内即处理了60车垃圾共400余吨,突发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北京昌平App民生问政,是昌平区融媒体改革的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北京昌平区率先启动融媒体改革,对区内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职能、人员、机构进行全面整合,将广电中心的广播、电视,新闻中心的报纸,网管办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部整合到新组建的昌平区传媒中心。同时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新建“总编辑部”模式,统筹策划、采访、编辑、刊播和监测。目前,区属媒体实现了由“相加”到“相融”的转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

上线9个月问政千余次移动政务不忘初心

“创建融媒体中心的初心,就是为群众服务。”昌平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区级融媒体中心本质还在于顺应社会发展大势,秉承移动优先的原则,打造一个移动政务平台,依托北京昌平App平台,以“新闻+”为核心,有效整合政务发布、问政、服务等多重资源,让政府和群众“心连心”。

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每日全媒体编前会。(2018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以“新闻+”为核心,政务发布延伸至百姓“手指尖”,政府群众“零距离”。“离地方党委政府最近,和百姓最亲,是区级媒体的独特优势。”昌平区融媒体中心主任刘晓梅告诉记者,融媒体改革作为当地“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多次部署、大力推动,各委办局政务信息均在昌平App集中展示。同时,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融媒体中心整合中央、市、区各级政府发布的民生信息,通过专题页面置顶、定时弹窗等多种方式进行发布,精准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问政”为通道,即时互动两个舆论场,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黑摩的’占道、楼道小广告、冬季供暖……老百姓有啥事,再也不用去微博淘,刷一下App问政平台就知道。”昌平区网管办主任徐广强介绍,北京昌平App自2018年3月1日上线以来,共有效处理各类咨询、投诉、求助等信息1600余条。App后台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转给昌平区公众服务统一办理平台,并在每条信息后面标注处置情况,全程跟踪。责任部门接到任务单后,严格按照政务舆情处置工作机制的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并向网民反馈,基本实现了一般问题两天办结,复杂问题限期办结。

“吃穿住用行”全覆盖,以“服务”为抓手,提升用户黏性。“‘农业嘉年华’‘昌平美食节’‘爱老敬老评比’……这些有趣有益活动进一步增加用户黏性。”昌平新媒体中心总编辑魏妍娜介绍,北京昌平App服务板块先后开通“要结婚”“生小孩”等30余项综合功能,实现了从“生老病走”到“吃穿住用行”全覆盖。线上推出的各类活动不仅丰富多彩、方便快捷,还配合推出很多优惠的线下活动,丰富了百姓生活,真正实现“一端在手、生活无忧”。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昌平App下载量已达31万人次,占昌平全部人口的15%。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农业嘉年华”等区域重大活动话题互动量超过2000万,已成为当地最活跃的网上社群。

报道人员缩减35%发稿量提升33%融媒改革让区县媒体重焕生机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认为,随着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各地改革加速进行。北京昌平区先行先试,在聚焦百姓民生、激发媒体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方面已发挥出积极作用。

顶层设计整合优势资源,叠加效应提升媒体效能。昌平区传媒中心总编辑部总编辑王颖介绍,数据显示,人员缩减35%的情况下,新闻采集量却提高三分之一。以2018年报道区两会工作为例,往年不同媒体总计要派72名记者参与报道,整合后47人即可。既写稿、又拍视频还能制作H5等融媒体产品的记者越来越多。

聚焦党政机关重点项目工程,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据介绍,2018年,北京市大力推进回龙观、天通苑超大型社区治理,短短4个月时间,昌平融媒体中心播发文字、图片、视频647条,点击量超120万人次,涉及政策措施、惠民活动、社区服务、道路设计方案征集等多个领域,迅速提升了群众关注度和工作推进力度。

传统媒体新媒体全覆盖,两个效益双丰收,新闻队伍精神气又回来了。“在保留传统媒体基础上进行的融媒体改革,既覆盖新媒体人群,同时也考虑到读者年龄、阅读习惯、地域分布等不同需求,可谓各得其所。”据刘晓梅介绍,自2017年2月底启动改革以来至当年年底,中心收入3014万元,2018年实现收入4062万元,“昌平圈”等聚焦群众生活的官方微信公号,更出现商家排队抢广告的情形。“改革初期,我们对改革方向确实存在疑惑、担忧,但事实胜于雄辩。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又找回了读者,看到手机页面不断上涨的浏览量,大家的精神气又回来了。”传媒中心记者李阳说。

昌平 融媒体中心 【纠错】编辑:周婵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