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新春走基层】斗南花市三十年蝶变——从西南边陲小村庄到亚洲最大花卉交易市场
年轻时的华明升(右一)在鲜花大棚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三十多年前,当人们在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昆明市斗南村种下第一支剑兰花的时候,谁也想象不到,三十多年后,这个小村庄会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从一个种菜为主业的小村庄发展到成为亚洲花都,斗南村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故事?
在斗南村的一个鲜花市场,今年56岁的华明升替儿子守着一个卖多肉植物——空气凤梨的店铺。空气凤梨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在国内的认知度不高,时不时会有客人前来询问。每当这个时候,华明升都会像一个专家一样,滔滔不绝地给客人讲解。客人们并不知道,三十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华明升对种花也十分陌生。因为包括华明升在内,斗南村的祖祖辈辈都是以种菜为生。
如今,华明升在儿子的多肉植物店铺帮忙 。(摄影:李琳)
机缘巧合,1987年,24岁的华明升在城里朋友的介绍下,花90块钱买来种球,在自家地里种下了第一批剑兰。华明升至今还记得当时卖花赚到第一桶金的情形。
华明升说:“卖了150块还是160块钱,当时这个收入已经很可以了。因为只用三四个月,只有一分地。那个时候我们种的蔬菜才卖五分钱,最高也就是一毛钱一公斤,而且要用人力车拉到县城去卖,先不说收入怎么样,就说人力的消耗,花轻,省力多了,蔬菜你想要拉多少才能卖那么多钱?”
尝到甜头的华明升又在附近租了地,并且不断扩大种花规模,后来他还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拜访专家,引进了康乃馨、玫瑰等花卉新品种,专业做起了花农,甚至还成为高级农民技师,带领着整个斗南村走上了依靠种花致富的道路。
斗南最早的花街。
斗南村的鲜花种植和销售渐成规模,花贩子来村里收购成了常事。为方便鲜花交易,斗南村在街角划了一块专门的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斗南的第一个鲜花市场正式建成。后来,斗南人意识到,只有市场化才是鲜花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999年,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的前身——斗南花卉有限公司成立。从那个时候开始,斗南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花卉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计划运营总监董瑞说:“在斗南花卉市场带动下,因为有了市场效应以后,和花卉相关的各种业态,比如有搞包装的,有搞物流的,有来交易种球种苗的,包括农资化肥、大棚设施等,就逐步以市场为核心开始在斗南云集,从市场的角度看,形成了以花卉为核心的一个产业聚集区。”
如今的斗南花卉市场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 摄影:李琳)
与此同时,斗南还对沿用了十几年的交易模式进行革新,将荷兰的鲜花拍卖交易模式引入到这里。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总经理张力告诉记者,通过公开透明的竞价,减少鲜花交易的中间环节,可以使市场信息得到快速、有效传递,减少过去“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盲目生产等市场供需问题。他说:“农户就是把所有精力放在‘我如何把花儿种好,我如何把高品质花种出来’上,他就不需要去担心我这个花到底怎么卖?所以你看现在我们场上那么多花,每天有一万多个花农的话,他们都不来现场,就是每天按照标准把花剪下来,分级包装了以后,送到我们定点的班车上,冷链车上我们统一运上来,他就没事了。”
如今的斗南,已成为国际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和花卉集散地,聚集着亚洲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花商,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花卉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连续近20年鲜切花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人流量和出口额居全国第一。
座无虚席的斗南鲜花拍卖大厅。
不过,斗南人奋斗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歇。借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斗南又有了新的目标。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潘盛添说:“斗南在未来肯定是我们整个云南的一张新兴名片。人家说听得到花开的声音,在这里我们闻得到花香,小镇的外围环境要给人一看就感觉到了小镇,到了花的故乡。所以我们也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肯定会在城市的舒适度、宜居程度、宜业程度、宜商程度等方面会有很好的体现。”
目前,斗南花卉小镇已经聚集了2000余家花卉经营及物流企业,形成了集花卉种植、包装、交易、冷链物流、科技研发、人才培训、花卉工业、旅游等全程标准化的现代花卉产业集群。一个独具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民俗特色、文化特色的斗南花卉小镇指日可待。根据规划,到2019年底,斗南将不仅仅建成一个国家级的特色小镇,还将成为“世界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和“亚洲第一的花卉产业创新研发高地”。到那时候,用斗南人自己的话来说:“世界,将可以重新想象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