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2月3日电 题:“流动”的青春身影——与“新生代”返乡农民工的对话
张璐璐、骆飞
除夕将至,春运中的贵阳北站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内,“流动”着很多拎着大包小包、从沿海地区打工归来的青春身影。
比起父辈,大多“95后”的他们衣着时髦、眼神自信。与他们对话,记者既聆听到背井离乡的艰辛,也感受到迎难而上的闯劲。
家住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小伙吉克拉日今年首次外出务工,在浙江宁波一家电子厂做了一名一线工人。如何适应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和严格的上下班管理,是他学到的“第一课”。
“厂里的生活被喇叭声、哨子声‘指挥着’,刚进厂的时候,真的很不习惯。”吉克拉日说,老家的父母养家糊口更辛苦,自己要走好选择的路,让他们放心。
比起吉克拉日一个人“闯天下”,同为“95”后的陈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心里更多了几分牵挂。
“我在外打工三四年了,现在结婚有了小孩,生活的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陈芹说,孩子在遵义老家由父母照顾,不能陪伴他们成长,感觉很遗憾。但她想趁年轻,好好在外面打拼几年,给家人更多物质上的保障。
这些打工路上的年轻人有闯劲、有干劲,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也面临着和父辈们打工时一样的困境:没有一技之长,很多只能干体力活。今年23岁的“外卖小哥”杨飞就是其中之一。但他并不甘于现状。
老家在贵州安顺的杨飞,7年前开始外出务工,之前一直在浙江一些工厂上班。2年前,他选择离开工厂,加入城市“外卖军团”。
杨飞说,以前父辈们打工都是为了“讨生活”,现在,他打工不仅为了挣钱,更是想看看“大山外的世界”,开拓眼界,追求更好的生活。
“送外卖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配送好每一单、服务好每个顾客都不简单。”杨飞说,送外卖属于典型的“多劳多得”,送一单就能有一单的工资,今年他挣了差不多五六万元。
谈到2018年的收获,杨飞说:“送外卖让我接触到不少餐饮店,对搞餐饮外卖了解不少,想再多学习和积累经验后自己开个饭馆。”杨飞表示,打工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多学点东西,有机会了就返乡创业。
同样来自贵州安顺的小伙魏宁也对返乡创业充满期待,今年20出头的他已经在外打工两三年了。
“现在没有知识和技能注定只能被‘抛弃’。年后想找个汽修的工作,以后能自己开店修车。”他说,如今老家变化很大,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和这些年轻的务工者交谈让记者感受到,时代的发展给予了他们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打工路上有艰辛,但同样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