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在巡检设备。
巡检气田 守护安全(见图)
本报记者 张 枨摄影报道
新春佳节,正是阖家团圆之际,在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的大牛地气田,采气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眼前的电脑屏幕,仔细检查每一项管网数据是否正常。对于管控着20口天然气井的他们来说,安全生产大于天。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采气管理六区59号集气站作为一处偏远站,距离最近的伊金霍洛旗台格庙镇有30多公里。
“除了24小时监控数据,每隔1至2小时定时收集上报数据,我们还要每小时对站内设备进行一次巡检和定期维护保养,查看是否存在堵塞、跑冒滴漏以及超负荷运行等潜在危险,保障设备安全、管线畅通。”59号集气站站长郭鑫向记者介绍。
刚工作一年的河南小伙江龙豪第一次远离家人过春节。“别看他年纪小,人可要强得很,我们这儿冬季夜间气温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水汽常常会导致气井堵塞,解堵是冬天最重要的任务。”郭鑫在一旁说道,“前两天夜里他一个人值班,出现堵塞以后,为了不打扰我们休息,一个人在寒风里反复浇热水、注甲醇,干了三四个小时终于解了堵,呵气成冰,手冻得直打颤。”
同江龙豪一样,每天晚上都要跟随巡检班在各集气站穿梭的采气管理六区技术员崔梦迪,也是头一次离家过春节。25岁的她去年刚从石油地质专业研究生毕业,选择了这片远离城市的土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年冬天我们全厂要保障每天770万立方米的产气量,其中一个站平均每天要生产1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地级城市一天的用气量,我们必须时刻坚守岗位。”
随车过节 保障平安
王汉超 徐 驰
2月4日是大年三十,7点20分,一大早往家赶的旅客在郑州东站登上车厢时,机械师朱明磊已经守在车上了。两个多小时前,天蒙蒙亮,他已在车库开始发车前的全面车检,迎接回家的人潮。
“16车有座椅无法调动!”朱明磊立刻抄起工具包,匆匆赶去,转眼穿过半个车厢。10分钟后,故障排除,朱明磊给乘客道了一声歉,舒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朱明磊的身份,是随车机械师。业内常这么形容:火车越来越智能,没有列车长,高铁可以开,甚至没有司机,高铁也可以开,但没有随车机械师,那车绝不允许开。
堵了厕所、卡了门这样的事找谁?这时人们便会接触到机械师。而旅客接触不到的,是机械师对隐患的排查。朱明磊的巡查习惯是沿着一侧车厢过筛子,从车头到车尾,再沿另一侧折返回来,最后回到监控室,“通过监控查看500多项数据,判断车辆状况。可能一路无事,但一路不能走一下神。”
朱明磊44岁,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4年,“要学得快,才能跟得上工作需要。”他从绿皮车到红皮空调车,再到白皮的动车和高铁。一路进阶,车越跑越快,机械师越来越需要更高的素质。“刚工作那会儿,都说我是‘敲车的’,靠敲车听音找故障。现在用红外线测温仪、手持掌上电脑等设备,非常精确高效。过去3个人负责一列车,现在一个人就够了。”
坚持生产 用心创造
本报记者 潘俊强
春节期间,山东济南东部城郊的一家智能工厂内,繁忙依旧。
穿上白大褂,经过风淋室除尘,记者紧随“80后”工程师罗希望走入车间。偌大车间,寥寥几人,沿着贴在地上的感应磁条,无人叉车、无人运料车等各种车辆各司其职。“感应磁条类似胶带,像铁轨一样确保车辆按轨行驶。”罗希望说,“这节省了大量人力,让曾经人车混杂的车间变得井然有序。”
“如何让工人们工作更舒适?工装治具就派上用场。”罗希望拿起一条内存条,让记者用拇指将其按压到卡槽内。看似简单,记者却感觉挺难。十指连心,稍一用力,拇指生疼。
刚到公司,罗希望就发现工人们最不愿意干这项工作,干一天,拇指红肿,还会磨破流血。回去琢磨,他发明了内存按压工装治具,工人们的手再也没有红肿过。罗希望的创新受到公司表彰,还发了一笔奖金。
罗希望自称“工厂的诊断医生”,生产环节哪里不顺畅,生产设备能否更人性化,他都要管,“要想走在前,就要不断否定之前的创新,用心进行新创造,才能看到新希望。”不过,创新“独奏曲”可比不上创新“大合唱”,众人拾柴火焰高。由罗希望牵头建立的一支专业工装治具设计团队,目前已创新设计工装治具3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