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2月21电 题:高原春来早 云岭开新篇
新华社记者 周亮 吉哲鹏 姚兵
有一种花海闹春,叫“美丽经济”:初春时节北方冰天雪地,但彩云之南各色鲜花争相绽放,春潮涌动、游人如织。
有一种只争朝夕,叫“不打年盹”:从乌蒙山脉到雪域高原,从党员干部到广大群众,战贫斗困毫不松劲。
有一种奋起直追,叫“换道超越”:在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云南以应用试验立产业,以市场换产业,发力数字经济。
乘着春风,云南自加压力,以昂扬姿态力争“开门红”,让经济发展的曲线继续上扬。
花海闹春,“美丽经济”传佳音
金色油菜花海绵延数十里,一座座小山丘镶嵌其中,如同翠玉。
站在田埂上,李稳又从未想过看花比榨油还赚钱,“自家的4亩地以每年每亩1400元流转给政府,统一规划种植油菜。最近家里的宾馆基本爆满,最多时每天收入2000多元。”
李稳又是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金鸡村村民。不等立春,罗平县近百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蓝天、黄花、碧水、群山相映成趣,透出浓浓春意,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
不仅乡村生态游红红火火,春节期间,丽江古城、云南民族村、七彩云南古滇王国等景区,游客接待量均达到最大承载量。
暖阳之下,生机勃发。今年春节长假,云南共接待游客3464万人次,同比增长20.22%;实现旅游收入241.73亿元,同比增长25.29%。
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
2018年,云南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响“八个标志性战役”,在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上迈出坚实步伐。
其中,九大高原湖泊治理频传喜报:洱海有7个月保持Ⅱ类水,为2015年以来最多,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滇池全湖水质上升至Ⅳ类,为30余年来最好水质。
水质的改善赋予湖泊新的生命力。从洱海到滇池,湿地公园、岸边步道成为赏景休闲好去处,马拉松赛等一系列赛事活动成功举办。
“不打年盹”,决战号角催人勤
春节刚过,第一次出门打工的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老包寨村建档立卡户宋江虎虽有很多不舍,但还是坐上了大巴车。
2月13日,镇雄县组织2600余名农村贫困劳动力乘车远行,踏上前往广东、浙江等地的务工之路,还安排干部随车护送。
“‘窮’字为啥这样写?困在家中就是穷。我们唯有靠吃苦、走出去,才能摆脱贫穷!”镇雄县委书记翟玉龙给他们鼓劲。
人勤春来早。在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村民尝到了科技增产的甜头,春节前就栽好稻秧,现在又忙着添水、补苗。
卸掉沉重的贫困包袱,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轻装上阵”。2018年,云南在15个县市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基础上,有望再实现33个贫困县摘帽、151万贫困人口净脱贫。
2019年,云南将确保130万贫困人口净脱贫、2457个贫困村出列、31个贫困县摘帽、7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
贫困人口占全省三分之一的昭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2月12日,云南省专门召开昭通市脱贫攻坚推进会,举全省之力坚决攻克这个深度贫困堡垒。
春节收假第一天,计划今年出列的昭通市盐津县深度贫困村万古村召开了收假收心会,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悉数到齐。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昭通市委驻村督导员罗旭说。
迎难而上,“换道超越”谋新篇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云南把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8.5%左右。
“新春开局好,全年步步高”。在曲靖、红河等地,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推进会接连召开。
位于中缅边境瑞丽市的云南银翔机车制造有限公司,千余名工人正抓紧生产组装摩托车。“收假上班以来,每天约有2000辆摩托车出口缅甸,开局良好。”该公司副总经理方伟说。
时不我待。云南加快制造业“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持续发力“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三张牌”,今年将再为企业降成本900亿元以上。
作为欠发达地区,传统的跟跑发展已 “不解渴”,云南毅然“换道超越”,抢抓数字经济机遇。
今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项重点工作: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云品荟”等“一部手机”系列品牌为抓手,实现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
近日,“数字云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云南省数字经济局、省“云上云”中心等相继成立,顶层架构趋于完善。
放眼望去,“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各种战略机遇交汇叠加,云南独特的区位、资源、开放等优势正转化为后发优势。
云南省有关领导同志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全面打造‘数字云南’,我们有勇气、有底气,也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