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采访孙安琦的时候,他正在京津城际高铁上,半个小时的车程切换着两座直辖市。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了北京,在研发微小型无人系统的致导科技有限公司工作。2017年,他随公司迁到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成了一名天津市民。
近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内,千余名市民参与健步走活动。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打造协同创新示范基地
吸引孙安琦随着致导科技从北京来到天津的原因真不少:“首先,我们是研发无人机的,天津试飞比北京更方便;其次,天津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科研成果在这里转化生产和销售都有更好的经验。刚到天津时,园区工作人员不但在办公场地、协助申请各种扶持基金和帮助企业融资上提供了各种服务,连个人户口落户天津也帮助办理。”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于2016年11月22日正式揭牌。据中关村委派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毅介绍,园区发展不依赖高楼大厦,关键是构建引得来、留得住的产业发展软环境。
2018年12月,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正式揭牌。基地的落成将进一步链接北京乃至全球的技术、人才和科技资源,全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与服务体系,加快集聚创新要素,为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服务。
两年多来,这片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的区域,充分利用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政策叠加优势,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蹚出一条协同创新的路子:累计注册企业940余家,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超过240家,注册资金约104亿元。随着百度(滨海)创新中心、京东(滨海)云创空间等一批专业化孵化加速平台的聚集,这里正逐渐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大蓝图下的“新地标”。
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燃料来源于水,排放的也是水,可以在零下30摄氏度低温启动、零下40摄氏度低温存储……2018年11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举行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及氢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亮相的北汽C53FCV、丰田Mirai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吸引了广泛关注。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河北省强化引进京津创新资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开花结果:石家庄高新区成功引进京冀综合产业协作示范园等多个项目;依靠整体托管模式,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吸引入驻企业227家,入住率超过90%;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北京转移医药企业由北京市延伸监管的园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吸引入驻北京医药企业95家,总投资额达270亿元……
截至目前,河北省共引进转化科技项目570项,吸引落户京津高科技企业1400家。
2018年1月,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设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中心”,聚焦国际前沿大数据智能技术领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诞生伊始,研究院就肩负着引进北京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推广到地方进行产业化的重任,履行着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引进和培养人才的职责。”邯郸市政府党组成员、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院长刘红燕说,目前,研发中心已完成相变储能材料、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兆瓦级二氧化碳热泵技术等5个项目产业化,2019年将合作研发并产业化10项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技术,为引进的5000余项科技建立成果库。
遍撒创新创业种子基因
2017年,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人员杨海燕,带着自己1岁和3岁的两个孩子,暂别家人,在保定安了家。
依托来自中关村的科研成果,北京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专家、保定人孙永健创立了中创燕园,并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生产基地建起了两个半导体实验室和厂房。加快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究成果产业化落地的梦想,吸引着更多北京高端人才加入中创燕园。
扫描二维码,点击叫车,静等几分钟,一辆黑白相间的无人车就会自动驶到身边……“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通勤车,已试运行9个多月。”天津清智科技有限公司CEO张磊自豪地说。
郭磊和张磊都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毕业的博士。2016年,两人到东丽华明高新区创业,在清华大学有关部门和东丽区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天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清智科技是孵化的科技企业之一。
“这些年,我们共建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引进中科院无人机应用研究院等国内高水平研发分支机构,国家级院所和国内高水平研发分支机构总数超过170家,其中60多家来自北京地区,与中国工程院、军事科学院在津共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天津研究院、天津(滨海)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与北京高校、院所在津共建了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戴永康介绍。
在天津、在雄安、在保定……走出去寻觅广阔天地的创新型企业越来越多,北京的创新资源与创新基因的种子也撒落在一个个城市。
走进津冀,北京的科技成果转化有了更强大的产业链支持和示范应用支持。北京研发、津冀产业转化,三地联合应用推广,有望成为今后北京科技成果加快落地并迅速带动形成产业化优势的标准模式。
高端人才、高精尖企业、研发机构,北京将以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养分,滋养三地创新基因,推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产业优化调整和更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4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