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左)和第三代治沙人郭玺在林场瞭望塔查看防沙治沙情况。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第一代治沙人张润元在补栽花棒苗。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古浪县境内的黑岗沙风沙口,第二代治沙人在沙漠中压沙治沙。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本报兰州3月28日电 (记者董洪亮、孔祥武、付文)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六老汉”治沙。“六老汉”及其后代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三代人苦干38年,至今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育草37.6万亩。
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祁连山下河西走廊东端。1981年,古浪县着手治理荒漠。土门公社漪泉大队老支书石满第一个站出来,紧接着,同大队的贺发林,台子大队的郭朝明、张润元,和乐大队的程海,土门大队的罗元奎等五人随后响应,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投身治沙造林。后来,他们被称为“六老汉”。
当初,“六老汉”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每家都得有一个孩子接着干下去。为了父辈的嘱托,“六老汉”各有一个儿子或女婿接过治沙接力棒。如今的八步沙林场,已从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相关报道见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