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霁阳在行军途中 照片由本人提供
辜积磊练枪法备战国际军事比赛 照片由本人提供
昨天,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学员二十五大队学员、24岁的四川小伙唐霁阳委托母亲到外公墓前寄托思念。今年是外公逝世十周年,正值清明,在学校备战毕业考核的他不能到四川遂宁为外公扫墓。与他一样,陈科州、王苑镁、辜积磊、谢嘉琪4位95后都是军人后代,家乡不在湖北的他们同样因为备战毕业考核,不能回去为亲人扫墓,只能通过家人拍摄的视频、照片寄托对亲人的追思。
航天报国深藏功名,祖孙三代接力从军
今年是24岁的唐霁阳入伍的第五年。10年前,外公去世后,小唐才从外婆那知晓了外公的事迹。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外公杨长双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事保密工作,在茫茫戈壁滩上深藏功名20年,参与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破土兴建、交付使用、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等重要工作。
有一天,外婆带着孩子去探亲,坐了四天四夜火车,转乘大绿皮货车两天后到达外公工作所在地。外婆这才发现,外公一直在信中说的“工作环境很好,勿挂念”的好地方就是这“天上不见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荒漠。
“崇拜什么样的人,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唐霁阳和父亲当兵的理由。唐霁阳的父亲1989年在新疆入伍,是一名汽车兵。在追寻外公、父亲精忠报国的足迹中,唐霁阳成长为一名特战队队员,他以优异成绩夺得“精武-2017”军事项目对抗赛通过障碍第一名、轻武器射击第二名的好成绩。
83年四代从军
红军后代传承报国初心
一家四代人,代代有军人。王苑镁读小学时,无意间在书柜中翻到一本书,让他了解到,曾祖父王学璋1936年初参加红军,南征北战,打击日寇,投身解放事业。从书中、照片上和家人的回顾中,王苑镁建立起曾祖父的英雄印象。曾祖父后来又将儿子送进部队培养。王苑镁的父亲上世纪80年代入伍,在陕西蒲城当兵3年。参军接力棒交到王苑镁手上时,已是第四代,跨度83年。
2015年9月,王苑镁在河北保定入伍。刚进部队,他就感觉不太适应,当刷朋友圈看到同学们精彩生活时,他陷入了迷茫。“这是我想要的军旅生活吗?”父亲听到他的倾诉后严肃地说:“祖辈为国家解放真刀真枪的与敌人厮杀,那是何等的艰苦,你这点苦头都吃不了吗?”王苑镁羞愧难当,决定啃下硬骨头,不做落后分子。
后来他主动融入部队大家庭,通过自学掌握了视频拍摄剪辑技能,广泛运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青年军人的主题内容,新兵开训、老兵退伍、各项赛事的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原创的每一条视频都有10万以上点击量。
直视阳光练就坚定眼神,95后小伙亮相朱日和大阅兵
同样是祖孙三代接力从军的还有陈科州一家。小陈的爷爷退伍后回到乡镇当上测绘员。父亲退伍后,在村里竞选上村支书,带着村民脱贫致富。
“爸爸,我要去当兵!”高中毕业前夕,小陈入伍,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某部某旅。部队所在地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昼夜温差大,风沙多,小陈没有胆怯,主动适应了生活环境和训练强度。
入伍第2年,建军90周年大阅兵遴选受阅官兵,小陈在队列评比中发挥失常,被编入替补方队。从早到晚站军姿,上万次的握枪训练和敬礼摆头,双手磨出厚茧。反复直视阳光40秒不眨眼,使他练就了“坚定的眼神”。
小陈最终入选受阅方队。“2017年7月30日,我在纵深突击群方阵第15列36路,和战友们一起手执钢枪,接受检阅。”小陈激动地说。
一门六军人,防空兵小伙国际比武夺魁
“我的外公、大伯、哥哥、姐夫、舅爷都是军人,我也不甘落后,成为一名防空兵。”24岁的辜积磊激动地说。
去年,小辜从报名的1500多位学员中脱颖而出,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军事比赛,在备赛期间,用一个月掌握了俄语日常交流词汇。他一直穿着20公斤重的装具苦练枪法,每天打2000发子弹。
在正式比赛中,小辜与六国军人同台竞技,打出1个10环、4个9环的好成绩,获得最佳射手称号。赛后,小辜瘦了15斤。
小辜告诉记者,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有可能在武汉军运会射击比赛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两年的校园生活让我爱上了武汉!”辜积磊高兴地说。
19岁抗洪堵住管涌,保住千亩良田
再过两个多月,21岁的谢嘉琪就要毕业,回到所在部队。一家7人参军,外公、爸爸、大伯、堂哥、两个舅舅和他,三代人赓续接力。
谢嘉琪的父亲服役期间,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干得有劲出彩。谢嘉琪的堂哥在云南昆明消防部队服役期间,及时处置了一次火警荣立三等功。大伯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舅舅曾是一名武警战士……家人聚在一起,有关部队的话题总也聊不完。
2016年7月,谢嘉琪和战友们奔赴孝感、汉川抗洪抢险。经过连续20多个小时的奋战,大堤得到加固加高加长,千亩良田完好无损。
外公的奖章、军装等物件一直被家人精心收藏着。父亲一直保存着自己在部队期间和家人互致的家书,这是全家人接力参军报国的历史见证。
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学员二十五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这5位95后士兵出生在军人世家,祖辈抗日救国,航天报国,解放卫国。父辈接力参军,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绽放。到了95后这一代,子承父业,成就一段佳话。家国情怀一脉相承,强军接力有来人,他们将激励更多年轻人走进军营。
记者余丹夏通讯员徐锦波刘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