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我国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正在陆续公布。各个领域不同数据企稳回升,相互交叉印证着中国经济状况的逐步改善。这背后,是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国家一系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有效稳住了市场预期,更在速度向质量的转化中,坚定推动着结构调整的步伐。
今年以来,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近两万亿元。
与此同时,宏观调控的另一只手货币政策“松紧有度”,坚持逆周期调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旨在畅通血脉,回暖机体的金融流动性提前发力。
宏观政策有效释放,稳定了市场,稳定了预期。今年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涨幅时隔三个月重回“2时代”,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清晰可见。
更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止跌回升,增幅0.4%,实现9个月以来的首次上扬。生产环节信心的恢复 ,以实际运行悄然渗透出回暖的信号。
预测未来趋势的先行指标,交叉印证着回暖的可持续性。最新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3月跨过了50%的临界点,重返扩张区间,回升1.3个百分点,反弹至50.5%,走出六个月里的新高。
经济趋势的变化背后,政策逻辑的调整,清晰可见。从2018年底布局来年经济大势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初春时节,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央定调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决策,力推逆周期调节的宏观应对。
今年以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扩大国内市场、持续改善民生等多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出台不断提速:
行邮税税率下调,促进扩大进口和消费;
外商投资法相关配套规定正在加快制定,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缩减;
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未来,将有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到中国债券市场。
就在几天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一期报告,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3%,同时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6.3%。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的结构转型,中国经济向改革要动力,靠创新增活力,不断夯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