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中消协日前发布《青少年近视现状与网游消费体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家长落实有利于视力保护的措施还不够,青少年视力状况存在隐忧。同时,强制实名游戏不足四成,且在强制实名的18款游戏产品中,9款产品未成年登录保护机制存在问题,6款未发现启用防沉迷时长提醒及强制退出机制。
资料图:医生为孩子检查视力。 潘佳 摄
《报告》显示,从危害视力因素的认知来看,各有超过四成的被访者认为读写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玩网游是主要因素;从视力防护的措施来看,虽然超过八成的家庭能周期性的查验孩子的视力,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家长落实有利于视力保护的措施还不够,青少年视力状况存在隐忧。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3.6%的小学生、3.4%的初中生、1.6%的高中生双眼出现200度以上的视差。眼科专家指出,双眼视差过大易导致单眼弱视或外斜视等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初次接触电子设备和网络游戏均呈现低龄化趋势,超过九成的被调查青少年每周都会将电子设备用于学习、游戏,小学生群体因“学习”“做作业”而“被迫”接触电子设备的比例显著高于初高中学生,值得引起关注。多数被访者将手机网游与电子竞技混为一谈,认为手机网游利弊相当,超三成被访者有网游充值消费经历,超过一成的被访者找借口问长辈要钱或盗用父母账号进行网游消费。值得注意的是,19.0%的被调查者曾有通宵网游的经历,这部分青少年网游沉迷的风险较大。
《报告》指出,多数青少年对于网游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需要家长学校进行教育疏导,尤其是通过良好的网络游戏防沉迷机制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的种类、时长等综合管控。模拟青少年身份实际体验50款手机网游App,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部分游戏涉嫌过度索取用户权限,所需授权的个人信息与消费者通常理解的产品功能之间无明显关联,甚至明显超出合理范围,如获取“设备通话记录”“日历”等权限。
二是少数网游产品不仅未明确标示出版物号(ISBN),有的还提供充值消费功能。
三是强制实名游戏不足四成,且在强制实名的18款游戏产品中,9款产品未成年登录保护机制存在问题,6款未发现启用防沉迷时长提醒及强制退出机制。
四是13款游戏产品官网未见提及家长监护服务的相关信息,不利于家长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监护,引导未成年人健康、绿色参与网络游戏。
五是被体验游戏产品的账号管理、设置模块、官方助手里均未见账号永久注销、删除的功能设置。
为督促行业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提供放心的网游产品和服务,推动游戏防沉迷与青少年近视防护工作社会共治,中消协建议:
一是在严格落实网络游戏实名制认证等法律规定、完善网游分级管理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建立网络游戏信用评价机制,共筑网游防沉迷屏障。
二是强化源头治理,落实网游产品开发经营者主体责任,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特别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置于优先位置,做好网络游戏平台规则治理,全方位落实网游防沉迷措施。
三是家长与学校要加强密切互动和交流,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家长应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少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尽量避免学龄前儿童使用,共同培养青少年健康用眼学习休闲方式。
四是广大青少年要自觉提高健康用眼意识,多参加户外活动,少接触网络游戏,切勿沉迷于网络游戏,以免危及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