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6月15号,再走长征路第5天。
福建长汀。
长汀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在这里打响了长征前中央红军保卫中央苏区的最后一战——松毛岭保卫战。长汀也是当时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为长征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保障。
长汀县南山镇的中复村伫立着一块红军长征“零公里处”纪念碑。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从这里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此之前,红军在中复村前的松毛岭阻击敌军,血战了七天七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何岩柯:在中复村采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户人家的门板左右不对称。比如这一家,左边的门板明显大于右边的门板,而且这两个门板是完全没有办法严丝合缝地扣在一起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在当年的松毛岭保卫战中,几乎所有人家的门板都贡献给了红军战士们。它们或者被当做担架来转移伤员,或者是用来构筑防御工事。当战斗结束之后,根本不可能再找回自家原来的门板,于是就成了七拼八凑的样子。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可以说是“家家无门板,户户无闲人。”
战前,长汀的男女老少纷纷加入红军。一位名叫罗云然的老人,自己的三个儿子已经牺牲在了反“围剿”的战场上,得知松毛岭战事激烈,又把剩下三个儿子送来参军,旁人都劝他把小儿子留下。
红军后代 钟鸣:就是留个香火种。但是罗云然老人讲,如果不是红军来了给我们分了田分了地,我的孩子们就像他的妈妈一样不是病死,就是早都饿死了。所以我跟孩子们讲,就是断了香火也要叫他们跟着红军干。
松毛岭一战,红军伤亡6000多人,拖延了敌人的进攻。为红军长征争取了准备时间。近三万闽西儿女随中央红军长征,最后到达陕北的只剩2000多人。
红军后代 钟鸣:习总书记讲的不忘初心,老百姓也有初心。那么多人不要命地跟着共产党,因为他们有一个初心,就是知道跟着共产党有出路。
当时的长汀是一个工商业基础好的城市,建立了红军斗笠厂、兵工厂、造船厂、织布厂、樟脑厂、印刷厂等各类工厂。工人们加班加点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何岩柯:来到了长汀县的赖氏祠堂。当年红军进入县城之后为了不扰民就利用祠堂的闲置空间建起了弹棉厂。而弹棉厂又为红军被服厂提供制衣原料。被服厂为红军生产了大量军服和棉被。在红军长征开始之后,被服厂的工人们主动带着缝纫机,踏上了长征之路,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工作。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延安采访时,朱德向她回忆说:“兵工厂和被服厂的工作人员愿意随我们一起走”,“1934年至1935年长征期间,缝纫机也跟随我们,那时裁缝常在露天地里干起活来。”史沫特莱将这段历史记录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
福建长汀县党史专家 张鸿祥:红军来了以后,工人的收入比红军来之前国民党的时候,是三倍到四倍的增加。我们可以说红军真正是工人的贴心人。从这一点上,工人非常感激。是发自内心愿意跟红军。
在长汀,我们还听说了老古井的故事。毛泽东在长汀养病期间,经常来到这口井边和群众拉家常。在聊天中,毛泽东了解到当时的长汀百姓没有柴烧,没有盐吃,米价又贵。可是当时的汀州市苏维埃政府只注重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不顾及这些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于是毛泽东就在住处,把了解到的情况和思考的解决办法写了下来。
福建长汀县委党史和方志研究室主任 王英:请他的警卫员把这些稿子一张张贴在他卧室的墙上,以及外面客厅的墙上。请汀州市苏维埃政府的干部们过来,一条一条地看,一条一条地提意见。大家都觉得很羞愧,感觉很难看。他们就表示愿意接受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官僚主义作风不应该再长,应该是真真切切关心群众的生活。
于是,当地改变了工作方法,推出了各种利民惠民的好政策。保护小商人利益,让商业得以正常发展。工厂军需民用,老百姓也可以采购被服、樟脑等各种产品,改善生活。贸易公司将苏区的茶叶、木材、烟叶等特产运到白区销售,换回急需的西药、食盐、煤油。
福建长汀县委党史和方志研究室主任 王英:走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结合今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实我们就不要忘记了,我们共产党人出发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就是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头。让他们感觉跟着我们党走,跟着红军走,有盼头有希望,所以哪怕是长征他们也愿意跟着走。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这是毛泽东80多年前曾经写下的话。这也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制胜法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