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家住土坯房,男主人下肢残疾,女主人身患多种疾病需常年卧床休息,3个年幼的孩子身上衣服破烂不堪,家里10亩地也无人看管,每天只能吃自家烤制的馕维持生活……
这曾是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阿热兰干村的村民吐尔逊·托乎提(下文称“吐尔逊”)一家的生活。
看到这样的家庭,你是否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若是长期援助呢?有多少人能做到?平凡人陈耀平做到了。
这一帮,就没停下来。从认识吐尔逊到帮助他家渡过难关,陈耀平几乎花完自己所有积蓄。
解囊相助暖人心
“我在农村长大,常年在外打工,贫困户见得多了,可没有见过这么贫困的人。”回忆初见吐尔逊家的情景,近50岁的陈耀平止不住眼泪。
2013年5月份,44岁的陈耀平跟随建筑施工队从河南漯河老家来到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阿热兰干村,在当地的富民安居房建设工地上打工。
一天,工程队的搅拌机发生故障停止运转,陈耀平急得满头大汗。正在家养病的吐尔逊看到这一幕,马上拄着拐杖来帮忙,经过一番修理,搅拌机恢复正常。
陈耀平当即掏出100元钱递给吐尔逊表示感谢,被他拒绝了:“我们都是兄弟,帮个忙是应该的,这钱我不能要。”
远离家乡的陈耀平,被吐尔逊的纯朴和善良所感动,此后他开始留意这个维吾尔族兄弟。看到吐尔逊家一贫如洗,陈耀平就产生了帮他们一把的想法。
随即,陈耀平到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上给他们家买了面粉、大米、清油以及三个孩子穿的衣服、鞋子。
施工期间,陈耀平闲暇时就去吐尔逊家,看他家缺什么就会立刻买回来。
对此,工友们很不理解:“你就是一个打工仔,自己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还去帮助别人,图个啥?”陈耀平不做任何解释,只是继续坚持。
年底,安居富民房基本盖完,陈耀平回了河南老家。回家后,吐尔逊常常给他打电话,3个孩子总抢着要和他说话,并说很想念他。
这一家人的想念之情,使陈耀平不能忘怀。2014年,他又来到阿克苏,并从老家托运来了一台40英寸的液晶电视、一个电饭煲、一个电饼铛及两纸箱孩子们穿的衣服、鞋子。
这一年,陈耀平就在阿克苏市附近打工,空闲时就到吐尔逊家,继续为他家提供生活必需品。
倾囊相授助脱贫
但一直提供物质帮助,也不是长久之计,如何能使吐尔逊一家脱贫?陈耀平寻思着,还是得让他们创收挣钱。
陈耀平有养兔经验,就鼓励吐尔逊养兔脱贫。但吐尔逊对这一行很陌生,不敢养。在陈耀平表示愿意承担全部风险和前期资金投入后,夫妻俩这才打消顾虑。
2015年5月,陈耀平在吐尔逊家建了个兔圈,并购买了20只幼兔。
因为没有经验,吐尔逊在给兔子喂食、防疫、配种等环节时不时会遇到问题,只能随时电话求助陈耀平。
“接生、防疫他们都不会,母兔产兔娃娃了,他们也不知道,也不懂什么时候该配种,没人帮助他们根本搞不起来。当时我决定不在外打工了,干脆就住在他家,帮他在房子里养兔子。”陈耀平说。
陈耀平不仅用自己多年打工积攒下的钱购买了麸皮、玉米面、疫苗,还帮助吐尔逊一家日常开销,直到他家渡过难关。
就这样,陈耀平在吐尔逊家一住就是4年。2015年底,第一批种兔出栏卖了1万多元。
接下来几年,他们持续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存栏的兔子超过3000只,2018年收益高达20多万元。
多年来的现学现教,吐尔逊把陈耀平的养兔技术几乎全部学到了手,春节刚过,养兔合作社就接到了20多个订单,1000多只兔子被订购,至少能赚3万多元。
今年,两人又盘算着成立养殖规模更大的合作社,尽可能多地吸纳村里的贫困户,给他们提供种兔和技术,让大家一起富起来。
不分民族成一家
远在千里之外,陈耀平也一直想念河南家人。但是养兔技术复杂,稍有闪失就可能功亏一篑,毁掉渐渐有起色的养殖场。加上绝大多数采购客户都是与陈耀平联系,普通话不流畅的吐尔逊暂时还难以自行料理,陈耀平一直没回老家,“不过,今年不出意外的话,养殖场会大丰收,我秋天一定回老家看看。”
多年来,陈耀平与吐尔逊一家生活、打拼在同一屋檐下,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劳作之余他还担负起为孩子们辅导课业的责任。
吐尔逊的妻子说:“孩子们放学回来,看不到陈耀平就不吃饭。”
眼下,吐尔逊一家从当年的土坯房住进了新房子,看病欠下的外债也基本还完。
一想到陈耀平帮着自家赚钱,连老家都没回,吐尔逊就很激动:“他对我们一家人的恩情,咋说也说不完!”
不是家人
胜似家人
陈耀平帮助吐尔逊一家的事迹
在拜什吐格曼乡甚至阿克苏市广为流传
民族团结一家亲
他们之间的友谊
定会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