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国内

红色基因激活绿色资源 青山绿水间续写红色故事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1日14:41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全媒体行采访团来到诸往镇下石硼村

采风团记者品味野生茶

下石硼村

大众网·海报新闻威海8月1日讯(记者 刘爽 见习记者 丛婕) “白天搜山杀人又抢粮呀,夜晚就烧村庄”,“机枪大炮排着往上扫呀,飞机空中就把炸弹你撂”……巍巍马石山下,这些革命歌谣口口相传。这里的东尚山村、上石硼村、下石硼村等山高林密,曾是革命老区。如今,焕发了新的活力,游客纷至沓来。从峥嵘岁月走来,如何成为“乳山红村”。8月1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全媒体行采访团来到诸往镇的东尚山村和下石硼村,在这片闪耀着光辉历史的红土地上,聆听一曲“红色革命精神”转化为乡村发展的振兴之歌。

近年,乳山市启动了“红色沿线”振兴工程,重点修缮建设了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和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对2处教育基地沿线的46个村进行连片整治。诸往镇搭上了发展的快车,对辖区内“红色沿线”的5个村庄“焕新颜”,涵盖东尚山村、西尚山村、中尚山村、上石硼村、下石硼村共5个村,并称山里五村。

红色资源的开发,激活了乡村游。2018年以来诸往镇共接待游客15000余人,创收上百万元,以旅游带动全镇第三产业的发展。红色沿线村的1711名村民都不曾想到,这个深藏崇山峻岭里昔日无人问津的贫穷村如今也能有这般景象。

乳山是革命老区、胶东抗战重要的革命根据地,闻名全国的“马石山十勇士”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而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就落座于诸往镇。此外,该镇还拥有秘密医院、兵工厂等7处红色遗址。在革命战争年代,诸往镇山高林密的地理优势,我党我军在这里与敌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进入和平年代,当年对敌斗争的地理优势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羁绊。

下石硼村红色遗址

下石硼村红色遗址

东尚山村

为让老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乳山启动了“红色沿线”振兴工程,在“红色热土”上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诸往镇搭上了发展的快车,辖区内修缮建设了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并对“胶东人民兵工历史陈列馆”、“胶东军区被服厂旧址”、“党员秘密联络点旧址”、“兵工三厂修枪组旧址”等多处红色遗址恢复了原貌,成为红色旅游的新看点。

与此同时,也做起了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的配套提升。重点围绕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开展道路铺装、给排水、绿化亮化、河道清淤及景观提升等工程,搭建游步道、修建游憩节点和旅游观景台,新建农家乐、接待中心、乡村记忆馆、民宿等配套设施。此外,诸往镇还对“红色沿线”五村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连点成线的发展路子,同时以古村居环境吸引外来游客为增收点,成立专业旅游发展公司对沿线红色旅游进行统筹开发,引进专业公司对各村的餐饮民宿进行包装经营,以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增强乡村旅游“软实力”。

如今走进诸往镇,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里青山环抱、树林葱郁,溪水静静穿村而过,石板小路两侧古老民宅幢幢紧凑互相呼应。村中屹立百年的古树和沧桑古朴的老房正在向世人诉说着村庄的过去。

在老一辈村民眼中,相比过去,现如今的村子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片热土还有着无限的潜力正待挖掘。据诸往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诸往镇还将借助村里独特的资源禀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旅游、农特产品做强做大;借助全域旅游东风,利用生态景观、田园风光、红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格局。

全媒体行 红色革命 【纠错】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