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亲,王继才为他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为了守岛,他没能给孩子们更多陪伴;生活清贫,他不得已让儿女历尽艰辛。但这位“狠心的父亲”却为子女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的样子。
大女儿王苏13岁那年,本该上初中却被迫辍学。为了给岛上的父母送米、送菜、送煤,小姑娘常常要赶在渔民出海前,半夜一个人把物品送到码头,再沿着漆黑的路战战兢兢走回家。
“爸,我想上学。”这句话王苏不知道在心里重复了多少遍。可她知道,在父母心里,岛也是家,那个家离不开他们,而父母则离不开她这个“小后勤”。
从此,王苏扛起了岛下的家,像妈妈一样为弟弟妹妹洗衣做饭、接送上学。有一年端午节后,母亲王仕花看到儿子王志国穿着一条新短裤,小女儿王帆穿了一条新裙子,非常奇怪。王苏忙说:“邻居小孩都有新衣服穿,我也想给弟弟妹妹买,就去帮人拣了一个月的虾皮。”王仕花热泪盈眶,把这个“小大人”紧紧搂在了怀里。
时至今日,回忆起小时候的艰辛,儿女们总说:“那些经历也是收获,以后遇到再难的事都不怕了。和父母在岛上吃的苦相比,这不算什么。”
“岛上断粮,父亲会想还有哪些物资可用;码头坏了,他搬石头去修;营房破损,他自己去补。”在王志国眼中,面对困境“靠自己”和“不抱怨”,是父亲王继才奋斗一生的写照,更是父亲留给他们的精神财富。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王继才又何尝没有做到呢?
三个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渐渐长大,王继才不懈奋斗、敬业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也在他们身上扎了根。
长大后的王志国,身材健壮、皮肤黝黑,眼神中透着坚毅,像极了父亲年轻时的样子。
大学期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王志国送过牛奶、当过家教、做过推销、卖过车票u2026u2026四处勤工俭学,他没有放松学业,后来如愿考取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
如今,大女儿王苏成了港口的司磅员,儿女双全,家庭幸福;小女儿王帆是一名政策咨询话务员,还利用业余时间自考本科。在下班后接受采访时,性格内向的王苏腼腆地说自己很怕请假:“本来是自己的工作,给其他同事添麻烦心里过意不去。”
王继才赤诚卫国的初心一直影响着儿子志国。在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没有像同学们那样进入企业或研究所工作,而是选择了参军,既完成了父亲的心愿,更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被录用那天,他向父亲报告了喜讯,电话那头的王继才抑制不住喜悦和自豪,不停地说:“这才是我王继才的儿子!”
最初,工作中机械式的查验证件,一度让王志国感到乏味。他想起父亲常说的:“如果觉得平凡,是你没有用心去做,”很快沉下心来钻研业务。参军5年,王志国始终保持着“零差错、零投诉、零违纪”。
在开山岛400公里外,作为边防战士的王志国,延续了父亲的坚守,保卫着南京空港。“我守好我的海岛,你守好你的国门。”父亲曾经的嘱咐,他一直记得。(记者王子铭)新华社南京9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