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必由之路》(二)“关键抉择”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3日08:40 来源: 新华网

【序】

【解说词】

今天的中国,即便是小城市,也有不止一家面包房,可以烤出各种口味的新鲜面包。制作面包的原材料,既有本土原产的,也有进口的。吃面包,已经不算什么口福了。

可是在1974年,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出国访问,回来时带的礼物,就是100个法式牛角面包,他把面包带给当年一起留学的人们。

这固然是一份革命者的青春纪念,但不可否认,对那时候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不要说法式面包,就是白面馒头,也是金贵的。

让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不再匮乏食物,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甚至被世界判断为中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历史已经证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在这个曾经被饥饿困扰的国家,国民吃饱了肚子,获得了充足营养,绝大多数人不再觉得面包是什么珍馐。

因为,1974年带牛角面包回国的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人,四年后开启了一场恢弘壮丽的变革,开辟出一条直通梦想的大路。

【推出片名:第二集 关键抉择】

【解说词】

2018年,育种专家袁隆平88岁,研究杂交水稻已经54年。

【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我是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当时正是饥荒年代过去之后。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大家都饿、没有饭吃,饿死人,我都亲眼看见,我当时就深刻认识到这个粮食的重要性。

【解说词】

到1978年,杂交水稻繁育已经有了重大进展,但中国依然不能做到粮食自给。九亿多中国人,不到两成的城市人口靠各种票证获取粮食和副食;其余八成多农民中,相当一部分还在饿肚子。

让人民吃饱,是1978年的头等大事。

【解说词】

这是美国70年代拍摄的纪录片,展示了那一时期美国农业的现实水平。

二十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农业已经实现现代化。“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新加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是3000多美元,而中国只有不足200美元。

【同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卢迈

中国和国外的差距在扩大。所以当时有一个说法,说这涉及到中国“球籍”的问题。在地球上,你有没有容身之处。

【解说词】

严重落后于世界潮流的紧迫感,刺激中国奋起直追。

而要大步前进,就要大胆破冰,打破思想的禁锢。

【解说词】

这是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头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篇经过反复打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由此拉开序幕。

【同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作者 胡福明

当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南京大学教员,我觉得能做的就是从理论上来推进拨乱反正,恢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

【解说词】

文章在党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非议和指责。

【同期】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

邓小平态度很明确,他认为实践检验真理标准,这是个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你常识都发生争论,我们思想多僵化,因此我们思想要解放。

【解说词】

实事求是,共产党人的法宝,思想大解放使它复苏了。

这三张纸,16开大小,400字左右,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它是邓小平为中央工作会议撰写的讲话提纲。它卷起思想解放的风雷,驱散了那个时代困扰中国人的精神迷雾,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指南针”。

【字幕】1978年12月 北京 中央工作会议

【同期】邓小平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解说词】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开启第二次革命,代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新起点,代表一部伟大史诗的新篇章。

【字幕】2018年4月 海南 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

【同期】习近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解说词】

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的明星村,一年四季都在接待全国各地来参观的人。

60多岁的关友江,日子过得很滋润。他的农家乐不愁客源,生意很好。此外,他还能分享最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小岗村完成土地确权改革后,村民除了土地租金,每年都能分红。

【同期】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 李锦柱

吴广新,徐庆义,发放分红红包。

【同期】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严金昌

一人350元,我家三十多口人,你算算账,多少钱。

【同期】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关友江

对我来说,我确实满意,没话说。政策好嘛,你没有政策你能好了吗?

【解说词】

同样的凤阳花鼓,换一代人,唱出来的滋味就不一样。

今天唱是丰衣足食后的娱乐,当年唱是缺吃少穿吐苦水。

40年前,小岗村还挣扎在饥饿线上。

【同期】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严宏昌

我们小岗的几个女同志,全都是极度贫血。有的饿得吐血了,不能参加生产劳动,到医院去瞧,医院说我没有这个药治你们,你们回家最好能吃二斗粮食,你们的病自然就好了。

【解说词】

1978年12月,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在一份没有标点符号的契约上签名,按上了鲜红的手印。关友江和严宏昌都在名单上。他们用签“生死状”的方式,偷偷分田到户,把属于集体的土地分给农民个人去耕种。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来年才有希望。

要理解这十八个农民的秘密冒险,首先要知道当时中国农民的生产方式。简单地说:在人民公社管理下,农民组成生产队,在集体土地上耕作,按照工分分配粮食。虽然这造成了农民出工不出力,粮食产量低迷的现象,但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社会主义农业必须坚持这样的做法。

【同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

没有人敢提出实行承包制,明明知道承包制是促进了经济发展,就认为你搞承包制就恢复到解放前,很多搞承包制的人被撤职了。

【解说词】

小岗村的农民踏进了一个雷区。

对于分田单干,当时的中央有“三个不许”的规定:“除特殊情况经县委批准者外,都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划小核算单位,一律不许分田单干。”在这种政策下,小岗村只能顶着风险偷偷地干。

【同期】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严宏昌

当时有人来找我,来跟我讲,宏昌,那个牛坊院里头,那么多人都在里头挑牛粪。我说,院里头那个集体的牛粪,大概反正没有十年,也有八年没动过了。

【解说词】

小岗村的新气象引来了公社干部。他们劝阻无效,就停了村里的种子和贷款。“官司”打到了县里。1979年夏至前后,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到小岗村实地考察,他批准小岗村试干一年。

【同期】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关友江

1978年是大旱年,1979年是风调雨顺。我们的土话讲,丢什么收什么。

【解说词】

天帮忙,也得人努力,前所未有的干劲带来前所未有的收成。

同年,安徽省委负责人万里到小岗村考察,看到了近二十年没有看到过的丰收景象:小岗粮食产量比上年增加4倍,农民收入增长16倍,村民人均收入从上年的22元跃升到350元。

【同期】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韩俊

把农村的土地权利,把这个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家庭的承包经营权,把它分开,两权分开,那么这样一来呢,农民就有了激励,农民每家每户成了一个有活力的生产经营主体,也成了一个面向市场、进入市场的一个市场主体,这两个主体给激发起来了,整个农村就有活力了。

【解说词】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在包产到户问题上有所松动,把过去强调的“不许”,改成了“不要”,一字之差,留出了回旋余地。

农村改革刚刚起步,还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习近平就受父亲习仲勋委托,来到安徽,看传说中的包产到户到底效果怎样。他曾经在贫困的西北乡村插队和工作七年,深知农民疾苦。

【字幕】2016年4月 安徽小岗村 农村改革座谈会

【同期】习近平

这次到安徽来考察,专门到小岗村来看一看,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我是在1978年来过这里,没有到小岗村,我到了滁州。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我陪着我母亲,和当时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当时是应万里之约。当时来我记了一本笔记,我还收藏着呢。印象很深刻,因为这是我改革开放以后,接触农村的可以说是改革的第一课。当时就是来学习。

【解说词】

这张照片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年轻的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街头摆开一张桌子接待来访群众。在正定任职时,习近平同志力主包产到户,正定因此成为河北省第一批包产到户试点县。

【同期】习近平

我是到1983年才在河北推广,我那个县里推广“大包干”,而且那个在河北反而还是最早的。所以说整个“大包干”的进程,它是一个历史进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还要继续搞好改革开放。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解说词】

在八十年代初,习近平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是支持农村改革的重要主力军,他们贴近农村现实,渴望改变农民命运。

【同期】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 龙平平

到了1980年的5月31日,邓小平就发表了一个很重要的讲话,就肯定了农村改革。所以说这个按他的话说,我们就是叫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解说词】

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4000亿公斤,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2.3倍,中国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400公斤,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农村改革此后从未停止,它的力量和成果,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基层有探索,中央有引领,创新精神得到尊重,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上下一条心,改革就能成。

【解说词】

1985年,这列开往山城重庆的火车,有一节车厢被包了下来。

一车厢的人,都来自国营宁江机床厂第四车间,他们谈笑风生。工人包车出去玩,在那时候是很轰动的事情。

这不是宁江机床厂第一次出风头了。1979年6月25日,他们在《人民日报》刊登了产品广告。广告,对那个时代的《人民日报》和国有企业,都是新鲜事。

【同期】四川宁江机床厂退休工人 王宗毅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报纸,所以大家很高兴的,很振奋,而且很振奋的。

【解说词】

令人振奋的变化,就发生在短短一年间。在这之前,国营宁江机床厂几乎是一潭死水。

【同期】四川宁江机床厂退休工人 匡宏勋

计划经济说老实话,企业是听上头的,上头怎么安排,我们才能生产什么,做不了主。

【同期】四川宁江机床厂退休技术员 郑义和

大学毕业工资,实习期间是44元,满一年以后53元。这个53元呢,一直拿到了将近十五年。

【解说词】

1978年冬,四川启动了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宁江机床厂成为五家试点单位之一。完成国家分配的任务后,企业可以自己接活儿干,赚的钱归自己。这是中国国企改革的最初探索。

【同期】四川宁江机床厂退休工人 王宗毅

因为多增的四五万块钱,你可以多提,比如按照指标,提两万到三万。所以,这个跟工资是挂钩的。大家是拼命做好,保证了国家产品,然后你自己再多得。

【解说词】

有激励就有干劲。以前工人们都是五点钟准时下班,改革以后,大家六点半吃完晚饭就自发去工厂加班,干一个通宵都是常有的事儿。

【解说词】

宁江机床厂的三名业务员周游全国,搞宣传、做促销、拿订单,企业红红火火。到八十年代初,宁江厂人均工资已经达到80多元,在当地一枝独秀。多劳多得,干得痛快,这是工人的朴素感受。反映在宏观统计上,国外媒体1979年的年终报道说:1979年,中国国有企业工人和干部的收入,同比平均增长7.6%。

【解说词】

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大锅饭”,是国企改革的第一步。无数国企的兴衰证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武汉钢铁厂,是“共和国长子”之一。1980年的放权改革之后,武钢保持了十多年的高效益。武钢人生老病死,企业全包;从副食品、服装到家电,企业都发;嫁到武钢,甚至是武汉姑娘的梦想。

但改革不能吃老本,市场不认老黄历。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技术落后,机制不活,武钢开始走下坡路,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保生存、求发展。1997年,中央提出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要求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2000年底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同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陈清泰

政府宁可出钱,去帮助因下岗而失业的职工,绝不能去挽救那些没有希望的企业。所以当时就是,我们就按照这样的一个思路,可以说现在看来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这种改革的一个大潮。

【解说词】

江泽民同志多次到国有企业考察调研,要求迎难而上,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胡锦涛同志继续推动国企深化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

中国的国企改革,从1978年发端,至今还在持续深化中。它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国企改革不是孤军深入,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在探索体制机制的革新。过去被看作资本主义标配的股票、证券和期货进入中国;财政税收体制开始变化,以适应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关村的科学家开始创办企业,撬动了科技体制改革;企业所有制结构和劳动者身份的多元化,对社会保障体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迈出了第一步,就不能停下来;解决了老问题,就要面对新挑战。改革如大江东去,激流浩荡;社会像龙舟竞渡,百舸争流。

【解说词】

这间坐落在温州人民西街的门脸,专营纽扣。章华妹的店面不大,房屋面积20多平方米,每年利润200多万。

但是在温州,一年200万的利润收入,根本不算什么。

民营经济创造财富的能力,在温州这个先天条件没有优势的地方,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期】浙江温州工商联原副主任委员 陈国胜

温州这个地方人多地少,交通不便,资源缺乏。做商,逼出来的。历史上商业比较发达,行家辈出,代代相传。通过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不断深入贯彻,温州人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春风得意马蹄疾。

【解说词】

1979年11月,章华妹在温州五马街自家门口支了一张小桌子,摆上针头线脑,开始做小本生意。过去,这种经商行为被称为资本主义尾巴,是要割掉的。文革结束后,这种禁忌并没有立刻解除。

【同期】浙江温州私营企业主 章华妹

我们温州就成立一个打击投机倒把的办公室,我们以后就把它简称叫“打办”。他们就说我们做小生意的人,就摆个摊子在外面,“打办”来了,我们快逃。

【解说词】

风向在转,政策在变。1980年,温州取消了“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成立了工商所,号召做生意的小商贩领取营业执照。

【同期】浙江温州私营企业主 章华妹

工商所里的同志们,跟你们说了啊,如果你不去领,你就生意不能做了,你不可以在我们这条街做生意。

【解说词】

章华妹成了个体户,执照号是10101。多年后她得知自己不但是温州第一个获得执照的个体户,而且是全中国第一个。

她的历史荣誉,因此被定格。

“个体户”,中国原创经济术语,全称是“个体工商户”,充满了小本生意的味道。后来的事实证明,个体户的生意可以做得很大,对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的作用不可磨灭。

因为他们,小商品生产兴盛起来,集贸市场从无到有,服务网点雨后春笋,吃饭难、穿衣难、住店难、乘车难、农民卖难买难等老问题不同程度缓解,就业人口扩大,国家税收增加,市场竞争推动服务质量整体提升。

但在摸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个体户的命运,也不是一帆风顺。

【同期】浙江温州私营企业主 李方平

浙江博物馆告诉我,你已经进入党史。我说什么党史?他说你那个“八大王”进入党史。

【解说词】

李方平,温州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八十年代初,一般工人一年工资不超过400元时,他一年的利润已经七八万了。习惯于平均分配的中国人,很不习惯一个人这么暴富;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也决定了个体户经营中难免有些问题。多种因素叠加的后果,是1982年初,中央下发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温州以投机倒把罪将八个富商列为重点打击对象,他们有的入狱,有的逃走,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八大王”事件。

李方平是“八大王”之一,人家叫他“合同大王”,因为他总是揣着一堆合同去跟人谈生意。

【同期】浙江温州私营企业主 李方平

那个时候他就说调查以后,他说有一万块钱要枪毙,人吓都吓死,说实在的。

【解说词】

“八大王”不是完人,但他们的问题主要是商业实践走在了政策前头,个人探索跑过了改革推进的步伐。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靠改革来解决。

1983年,中央出台第二个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涉及个体经营的热点问题一一作了规定。在这个文件精神之下,“八大王”的问题不再是问题,争议烟消云散,“八大王”全部被平反。

【同期】浙江温州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 谢浩

这个到了1983年底的时候,我那时候还比较年轻,看到感到很震惊。就是说去年还在逃的“八大王”,今年平反了,甚至变成企业家,戴上大红花了。

【解说词】

政策逐渐放宽的结果,是市场上水到渠成地出现了私营经济。一些越做越大的个体户,拥有越来越多的雇工,小本生意做成全国乃至跨国买卖,成长为实力强劲的私营企业主。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鼓励发展私营经济。

1988年,修订后的《宪法》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同期】华西村村史馆 解说员

这就是他们华西村的生产车间,现在华西村成为我们国家最富裕的农村之一。

【解说词】

华西村最早的厂房今天看起来过于简陋,但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批乡镇企业。

改革开放后,以苏南为代表,全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证明中央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

【同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叶兴庆

乡镇企业应运而生,异军突起,实际上是为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第二个平台,或者是为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第二个战场。

【解说词】

1980年5月1日,营业执照001号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到1985年,当年新登记外资企业就有3254家,是过去五年总数的1.4倍。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发展,彻底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新结构。经过十三大、十四大的不断完善充实,最终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样一项史无前例的事业,注定不会一马平川。

【解说词】

这是1984年人们抢购布料的场景,它既代表了物质还不足够丰富,也代表着中国价格改革的一段曲折。

【同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 彭森

到了1984年我们进一步调整棉纺品的价格,计划从1985年开始取消布票,这样很多职工,(担心)今天把价格调了或者价格又放开了,明天会不会我们买不到布了。所以他就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要买布,甚至儿子孙子将来结婚用的布面、被面,这个布都要把它积攒起来。

【解说词】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商品价格是由政府定价,不能随行就市。1984年后,国家启用价格双轨制,也就是从计划和市场两种价格体系并存,渐次过渡到市场价格为主。价格双轨制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同时,刺激了生产、搞活了流通、逐步理顺价格。但在80年代后期,价格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显现:一种价格高,一种价格低。有门路的人低买高卖牟取暴利,导致了投机和腐败。1988年,中央决定加快改革步伐,进行“价格闯关”。

【同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益平

这个消息一出来,说我们现在要价格闯关。最后导致的一种预期,就是价格要上涨。这种价格要上涨的预期一形成,这是很可怕的。就所有的人都会想着,要把他的钱拿出来去多买一些东西。

【解说词】

当时,很多商品供应不足,而消费需求在上升,因此存在价格上涨的必然性。1988年一二季度物价指数是8.8%。价格放开后,肉禽蛋和烟酒都开始大幅度涨价。到八月份,物价指数已经蹿升到了38.8%,远远高于居民收入涨幅。

1988年8月27日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暂停物价改革方案。

1988年9月15日至2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认为,单一方向上的突破很难有收获,改革必须是全面考量,综合布局,整体推进,协调行动。

【同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 彭森

我们每一项重大改革一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尽量在经济形势不是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有时候甚至要牺牲一点发展的速度,给改革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宽松的环境,这是值得我们总结的一条经验。

【解说词】

改革带来了供给能力的提升和物质的极大丰富。1992年之后,中国政府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和经营,不仅是粮食,交由市场定价的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生活资料。一度遇挫的“价格闯关”,在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波澜不惊地取得了成功。

【解说词】

今天,中国的高铁最高时速已经超过400公里,高铁技术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市场。

可是在1978年,邓小平坐在时速210公里的日本新干线上,已经感到非常震撼了。

【同期】邓小平

就感觉快,有催人跑的意思

【同期】时任中国驻日本大使 符浩

他说,一个字就是“快”。当时我的理解,后来的理解,他这个“快”,不光是火车快。

【解说词】

要加快速度,就不能墨守成规。

1979年4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他希望中央给广东特殊政策,以便利用紧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创办出口加工区。

中央支持习仲勋同志的想法,并提出加工区应该叫“特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由地方自己去闯,杀出一条血路来。

【解说词】

杀出一条血路,前炮兵团长袁庚是先锋之一。他1949年率部解放深圳,三十年后以招商局董事长身份,受命筹建蛇口工业开发区。

这个开发区,第一没有被纳入国家计划,第二没有财政拨款,但可以自主审批500万美元以下的工业项目,可以向外资银行借款。

靠着这两把尚方宝剑,加上最简化的招商程序,蛇口工业开发区招来上百家企业,开始各种大胆尝试。

深圳国贸大厦,这栋毫不起眼的楼,今天被淹没在摩天大厦的丛林中。可是,在深圳开发的最初岁月里,它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地标。在它的建设过程中,建筑工人三天盖一层楼,创下了令人们瞠目结舌的“深圳速度”,也诠释了改革开放所激发的活力和效率。

1980年8月25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解说词】

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工业新城,深圳的飞速发展,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开放的力量。但也有一些人还有疑问,1984年,邓小平启程视察深圳、珠海和厦门。

深圳莲花山广场,矗立着邓小平的铜像,头顶是南国风云,眼前是繁华城市。

莲花山的广场舞,青春奔放,背后是邓小平在1984年给深圳特区的题词。这个题词,一锤定音,扫清了人们对特区发展的偏见和误判。

【同期】中共广东省委原副秘书长 陈开枝

(邓小平)离开珠海的时候,珠海叫他题词。他就写了:珠海特区好。那深圳原来叫题词没题呀,深圳人紧张了,我们深圳怎么办呢。那年他回广州过春节,张荣就去了,去了他老人家看见他坐在那里,都过年了,你还来干吗。回去过年吧,回去过年吧。邓楠她们说,他回不去过年。为什么,她说你没有题词。他说那么严重啊?那题。他拿起笔来就写了,非常高兴,人人都心花怒放。

【解说词】

那一年回到北京后,邓小平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一年间,中国先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又设立了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厦漳泉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决定开放和开发上海浦东。

1991年,开放满洲里、丹东、绥芬河、珲春等四个东北口岸。

到1992年,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但这一时期,国内出现了质疑改革开放的声音,这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困惑,行动上的迟疑。改革开放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新推动。

这年春节,邓小平从北京南下,视察南方几省,来到了阔别八年的深圳特区。

【同期】邓小平

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逐步地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

【解说词】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总结道: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南方谈话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以辩证法为思想武器,指明了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

思想松绑,脚步就不再徘徊;不再徘徊,活力就更加蓬勃。1992年之后,改革开放鼓号齐鸣,向纵深领域进军。

1999年,江泽民同志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胡锦涛同志相继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就是在这种坚定的改革意志中,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风生水起。

在中国人的当代记忆中,2001年是带着华彩的。这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多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就在入世前夜,吉利成为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9年后,吉利出资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2018年2月,入股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成为最大股东。

【同期】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

完全是因为改革开放政策才有吉利啊,否则的话吉利不存在,也诞生不了。那个时候说中国要加入世贸组织,我觉得非常好,最起码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更加自由地参与这个行业的竞争。

【解说词】

加入世贸组织,既是中国扩大开放、融入全球化的重大发展成果,也是改革深化的重要战略步骤。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这是中国发展突飞猛进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始终坚持的战略定力。

【同期】世贸组织总干事 罗伯托﹒阿泽维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带来了未来增长的潜力。我认为世贸组织给中国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不仅是中国,还有中国所有的贸易伙伴。

【解说词】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

改革开放的实践,水到渠成地回答了一个重大命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字幕】1982年9月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同期】邓小平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解说词】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和丰富,涵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指出这一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伴随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更加深刻和辩证。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向省部级学员讲话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

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改革目标。

【字幕】1992年10月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同期】江泽民

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说词】

1993年,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1993年,中央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

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

【字幕】2007年10月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同期】胡锦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解说词】

1997年、1999年,中国秉持“一国两制”,先后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

2003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军民,成功应对非典疫情,刷新国家突发应急能力。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文化之美惊艳世界。

2008年,中国人众志成城应对汶川大地震,国家行动力令世界刮目相看。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同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谢春涛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引领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解说词】

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谱写出一部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勇于实践,在荡气回肠的征途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向全新的高度奋力攀登!

《必由之路》(一)“历史之约”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