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湖北新闻

用阳光温暖千家万户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8日10:02 来源: 三峡日报

1984年,杜火青从华中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毕业,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大学生,被分配到湖北省通用工程技术学院,先后担任副处长、团委副书记等职务。1989年12月,调入宜昌市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杜火青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他从不安于现状,总想用自己的一技之能,干出一番事业。他生长在“九省通衢”武汉市,却在西陵峡口落地生根,作为一名太阳能工程技术工作者,常年奔波在用户与市场之间,这使他看到了太阳能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效益。1997年,杜火青果断地跳进了商海,经营起家用太阳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跳进了商海的那天起,杜火青就站到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瞄准太阳能系统工程市场,最终在太阳能工程项目上取得了成功。他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先后成立了宜昌市太阳能研究所,宜昌市太阳能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现已发展成为湖北省内大型专业从事太阳能、地能、空气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的科研、开发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专利10余项,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8项,完成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项目55项,发表行业论文30多篇……

不管市场怎么变化,他的实干精神始终没变,无论是最初的天普经销代理商,还是后来的湖北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他总是实干在先,凭着灵敏的头脑,创新的思维,清晰的目标,十足的干劲,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业绩一年比一年高。从他写满沧桑的脸上,不难读出这位60后企业家所经历的不平凡岁月,他用个人的辛劳,换来了企业的繁荣发展。

他致力太阳能系统工程研究开发。1998年至今,共主持承建200多个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应用范围涉及各行各业,减少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创造了经济和环保效益,曾被授予“宜昌市建筑节能优秀企业”称号。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杜火青有副热心肠,踊跃参加抗震、救灾、济贫助困、助学等活动,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捐款1000元,2012年玉树地震“大爱无疆”活动捐款2000元,2012年至今资助1名大学生学费、生活费共50000元,2014年至今资助1名残疾人每年9000元生活费,2015年为荆州一贫困大学生家庭资助3500元。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杜火青牵头成立了宜昌市新能源商会,集聚宜昌市内从事太阳能、空气能等新能源行业研发、销售、安装和服务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相关经济组织等社会团体,规范行业标准,反映行业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发挥商会的群体优势,推动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会员单位共同发展。

自新能源商会成立以来,杜火青作为会长更是带领会员多次参与公益活动:2013年6月组织会员看望宜昌市残障学校儿童,并为其送去床铺、被子等生活用品;2014年元月带领会员企业慰问西陵区贫困户资助现金2500元;2015年春节前以新能源商会名义慰问兴山贫困村,为当地60岁以上老人送棉被及粮油等过年物资。杜火青不仅自己热心公益,还经常带着家人孩子去做义工,帮助年迈老人及残障儿童,将爱心一代代传递。

杜火青作为政协委员,长期关注宜昌的节能减排事业。两届政协委员期间,他先后递交了“关于宜昌市强制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议”“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环保新宜昌”“关于西陵经济开发区大规模运用光伏电能的建议”等提案,为宜昌地区节能减排工作推波助力。

他关注社情民意,围绕市容环境、交通出行、城乡建设等献计献策,先后递交了“关于加强西陵经济开发区绿化建设的建议”“整治黄河路交通堵塞的建议”“关于23路公交车延伸至孵化中心的建议”等。

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只存在于优秀的企业中,而优秀的企业,不仅是良好企业文化的领军人,同时更是优质产品的代言人。面对成功,杜火青深深体会到创业不易、兴业更难,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本报通讯员尔东

企业 大学生 新能源 太阳能 【纠错】编辑:cmstop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