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湖北新闻

大美襄阳入梦来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9日08:32 来源: 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沈明晶通讯员王波周世汉

历史无声,岁月有痕。

40年沧桑巨变,40年砥砺奋进。在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伟大征途中,一代又一代的襄阳规划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大无畏的气魄强力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落地,让城市有了前进的方向。

顶层设计搭好“四梁八柱”,久久为功建好美丽襄阳,这是市委、市政府对规划工作者的期许,更是规划人昂首阔步推动襄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一极两中心”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东津纳入总规“一心四城”大城市格局初现

岁月悠悠,汉水流长,1577公里的汉江自秦巴大山顺流而下,时而顺直,时而弯曲,走到一半时,就到了襄阳。在这里,它不经意间转了一个小小的急弯,然后从两山之中一往无前。

翻开1958年的城市总规图,鱼梁洲还是一片沙滩,它和庞公之间也只是一条浅浅的小河。总规提出,到1965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6万,设立樊北冶炼、电机工业基地、东津湾石油化工区,重点布局工业,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规划在城市里变得不再重要。

一直到1976年,我市才有了新的城市总规,它提出了襄阳建设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综合性工业城市、鄂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的城市定位,及“双城加外围工业组团”的城市格局。随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城市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改革开放以来,襄阳城市总体规划先后完成了四次全面修编,分别是1980年版城市总体规划、1988年版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版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版城市总体规划。

从“双向发展”“带状组团”到“一心四城”“四位一体”,襄阳构筑起都市城镇新格局。每一部规划,都饱含着群众殷切的期望、规划人的汗水;每一张蓝图,都渗透着决策者的豪情。

红砖屋,土坯房,窄巷子,老城墙。南城北市双向发展,县(区)、镇街沿路蔓延,自然村庄散落生长,是襄阳城乡往昔的模样。《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于1981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这是我市首个得到上级指导的城市总规,城市大发展的脚步由此迈开。

从重点突出工业布局,成立汽车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分区,推进襄阳县撤县设区,开发鱼梁洲,打造东津新区,“一心四城”格局轮廓初具。

在改革开放后编制完成的四次城市总规中,2011年版城市总规修编过程最为曲折,也最为漫长。自2004年市政府向省政府提出修编城市总规的请示后,经历了十年时间,直到2013年1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实施。

虽然这次城市总规修编时间长,但给城市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此前规划中,秉承“南城北市”思路,城市一直是以向北发展为主,空间发展策略为“北拓、南优、西控、东储”,并且计划在邓城大道以北建设行政中心等。但是,随着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城市已不能只向北发展,单一向北容易形成“摊大饼”的通病,也不利于交通布局。

因此,这版城市总规明确了城市的发展方向,“东储”调整为“东进”,东津被确定为与襄城、樊城、襄州具有同等地位的城市片区,东津片区起步区20平方公里的土地也被调整为城市建设用地,保证了东津的建设开发。

此次规划,除了确立新的城市“三环”交通路网外,还要求构建“两轴、九放射”的快速路和主干道系统,进一步强化襄阳的辐射服务功能,提升襄阳的中心城市地位,这些都为日后建设的内外环线、东西轴线等重点工程提供了规划依据。

精致襄城、大美樊城、现代高新、逐梦襄州……随着城市规划的强力推进,一幅幅现代都市的美丽画卷在襄阳大地徐徐展开,一栋栋别具特色的高楼、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文化会馆、一所所中小学校悄然挺立在汉江两岸。

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城乡统筹规划发展

每一次城市的变动都见证着襄阳这个城市骨架的延展,当人们转身回望,四十年,襄阳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鸟瞰襄阳,车动如梭,江静似练,楼房鳞次栉比,公园、广场绿草相连。

如果城市总体规划是纲,那么控制性详细规划则是目。为了将城市总规落到实处,近年来,市规划局严格遵循“生态宜居”“产城融合”和“十五分钟生活圈”的规划理念,先后完成了航空航天工业园、菜越片区、七里河片区、三江口片区、襄州西湾、红星、肖湾以及东津新区起步区、东津高铁站片区、东风生活片区、自贸区综合保税区、自贸区新能源产业园区等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目前中心城区218.3平方公里45个控规单元已实现全覆盖,有力支撑了城市建设发展。此外,我市还编制了庞公片区、诸葛亮广场以西片区、三江口片区以及古城西、南片区等十多个片区的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的管控。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今年8月,由规划部门主办的乡村振兴规划专家讲座在市规划展览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吸引了市直部门负责人,县(市、区)住建、规划、农业等部门负责人,乡镇负责人共300多人参加。

近年来,市规划局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中心城区重点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卧龙、尹集、欧庙、东津等城郊乡镇规划纳入统一管理。

开展《襄阳特色小镇布局研究和试点镇规划》编制工作,为推进襄阳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明确方法和方向;创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制定《襄阳市村庄规划技术导则》,开展《襄阳市乡村空间利用规划编制指南》的研究制定工作,乡村规划稳步推进。

如今,襄阳特色镇“依城带乡”,数十个“卫星镇”“口子镇”显现“楚天明星”之盛景。200多个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星罗棋布,美如诗画。

40年来,襄阳城镇化率由接近27%到59.65%,提升了近33个百分点,逐步构建起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支撑、特色镇为节点、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城镇体系。

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特色

“要坚定‘规划一支笔’原则,规划好‘四梁八柱’,补足襄阳在规划方面的短板,通过久久为功的努力,把美丽襄阳建设好。”6月13日,市委书记李乐成听取重点规划汇报时强调,要顶层设计搭好“四梁八柱”,久久为功建好美丽襄阳。

作为一座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在文化保护上一直是不遗余力。近年来,市规划局先后编制完成了《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襄阳市中心城区紫线控制规划》,陈老巷、东津十字街、太平店老街三条历史文化街区等一系列文物保护规划。

注重工业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特色。

民生无小事,不断提升公共设施的配建标准和使用效率,提高建设项目配建停车泊位标准,大力开展“厕所革命”,规划新建改建中心城区公共厕所,规划新建和改造标准化菜市场。

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划定了城市增长边界,促进城市集中集约发展,划定了城市生态控制红线。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空气流通,缓解热岛效应,减少空气污染,开展“襄阳市通风廊道研究”,让襄阳更加生态宜居。

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城市不再出现内涝。前不久,《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得市政府批复,让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

襄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环岘山绿道规划、樊城绿道规划、中心城区绿道网建设规划、习家池旅游区总体规划……环保、绿色、宜居的规划理念正引领着城市的未来。

回应山水,留住历史。什么样的色彩最契合襄阳?为了让城市“脸面”更好看,规划部门请来了被誉为“中国建筑色彩第一人”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宋建明,由其领衔编制《襄阳市城市色彩规划》,为襄阳“量身打造”城市色彩。

一江碧水穿城过,襄阳有了美丽的江景。市规划部门邀请三家国内知名设计机构对襄阳汉江、唐白河、小清河等“一江两河六岸”沿线进行城市设计,营造高品质城市空间,塑造良好的城市天际线,彰显襄阳山水城市特色。

再铺蓝图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如果说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的蓝图,而城市总体规划更是建设发展的龙头。去年下半年,受上位规划发生变更,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出台,郑万、西武、呼南高铁建设及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即将到期等因素影响,我市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规编制。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将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融入规划编制全过程,以多规融合的思路谋划新一轮发展,以“一极两中心”为目标,构建襄阳市2035年城市发展规划目标和空间格局。

目前,我市组建了以国内一流城市规划设计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为核心,百度慧眼、联通智慧足迹等为专业支撑的总规联合编制团队,聘请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多领域资深专家对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讨。为确保编制的科学性,规划部门先后多次组织编制团队与我市正在开展的空间规划、轨道线网建设规划、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汉江襄阳段沿江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进行对接,召开总规专题研讨会。

将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融入城市目标和定位中,做贴近老百姓的规划、有温度的规划。市规划局邀请编制人员到市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企业、社区举行31场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近万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提高公众参与度。目前,新一轮总规编制已完成前期工作。

今天的襄阳,正在加快推进“一极两中心”建设。“三年还市民一个美丽的襄阳”,是市委、市政府面向社会的庄严承诺。未来,市规划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根据国家最新批复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全面加强体系建设,筑牢襄阳规划的“四梁八柱”;严格执行已经编制完成的生态文明规划,守护好襄阳的绿水青山;主动顺应历史传承,留住城市乡愁记忆;系统谋划城乡统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服务效率,落实公建优先的原则,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襄阳 40年 城市规划 【纠错】编辑:cmstop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