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石新闻 > 滚动播报

大冶田间的植保人:迎着朝露“赶蛾子” 艳阳天里搞监测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1日18:26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讯(通讯员 石教波)酷暑炎天,汗流浃背。田野里,有一群戴草帽忙碌着的人,他们不是农民,却一样晒得很黑。他们,赶蛾子、防虫子、护苗子……甘心做一群“泥腿子”,他们是一群默默无闻的“植保人”。

大冶市植保站专家团队就由这样一群人组成,他们的核心成员有4人,分别是罗文辉、刘先辉、刘昌敏、郭瑞光。

罗文辉,今年55岁,是团队中年龄最大的,16岁起跟着父亲学植保,是个正宗的“植保二代”。 刘先辉,51岁,“半路出家”搞植保20余年。刘昌敏,50岁,是团队中唯一的女同志。郭瑞光,40岁,是团队里最年轻的,从事植保工作13年。

岁月无声,足印为证。这样一个小团队,多年来,和着稻菽的脉动,用流淌的汗水写下了一首最平凡的奋斗者之歌。

迎着朝露“赶蛾子”

病虫害测报是植保的“保留节目”,田间调查是预测预报的前提,其调查质量直接影响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清晨5点,他们就从城区出发了。来到田边,不用说话,刘昌敏和郭瑞光就麻利地脱掉鞋子,赤脚下田。即使是盛夏,早晨的稻田,泥和水还是略显清凉。他们一边往田里走,一边轻挥小竹棍拨弄着稻杆。禾苗青青,看似平静,竹棍所到处,有飞蛾惊起,他们便开始计数。用专业的话讲,这“飞蛾”是稻纵卷叶螟的成虫,而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的害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大冶地区一年发生四五代。

这种类似“打草惊蛇”的田间调查法,他们称为“赶蛾子”。“赶蛾子,要趁早,露水未干时最好。”高级农艺师罗文辉说,”查得准才能报得准,报得准才能为科学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艳阳天里搞监测

如果说稻纵卷叶螟是经常过招的“老对手”,那么草地贪夜蛾就是萍水相逢的”新敌“。

草地贪夜蛾是我国今年新发现的害虫,也是一种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主要危害玉米、高梁等作物。大冶自5月中旬发现该虫以来,植保站专家团队更忙了。

开展种植面积调查,搞准保护对象是第一步,研方治虫是第二步。现场辨识、配方施药、对比试验、跟踪调查,他们深入玉米地普查”找虫“,挂图讲座”识虫“,配方试验”治虫“。罗桥民爱村、保安大洪村、茗山华若村……凡是有玉米种植的地方,几乎都有他们的脚印。截至目前,他们领衔开展大田普查300余次、发现虫情地块920个、组织防治272场次、累计防治面积达8000亩。

日前,新装备—草地贪夜蛾诱捕器出来了,他们马不停蹄送到各乡镇种植大户手里,并深入现场指导安装、了解监测效果。艳阳天,玉米杆一人多高,穿行在玉米地里,叶片上泛着的光都是热的,他们全然不顾。

绿色防控路漫漫

近年来,大冶农业转型发展的路越走越宽,各种特色产业风生水起。除了守护粮食作物,植保专家团队还要面对新领域的诸多挑战。既要有效防控”病虫草害“,又要做到农药减量使用,切实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于是”绿色防控“成为他们研究的”新战法“。

植保专家指导种植户进行田间管理。通讯员供图

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加快应用,以”综合防控“为抓手,太阳能杀虫灯、黄蓝诱虫板、专用诱捕器以及农作物病虫害远程监测自动化设备纷纷投入防控阵地。

刘仁八镇的栀子黄、保安镇的狗血桃、灵乡镇的铁皮石斛、殷祖镇的白茶基地……凡是有新产业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

在还地桥镇,80高龄的老农民,走几里路过来”问药“;在金牛镇,80后的新农民,开着拖拉机过来”求方“。每年,他们开展各类植保试验示范项目20余个,接受咨询和组织培训人员超过3000人,绿色防控辐射带动面积超过40万亩。

当前,水稻正进入孕穗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越是这个时候,植保防虫越不能放松,人越要往田里跑。“大冶市植保站分管负责人、高级农艺师刘先辉笑着说,”事业是干出来的,植保人是晒黑的。“

他们是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探路者,他们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守护者。他们的朋友圈里农民比亲人多,他们是一群最美奋斗者,是田野里的圣斗士。

【责任编辑:周晓燕】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