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如何守正创新讲好红色历史、传播红色文化,增强感染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是信息化时代党史部门面临的现实课题。
最近,由黄石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倾力制作的10集系列短视频《红色记忆——英勇的红三军团》(以下简称《红三军团》)以其精良的品质、新颖的形式广受关注,在新华社、中宣部党建网、中国档案报等中央级媒体平台及湖北、江西、湖南、陕西等省近50家各级媒体平台同步播出。有网友称,有点像20世纪80年代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每周日9点准点追剧,风靡一时。全网点击量超6000万人次,火热持续,好评如潮,成为近年来国内最具热度的党史宣教现象级作品之一,创造了地方党史(红色档案)流量史上的奇迹。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正式发文推广以后,湖北省各地市州及新疆、黑龙江等外地党史部门纷纷前来学习取经。
《红三军团》的成功并非偶然。去年,黄石市档案馆紧盯工作关键点和重点,高位谋划,大处着眼,小处精雕,倾心推出《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连续播出40集,从林育英来黄石传播革命火种讲到毛主席两次视察黄石,历史跨度36年,运用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影像资料、一个个小故事,系统生动地呈现了黄石红色历史,累计点击量超过5000万人次。开创性地整理并传播了黄石红色文化,在当地引发新一轮党史学习热潮,成为湖北省内党史传播的样本性作品。
如果说《黄石党史故事》是一次关于地方红色历史全局性的创意梳理,是党史走向公众的一次尝试,那么,其接续系列《红三军团》则是黄石党史部门针对某段历史更显专业水准和担当精神的一次“精耕细作”,是继续推进“大党史”工作格局的开拓性举措,更是一次带有示范意义的党史宣教风潮。
《红三军团》的亮相是丰富红三军团军史的重要收获。作品讲述了这支红军主力从1928年初创到1930年在大冶刘仁八正式组建,再到1935年长征途中决战吴起镇后因整编而光荣退出历史舞台,历经7年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战斗历程。为了收集相关史料,黄石党史部门以立足全国的研究视野和求真求实的史家态度联合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省档案史志部门,走访20余座城市,寻访相关专家和革命后人,新增100余份红色档案资料,对红三军团的历史考辨真正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更为可贵的是,作品克服了地方党史容易出现的地方本位主义倾向,注重考证,严格把关,去伪存真。
红三军团的诞生是黄石乃至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如何在恢弘的历史背景下挖掘更接地气的“黄石元素”?黄石党史部门做足了功课,作品的每一集都与黄石有关,每一集都讲述了黄石优秀儿女的相关故事,每一集都不是孤立的,有据有实,既有宏大叙史,又有细节披露,极具可信度和亲和力。由此,《红三军团》体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和史家责任,既是地方党史力作,也填补了国内反映红三军团光辉历史的影视空白,有效推动了全国党史的公众传播。
从专业角度而言,《红三军团》的成功是历史意识赋能精品的智慧结晶。黄石党史部门对红三军团的历史梳理既具开创性和系统性,又体现出高超的专业水准和自觉的历史意识。这种成果与其说是职能之功,还不如说是党史部门在精神层面的深悟之为。我们可以从《红三军团》的惊艳亮相找到内在逻辑,比如制作者对历史的认知、对专业的理解、对职能的把握,乃至对社会生活的良性且深度的介入或价值引导。进而言之,如果一个地方的党史部门缺乏足够的历史意识、专业素养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像《红三军团》这样的红色资源或许就会边缘化、碎片化。
除了作品的专业创新,传播“破圈”的思维创新是《红三军团》及系列红色历史短视频的另一大特色。在对党史学习教育空前重视的新形势下,地方党史部门既要把党史或档案研究好、记录好,更要把专业成果宣传好、运用好。相比基础性的修史和记录,如何传播和运用地方红色资源,更能体现地方党史部门与时俱进的作为和能力,也更能激活其“存史、资政、育人”的社会职能。时下,短视频正全方位影响社会生活。据最新统计显示,全国短视频用户达10.12亿,短视频已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在此趋势下,地方党史传播选择短视频样式成为时势必然。
《红三军团》的文本制作和社会传播可圈可点,直接的表现是,以最小的投入实现了数以千倍的传播效应。
作品的异质表现是成功的关键。以“小切口、大格局、易传播”为制作思路,一改刻板宣教的传统模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短视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辅以实物、图表和精选的画面,找到了讲述单调历史的另一种活性语言,每期5至7分钟,故事性和时长愉悦感均满足了网民刷屏习惯,彰显了人民性叙事新范式的独特魅力,让观者眼前一亮;同时,通过党史专家点评、革命后代讲述、高校学者出镜等形式,让史实与理论相结合,实现了“流量+”的倍增效应。
作品结构的严丝合缝独具匠心,单集有史实叙述,有理论大家的加持和点评,有与各地挂钩的遗址现场导入,还有对观众的引流和评论引导,每一集播出就像一场关于历史的艺术盛宴,极富个性化。相较国内很多同题短视频,《红三军团》的大局感和整体性特别突出,以编年体的手法串起各个故事单元,单集自成体系,合集浑然一体,剧情的丰满及完整如同一部悬念丛生的大制作电影,给人以持续的视觉震撼。
整合各方资源,成功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黄石党史部门既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又注重传统内容与新技术传播的结合,充分运用当地主流传媒和相关资源,选用知名主播,开门讲史,借媒发力。以“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开放性思维构建出线上线下、网上网下互为补充的立体化传播格局,为爆款作品引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职能的开放延伸为《红三军团》的火爆提供了组织保障。无论是素材的苦寻甄别、作品的精致制作,还是后期的密集传播、及时呼应,黄石党史部门均表现出“开门修史、办民办史”的履职思路,以推动本地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契机,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善于借力的开放格局,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红三军团》等红色短视频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党校等活动,着力打通红色成果共同分享、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的“最后一百米”。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档案说话,讲好黄石红色故事,传播好黄石乃至中国声音,《红三军团》堪称红色历史活化的经典案例,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她将书本或深藏故纸堆的历史变成触手可及的视频教程,将零散和沉睡的红色资源变成大众看得到、看得懂、愿意看的体验式教材,立足高远,引领潮流,贴近群众,走向基层,诠释了党史宣教方法论的实际运用,在编史存史的同时使党史焕发新的生命力。如果全国各地都能尝试将地方党史故事精心制作成党史教育基础教材,党史就会更好地从书斋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党史传播就会越来越深远,真正实现党史宣教的常态化长效化。
应该说,在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的探索中,黄石党史部门兼具专业含量和时代意识的创新思维,使党史宣教成功“破圈”。这既凸显了党史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发展潜力,更体现了新时期党史“云教育”实践人民性立场的“黄石作为”。同时,地方党史如何以放眼全国的视野和系统化的维度让党史宣教产生全国性效应,体现合唱中的“地方贡献”,也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卢圣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