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浠水县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手持彩练当空舞,拼将豪气逐苍穹,奋力书写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时代美好画卷。
多彩浠水:风景秀美 人杰地灵
浠水县原名蕲水县,南北朝刘宋元嘉25年建县,民国22年改为现名,是巴楚文化与吴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与交汇地之一。
浠水山灵水秀,风景宜人。境内湖北大别山首家4A级旅游景区三角山,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孙策训练水军的策湖,茶圣陆羽亲自鉴定的名泉“天下第三泉”,鄂东第一、湖北第三大水库白莲河水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闻一多纪念馆,湖北省首家民营民俗博物馆大别山民俗博物馆,以及禅宗三祖僧璨说法的天然寺等“名山名水名馆名寺”,处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自古崇文重教,名人辈出。置县1560多年来,孕育了北宋名医庞安时、明朝宰相姚明恭、清朝状元陈沆、文质,诞生了辛亥革命先驱王汉、民国教育总长汤化龙、新儒学大师徐复观、著名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航天少帅岑拯等近当代名家英杰,走出了110名进士、418名举人、4名院士、500多名博士、1000多名(编辑)记者,享有“全楚文乡”之美誉。
历史底蕴深厚,遗产丰富。馆藏文物居黄冈市首位,不可移动文物居黄冈市第二位。北宋的舍利宝塔、文庙,明代的斗方禅院、古井庵、便民井、尽街桥,清代的万年台、徐氏祠,民国的登瀛室、程氏祠等古建筑星罗棋布。万年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安时伤寒病诊疗法、浠水杂技、浠水民歌、洗马花灯会、巴河天狮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浠水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五师和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的重要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浴血奋战,留下光辉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浠水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
解放初期,浠水“四大农民作家”魏子良、徐银斋、王英、张庆和,写出大量富有乡土气息的作品,享誉海内外。徐银斋的《胡琴的风波》翻译成七国文字在中外发行。王英被郭沫若称为“农民骄子”。张庆和被誉为“湖北高玉宝”,两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创办于1954年,作为湖北省包括武汉杂技团在内的两个杂技专业表演团体之一的浠水县杂技团,让民间杂耍走上国际舞台,应邀在全球几十个国家演出,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
上世纪九十年代,浠水县文化馆美术辅导干部王金石创作的《鄂东将军图卷》,被誉为“中国的巴黎公社墙”,中国军事博物馆将其作为永久性藏品。
进入新世纪,浠水县楚剧团创作的反映农村老汉进城卖鸡遭遇的楚剧小戏《卖鸡》,荣获全国第11届“群星奖”金奖,并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献礼剧目赴京展演。
从浠水县竹瓦镇文化站走出的当代著名作家何存中,其第一部以大别山地区黄麻起义为素材创作的长篇小说《太阳最红》,被称作是“可以走向世界的中国战争小说”,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入围奖。
浠水县洗马镇退休教师汪新民,倾尽心血创办的羊角桥村农家书屋,犹如一盏“小桔灯”,照亮整个山村,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示范农家书屋。汪新民被评为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上榜央视《最美中国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汪新民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
文化浠水:提能增效 惠民乐民
2018年12月21日,浠水县文化广场万人汇聚,人山人海。
上午9时,随着一曲激昂、奔放的舞蹈《我爱你,中国》, 浠水县第八届迎新年广场文化周华丽启幕。
来自全县12家专业和社会文艺团队的500多名演员各显身手,竞相亮出歌舞、杂技、小品、快板、旗袍秀、鼓书说唱、戏曲表演、器乐独奏等看家本领,观众赞不绝口、乐不可支。
闻一多纪念馆、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博物馆也前来助阵,现场展出精心制作的浠水名人、民俗实物、发展纪实、文化活动四个图片展和精心挑选的图书。
本届广场文化周为期10天,集中推出广场舞展演、社会文艺团队综艺展演、楚剧专场和黄梅戏专场,百姓免费乐享文化大餐,也把浠水县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群众文化活动推向高潮。
迎新春广场文化周,是浠水县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擦亮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一个缩影。而结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专题文化活动,则是浠水县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一年间打造的一大亮点。
2018年,浠水县组织全县6家社会文艺团队组成党的十九大精神文艺宣传队,将十九大精神创作、编排成快板、小品、表演唱、合唱、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分赴全县16个乡镇场演出32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千家万户。
为了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浠水县将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作为文化惠民的重大举措,送戏、送演出、送图书、送文体器材到贫困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扶贫活动。
2018年,政府用于购买送戏下乡经费达300多万元,县楚剧团、杂技团两个专业团队送戏下乡400多场,观众达80多万人次。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浠水县鼓书协会自编自导《扫黑除恶出重拳》主题宣传,深入全县重点村组巡回演出。
“黑势力说起来天良丧尽,只要钱哪管你天理良心,找线索要深挖切莫停顿,除恶尽还社会海晏河清……”
一鼓,一板,一槌,一人。随着鼓点响起,鼓书艺人们依次登场,通过传统民间艺术浠水鼓书,演绎村霸、砂霸、宗族黑势力、欺行霸市、暴力讨债等十类黑恶势力的表现,宣传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和政府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决心,以更接地气、更直观的方式,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
示范浠水:城乡一体 统筹推进
2018年10月24日,座落在浠水县北城新区月湖公园的浠水杂技馆举行首场盛大演出。
这座状如“金蛋”“菠萝球”的浠水文化地标性建筑,将一场精彩的杂技首秀,献给“城市卫士”交警、城市管理执法者以及“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们。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浠水县杂技团表演的《车技》惊艳亮相,全场一片欢呼声。紧接着,《力量》《晃圈》《顶技》《绸吊》《高椅》《球技》等一个个时尚、唯美、高难度的杂技绝活,一次次将演出推向高潮,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浠水县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统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着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投资2.5亿元,建设占地84万平方米的月湖公园。一个将“浠川八景”“红烛”儒学等文化元素巧妙融合,极赋文化内涵的娱乐休闲生态公园,正张开双臂喜迎八方游人;
——投资1亿多元,建设占地41675平方米,建筑面积8188平方米的浠水杂技馆。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可尽情体验主流文化带来的视听享受;
——投资1000多万元,全面改造县图书馆,重新装修县文化馆,重新布局县博物馆革命史展厅和闻一多纪念馆展陈,并对文庙进行保护性维修。县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图书馆”,县文化馆跻身“国家一级文化馆”,县博物馆被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县级“四馆”整体提能升级;
——投资500多万元,推进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关口、蔡河、白莲、洗马、绿杨等5个乡镇站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其他乡镇站也都敲定新建、改建、扩建或综合利用方案,今年将全面完成13个未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补齐乡镇文化设施短板;
——投资2亿多元,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七个一”标准,加快推进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成村级文化广场435个,全县新增文化设施面积1.2万平方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浠水县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何格非表示,新的一年,浠水县将全面完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和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建设,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用扎扎实实的创建成果迎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期督导评估,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