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冈新闻

浠水文化的“菠萝效应”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5日19:41 来源: 黄冈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通讯员 何皎月 范小翠 李青松)2018年4月12日,黄冈市取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浠水县以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一场龙卷风

跳舞、散步、唱歌、奏乐……

浠水杂技馆前的文化广场热闹起来。

姹紫嫣红的霓虹灯,歌舞欢腾的画面,倒映在月湖之中。月湖活了。

自带喜感的外形,优越的环境,市民在欢声笑语中挥洒着幸福,让酷似菠萝的浠水杂技馆赚足了人气。

自2018年5月全部完工之后,浠水杂技馆成为浠水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高峰期每晚接纳5000多名市民。

10月24日试运行以来,馆内为市民开展杂技表演6场,馆外举办大型市民活动10多场。

“菠萝”红了。

浠水文化建设、发展的“菠萝效应”,正惠及着城乡百万居民。

一批设施提档升级,提升人们幸福感

这是一条从浠水县城通往风光旖旎的白莲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乡村公路,一路贯穿着浠水自然风光、文化特色。到白莲镇,路旁矗立的白莲河旅游接待中心三栋风格统一砖黄色楼房,一下子抓住我们的眼球。

“我们将在白莲河旅游接待中心一楼大厅里建一个图书馆,整个二楼800多平方米建镇里的文化馆。”

1月11日,浠水县白莲镇党委副书周勇,带着我们参观镇文化站场馆建设。他表示,将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接待中心建在一起,不光为镇里的居民服务,也可以为游客服务,提高文化场馆利用率。

雨、雪、阴天……2019年的1月上旬的天气,较往年似乎阴冷、恶劣些。但浠水县图书馆的改造、电子图书馆建设,一直在紧锣密鼓地继续。2618平方米的电子图书馆,将于2020年和市民之家一起整体完工后对外开放。图书馆要赶在学生们放寒假前开馆。

浠水县图书馆馆长夏旺春介绍,图书馆位于浠水老城区,环境较复杂、馆舍拥挤。2018年9月份,馆里启动升级改造工作,拆除了馆门前的8间门面,迁出了馆里的幼儿园,同时对内部硬件、软件都进行了升级。

改造县图书馆,重新装修县文化馆,重新布局县博物馆革命史展厅和闻一多纪念馆展陈……2018年,浠水县级“四馆”整体提能升级,全县13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和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到目前,关口、蔡河、白莲、洗马、绿杨等5个乡镇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建,村级文化广场共建成352个。

一批专业和社会文艺团队,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1月11日下午,天空中又飘起了小雨。

浠水经济开发区翟港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舞蹈室里,翟港社区舞蹈队的队长刘风多,带着10几个姐妹练起了舞蹈《唐风古韵》。

“我们这支舞蹈得了全市第四届广场舞大赛一等奖,马上又要参加县里的春晚。”

刘风多表示,自从社区建了舞蹈室,姐妹们跳舞再也不用怕天气不好和扰民了。队员们通过跳舞身体好了,人自信了,个个争当文化服务志愿者。队员70多岁的李萍还经常去周边乡村舞蹈队开展免费广场舞教学辅导。2018年,翟港社区舞蹈队参与惠民演出10多场。

鼓书协会、黄梅戏友、京剧票友、音乐家协会文化交流基地;百姓大观园、农民电影院、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廉洁文化轻骑兵小分队……一走进浠水经济开发区芦河村,村级文化设施应接不暇。

“不吹牛,我村的农家书屋使用率是全县最高的。”芦河村党支部书记袁志军告诉记者,村里将农民电影院、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等设施建在一起,提高了各自的利用率。平时影院、舞台上开展活动,吸引村里、游客前来观看,中间有人会选择来书屋休息看书。村里球队、广场舞队队员平时训练累了,习惯来书屋看书休息。2018年,村里开展各类大型文化活动50多场次。

活动有场地有设施,文体活动有人免费培训,传统文化有人传承,2018年浠水县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县楚剧团、县杂技团和鼓书协会、京剧票友等民间文艺团队在基层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总计600余场;全县26支放映队全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882场,广场电影240场,校园爱国电影980场,共计9100余场;“文艺轻骑兵”开展“十九大宣讲”“扫黑除恶”“精准扶贫”“军地联欢”主题演出100余场;“书香浠水共创阅读家园”和“品味书香追逐梦想”主题宣传周活动掀起全民阅读高潮;流动图书车广泛开展“图书五进”活动;“四馆一站”累计接待群众近40万人次。

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点亮文艺百花园

一桌,一鼓,一板。在浠水十月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浠水鼓书保护传承基地的舞台上,鼓书艺人余克军、徐容秀为我们现场自编了一段鼓书“脱口秀”。

浠水鼓书是一门说演唱相结合的艺术,据文字记载,属于南派黄孝鼓书,起源于康煕年间,始祖柳敬亭,咸丰年间传入浠水县。鼓书辉煌时浠水县说书艺人达到400多人。

余克军拥有一大批粉丝,每天都会在各大书场来回奔波。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鼓书逐渐“绝声”。2008年,就在鼓书快被人们遗忘之时,浠县文化馆积极筹备将浠水鼓书申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个特大喜讯重新燃起了余克军等鼓书艺人的热情,近年来,他们一直致力说鼓书,传承艺术。

“从67年学说鼓书至今,我教授了徒弟31人。这两年,除了说老书外,鼓书协会还结合县市的中心工作创作了一批新作。”

余克军说,鼓书协会围绕宣讲十九大、“十进十建”、“扫黑除恶”等,创作编排的晚会节目《精准扶贫·扫黑除恶》在全县巡演近30余场。创作的《党的惠民政策好》《精准扶贫得民心》等20多个鼓书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浠水鼓书、洗马花灯、巴河天狮、庞安时伤寒病诊疗法、浠水杂技、浠水民歌,近年来浠水成功申报6个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这些非遗成功申报,让浠水的特色文化传承发展迅速。

仅2018年,浠水杂技团与武汉杂技团联合打造了湖北杂技品牌节目《江城》,打磨排练了《球技》《车技》《转碟》《太空慢步》《力量》《鞭技》《飞斧》《绸吊》等节目。

《浠水民歌》在参加山西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中,浠水民歌传承人周白、李柳媛荣获优秀歌手奖。在黄冈市第七届鄂东民歌大赛中,周白、李柳媛获专业组第三名,曾春荣获专业组优秀奖。

非遗项目保护名录,浠水四大名人庞安时、姚明恭、陈沆、闻一多,“四大农民作家”魏子良、徐银斋、王英、张庆和,全国第11届“群星奖”金奖楚剧小戏《卖鸡》,王金石创作的《鄂东将军图卷》……当我们走进重新装修的浠水县文化馆,如同窥见“全楚文乡”的美誉之源。

传承文脉,促精品创作。2018年,浠水改编打磨的大型传统精典楚剧《马前泼水》于9月22日在“七艺节”上参演,获得评委及同行们的好评。

一场文旅发展风,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盐文化主题墙绘、盐文雕塑、盐文化文字介绍,盐文化展览馆……盐客树村人将“不等、不靠、不停步”的“盐客”精神刻在墙上,记在文字里,更是根植于人心。

作家写村歌、教授写村志、书画家游览留墨……盐客树村人将盐文化“发酵”,文化留得下来,走得出去。

位于兰溪镇东南部、版图面积仅2.5平方公里的盐客树村深入挖掘特色“盐文化”的同时,提升村级“颜值”,促村级经济发展。村里先后投资300万元,成立了板栗专业合作社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兴建板栗园1000亩,蔬菜园500亩,解决6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每年为村民增收1100元。自2009年起,先后获得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宜居村庄,湖北省生态村和湖北省绿色村庄。

提及乡村振兴目标,村党支部书记李如意说,打造集“旅游、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物联网产业、盐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生态村庄。

浠水县将文化自信转化为文化担当,盐客树仅是村级代表。2018年7月18日,在千年古镇、诗人闻一多的故里巴河镇传来喜讯,总投资30亿元的南国诗都·巴河古镇项目正式启动。

今年5月,浠水擦亮“诗、药、茶”三张名片,举行文旅项目招商推介签约活动,现场签下5个项目,总协议投资74.18亿元。

其中,“南国诗都”以南方诗歌文化为脉络、浠水名人为主线,形成与诗词相关产品研发、文化包装、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产业为一体的功能体系;闻一多文化小镇项目充分体现巴河特色及文化;“中国香都”涵盖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大健康产业、生态产业、旅游观光产业、种植业、绿色精深加工产业;庞安时健康养生文化小镇建设中医药产业园、文博园、植物园,布局中医药学术区、商住区、颐养区,创新创意创业基地、影视文化拍摄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

做强文化产业、驱动经济发展,正在成为浠水的共识。

【责任编辑: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