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冈新闻

“寻找黄冈最美退役军人”专栏——梅再新:雄风犹存的无言老兵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7日07:51 来源: 黄冈退役军人

编者按

有这样一个群体:穿上军装,他们守家卫国,把宝贵青春献给国防事业;脱下军装,他们本色不变,在第二战场划下精彩航线。他们就是退役不褪色、军魂永在心的退役军人。

讲述退役军人故事,展示退役军人风采。今天要和你讲述的,是黄梅县小池镇原百货合营公司职工、退役军人梅再新……

记原解放军独一师三团退役军人、黄梅县小池镇原百货合营公司职工梅再新

烽火岁月,他是一名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钢铁战士,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2次荣立大功。

和平年代,他是一名恪守他乡、淡薄名利的退役老兵,平凡岗位写不朽传奇,67年初心不改。

闲不下来,坐不住。93岁高龄,26级楼梯,他每天在儿子梅志强的搀扶下,上上下下七八趟不觉累,似乎在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证明晚年生活的果敢与坚强。

(右侧为梅再新)

他是湖北随县人,1952年从部队转业到黄梅县小池镇,从此定居于此。他的戎马生涯中战功显赫,67年来在小池镇却不为人知。熟悉他的人只知道他是转业军人,性格要强,脾气倔强,心地善良,不善言辞,都敬他三分。他就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独一师三团退役军人、黄梅县小池镇原百货合营公司职工梅再新。

英勇无畏铸丰碑

7月10日,记者闻讯到黄梅小池采访梅再新。

初见老人,个子很高,略显驼背,目光有神。见我们进门,他低声问了梅志强一句。“他们是记者,专程来采访你的。”梅志强提高嗓门说。梅再新打量了我们一番,微微点了点头,以示欢迎。

梅志强从卧室拿出父亲的立功证明书、荣誉勋章给我们看。

翻看鲜红的证书,内页虽已泛黄,却清晰记录着梅再新在解放战争时期立下的两次大功。功绩摘要一栏中显示:1949年12月,因梁山战斗一个人拿着一挺机枪,堵住一个连敌人的退路,缴枪40多支,俘虏60名。

我们想对梁山战斗的始末进行详细了解,可遗憾的是,因为年纪的关系,梅再新出现了严重的听力障碍,记忆力也出现了明显衰退,无法尽诉当年的抗战经历。

梅志强仅凭孩童时的一点儿记忆,向我们讲述了父亲残存的过往。

关于梁山战斗,梅志强记忆最深的是父亲常用来教育他的一句话:“那次战斗,好多战友都牺牲了,有的还没有结婚,而我现在有五个儿女,相比幸福多了……”

“父亲9岁时丧父,12岁丧母,是个孤儿。”梅志强说,父亲是随县梅湾村人,孤身住在破旧的茅草屋里。据史料记载,1948年1月7日下午,随县城第一次解放。当时,独一师三团二营六连的班长带队路过随县梅湾村,住在了梅再新的家中。班长看梅再新的穿着衣不遮体,又是孤身一人生活,于是劝梅再新加入解放军。“有饭吃有衣穿就行。”抱着这样的想法,1948年2月,梅再新光荣入伍,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独一师三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

梅再新在机枪班担任班长,手中使用的武器是重机枪。根据梅志强对重机枪的描述,我们从网上找到了梅再新在战斗中使用的为马克沁M1910重机枪资料,枪身重为23.8公斤。尽管该枪身很重,运输不便,但凭借着火力猛、威力大以及射程远的优点成为敌人的“眼中钉”,两军一旦交战,梅再新往往是敌人狙击的重点对象。

“在战场上,越是怕死就死得越快。”梅志强形容父亲曾经给他讲的战斗故事时很激动,对父亲作战勇猛不怕死的精神深表敬仰。在梅志强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父亲行军作战中的三次差一点“光荣”,一次是子弹从父亲裤裆穿过,一次是子弹从父亲耳朵旁边穿过,再一次是晚上行军走山路,父亲一脚踩空掉到悬崖,荆棘把他挂住了,才得以幸免。

据了解,梅再新在部队四年间,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梁山剿匪等大小战斗33次,泛黄的立功证明书,生锈的勋章背后是他多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

淡薄功名见初心

1951年底,国内大规模剿匪作战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已转入阵地防御作战阶段,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形势,中央军委决定再次对解放军进行大规模精简整编。

1952年精简工作全面展开,至年底结束,全军总人数降为400余万人。当年,梅再新所在部队成建制集体转业到黄梅县。

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转业后,梅再新服从组织上安排,到黄梅工作。他先后在孔垄镇供销社、县酒厂、小池百货批发站等单位上班。

文革期间,因一起失火事件,梅再新被戴上了“帽子”,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即便如此,在梅志强的儿时记忆中,父亲从未因此低头或者落泪。“那时候父亲总是跟我们姊妹说,不要怕,我总有一天会清白的!”后来,在平反冤假错案中,梅再新恢复了党籍。

为进一步了解梅再新转业到黄梅的工作情况,梅志强特地邀请来了与梅再新共事10年的岳干东。

“老梅这个人秉性要强,脾气倔强,不爱说话,不怕吃苦,面相严肃。”采访中,岳干东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梅再新的性格特点。

“身上特别有劲,一个人搬得起纸板架子。”岳干东说,梅再新任批发站文化仓库保管员时,为了保证纸质干燥,他经常一个人把400斤重的纸板架从仓库里搬出来晒,到了晚上,为防止变天,他一个人又把纸板架搬回仓库。

“这件事在单位传开了,大家都晓得他当过兵,身上很有劲,再加之他不爱说话,面相严肃,很多同事都敬畏他。”岳干东笑着说:“共事10年,老梅一次也没有提过他在部队当兵的事,更不晓得他还有这么多战功荣誉。”说话间,岳干东凑到他跟前,给他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梅再新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几十年来,梅再新把自己出生入死的过往埋在心底,从来不提,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他都心怀对党的感恩之情、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大公无私,秉公办事。

梅志强说,自己下岗多年,父亲从来没有找上级要求帮过一次忙。1980年父亲退休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那个时候家里经济非常拮据,“我们都劝他,为了国家奉献一生,找组织帮忙也是可以理解的。”梅志强说,父亲当即就拒绝了,“我是党员,现在已经帮不了组织就更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了。”没办法,全家只好东拼西借才凑齐了看病的钱。

身体力行传家风

一朝戎装穿在身,一生流淌军人血。离开部队60多年,梅再新依然保持着军人的生活作风。

1988年,虞小兰嫁到梅家,是梅志强的爱人。“嫁过来的时候,公公已经离休了,平时喜欢看抗战之类的电视。”虞小兰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军人作风,规定一日三餐开饭时间,早餐8点,中餐12点,晚餐5点半,因为这个事,婆婆和他经常起争执。“直到现在,我们家吃饭时间没变过。”虞小兰不禁笑了起来。

说到开饭时间,这让梅志强又想起了一条哭笑不得的“规定”。“家里每个月只能吃4次肉,每半个月吃2次。”梅志强笑着说,若不按父亲定的规矩来,他就会发脾气,甚者动手打人。

经过战火的洗礼,在梅再新的骨子里,他深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苛刻自己的同时,他用“家规”教育后人,立起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家风。

“衣服能穿就行,不用讲牌子。”梅志强无奈的指了指父亲身上旧的褪色的衣服说,父亲一辈子节俭,衣服都是穿了几十年,就连毛巾用破了都舍不得丢。

“公公还明确告诉我们不准赌博、不准倒剩饭……”虞小兰打趣地说,这个公公比我父亲严格多了,不光是生活,在教育后人上特别严格。

1982年,梅志强的三姐出嫁。为赶个漂亮时髦,在化妆的时候,他的姐姐就把头发染烫了一下。结果,梅再新在这个喜庆的日子大发雷霆,三姐的婚事还因此差一点黄了。

“他总是教导我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在孙子梅亮的记忆里,将他一手带大的爷爷非常严厉,“有时候做错了会挨打。”现在虽说结婚了,但梅亮仍然敬畏爷爷。


【责任编辑: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