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冈新闻

蕲春县达城村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7日08:43 来源: 荆楚网

5ef1ad5d31ce61adea767c076639441.jpg.jpg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凌敏 张聪 董剑桥 陈钰)金秋时节,天朗气清。10月22日,走进蕲春县株林镇达城村,群峰叠翠,田园阡陌,柏油如带,屋舍俨然,村民们或补绿浇花或健身休闲,好不安乐惬意。

达城村依山傍水,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贯穿其中。全村版图面积3.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458户1445人。近年来,该村依托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夯实了发展“新根基”。

串珠成链焕新颜

“我们七组基础建设比较薄弱,希望能借此机会提升一下整体环境”“我平常就爱跳广场舞,要是能把垸里那块空地平整改善一番,再安上几盏路灯就更好了”……

去年9月16日,达城村党群活动中心热闹非凡。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和20余名党员群众代表齐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语,探讨着达城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发展思路。

“那是我们村第一次召开‘共同缔造’会议,村民积极性非常高,大家围绕‘哪里建、建什么、怎么建、何时建、谁来建、建成什么样’等各个方面一起谈想法、提建议、出点子,畅所欲言。”达城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国记忆犹新,“我们还花了3天时间对在家的115户逐一走访,书面征求意见,填写入户答卷,了解村民们的急难愁盼,最终敲定在7组先行试点,帮助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一年来,达城村围绕群众共商共谋的“共同缔造”项目清单,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建”工作思路,采取“群众出一点、项目补一点、村里筹一点、社会帮一点”的筹资模式,逐步推进项目。

凝智聚力兴乡梓,共议共谋建家园。在该村7组心愿墙上,160余名村民累计捐款、投工投劳金额近8万元。

a0140921aea16c054a89e76be57cd65.jpg.jpg

由点及面,串珠成链,依托项目资金、帮扶资金及群众筹资筹劳,达城村已完成农旅文化园文化景点打造,扩宽并刷黑村内道路2.5公里,整修龙门冲河500米,修建休闲栈道300米、休闲景观亭3处,新建和整修桥涵4座,新建停车场两处,整修水塘3口,改造和美化村主干道周边住房环境,安装主干道及广场路灯120盏,整体环境提档升级。

党群同心“一盘棋”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百年传承,达城米粉”,“环境共造,幸福共享”……一幅幅以达城村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特色农产、乡村振兴成果为主题的壁画栩栩如生,吸引了众多村民及游客前来驻足打卡。

c6be9b0ae7a3562e4414ecdfd70fe89.jpg.jpg

“村里壁画2300多个平方米,都是村民们自己绘制的,既美化了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又为发展特色产业营造了浓厚氛围。”张建国介绍,“今年我们还建成了红星之家和农耕岁月馆,都由村民老屋改造而成,极具特色。”

红星之家内展示有村党支部小组成员、老党员、乡贤能人的照片以及党建引领,探索推行的“微管家、微庭院、微服务、微产业、微治理、微积分”模式一目了然;农耕岁月馆里陈列着木犁、木耙、画秧器、打粑棍等老物件,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和浓浓乡愁。

fc2354a97d1701a04bcbccb5727d04c.jpg.jpg

三步一景五步一画,达城村通过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乡村治理体系,制定简约通俗、切实易行的村规民约,充分激发群众共建共管,利用废砖废石修建塆组景观带,腾出闲置柴火棚改建党员群众聊天说事场,自发清理房前屋后打扫村组院落,真正实现了党群同心、“花小钱办大事”。

“我们还推行了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塆,干部联重点户、党员联群众‘双包双联’机制,每名党员就近就便联系10到15户群众,协助村‘两委’共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有效推进共同缔造。”张建国侃侃而谈。

目前,达城村建成了竹林塆、戌时塆等示范塆组,打造小菜园9处、小花园5处、小果园2处,群众自主捐资捐物建设“红星之家”、农耕岁月馆,搭建同心园、斑竹园、党群议事场等议事阵地,定期召开塆组群众会,鼓励群众说事、百姓议事、妇女评事,常态化开展“洁美庭院”“孝善家庭”“和睦亲邻”“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群众从站着看、跟着干到自觉干、主动干,齐心协力打造出生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产业兴旺“注活水”

千年达城庙,万亩稻香田,一碗米粉誉古今。

在湖北株林河农产品产销有限公司厂房里,村民们正紧锣密鼓地为米粉订单赶工,磨浆、压条、搓粉、烘干……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自从开了这个米粉厂,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老板还包三餐,每个月都能挣上2000多块。”村民陈大妈开心地说。

达城米粉历史悠久,但过去村民制作米粉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原材料,多以手工制作,产能有限,质量不一,市场热度一直不温不火。

2021年,镇村通过招商引资,成功招引回在武汉创业的株林籍老板陈治国,投资1000多万,建成米粉、面条、豆干3条自动化生产线,日产达城米粉3万斤,实现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同时,聘请张云教授团队为米粉产业发展顾问,对企业规划设计、品牌创建、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营销推广等方面作出全方位指导,打造地标优品,提升市场效应。

“能带头把家乡的米粉产业做大做强,又能携手故里乡亲一同致富,对我们来说是两全其美。”湖北株林河农产品产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治国信心满满。

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近年来,在株林镇党委政府的资源整合推动下,达城村建起占地30亩,总建设面积28680平方米的米粉加工产业园,聚焦主粮生产,科技助农,绿色兴农,为传统米粉注入科技力量。现在的达城米粉,均以达城本地五一畈及周边优质早珍珠生态大米为原料,经浸泡、磨浆、搅拌、压条、挤丝、老化、杀菌、下粉过水、搓粉、烘干、切断、包装等12道工序制成,产品涵盖36个品种;产品线下主攻省内各商超市场,线上通过直播带货,年销售收入达5600万元。

与此同时,该产业园区每年向周边达城村、柏条铺村、叶咀村缴纳管理费用15万元,撬动两季连作水稻种植6000多亩,提供就业岗位百余个,人均年务工收入2万元。

【责任编辑:王焱尧】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