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
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大冶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左高峰介绍,该市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建设一支群众身边的志愿队伍;资源下沉,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据统计,大冶已组建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总队,拥有6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
200名志愿者为生命“摆渡”
“妈妈——”身穿囚服的儿子跪倒在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唤;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泣不成声,瘦弱的身体剧烈颤抖……画面定格,全场掌声如潮。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在“唱响大冶 全民禁毒”主题歌会上,现场数百名观众眼含热泪看完小品《妈妈,我错了》。观众席里,身着红马夹的姚波感慨万千:“小品里的故事跟我的经历太像了。”
姚波曾吸毒10多年,强制戒毒5次。毒瘾难除,众叛亲离,生活偏离正轨,他一直生活在自责中。几年前,在志愿者的帮扶下,姚波戒掉“心魔”,远离毒品,人生回归正轨。如今,姚波成了一名光荣的禁毒志愿者。“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他进学校、到社区现身说法,大声疾呼。
推动资源下沉,贴身服务百姓。大冶市禁毒禁赌志愿服务队是一个生动案例。今年3月15日以来,该志愿队的200多名志愿者,深入全市7个乡镇、11所中学、6个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禁毒舞台剧《生命的摆渡》巡回演出8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成效明显。
“诸葛会”走进田间地头
“怎样建设美丽盘茶,助推乡村振兴?”5月10日,在大冶市保安镇盘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冶乡村振兴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会。“生态环境‘美’如画,历史文化‘韵’如诗,人居环境‘净’如洗,产业发展‘业’如歌。”刚从浙江学习归来的盘茶村支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明安池率先发言,他用如诗的语言描述安吉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建设美丽乡村,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既要学习成功经验,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要看得见山、望得着水,记得住乡愁。”村民积极建言献策,现场热闹非凡。
这一场景并不陌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来到百姓身边,采撷群众智慧,共谋乡村振兴。类似的发展“诸葛会”,在大冶37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几乎都能见到。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逢周末,朗朗诗声就会从茶山村刘煌庄湾文化礼堂里传出。
刘煌庄文化礼堂前身是当地的官山小学,曾因缺少生源被废弃。2015年,该村投资100多万元修缮一新,把该小学改造成文化礼堂,打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带领小学生和诗词爱好者诵读经典的老人名叫刘正祯,今年80岁,是一位有着42年教龄的退休教师。
盘活服务资源,打造实践平台。大冶利用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农民专业合作社、卫生室等基层资源,打造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法律服务等七大平台,在城乡开展文明实践;发挥威信高、口碑好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道德模范典型、乡土文化人才等带动作用,组建一批志愿者队伍。
大冶结合部门职能,组建1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如,市委宣传部成立“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委组织部成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推进党建引领;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文艺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文艺下乡……
截至目前,大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30余场次,覆盖379个村(社区),服务群众达15.8万人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雷巍巍、通讯员程良友、柯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