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报(记者 鲍俊辉 殷珂 见习记者 冯研)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7月22日,记者再访南山头。触摸岁月,临碑感怀,这里的沉淀历久弥新,英雄的精神和气概与天地长存。
南山头,有“小井冈山”之称,位于鄂南幕阜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与江西境内的罗霄山脉尾端相连,地处大冶南部,东接阳新,南连通山,西抵咸宁。
据南山村党支部书记郑昌兵介绍,南山头长达20余里,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有利于红军武装革命。
这里盛产红苕、玉米等各种杂粮,竹、木、棕、茶等物产极为丰富,经济上能自给自足,也有利于红军筹粮筹款。南山头是中共大冶县委、中共大冶中心县委的驻地,在这里开展革命工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过碑林、下台阶,参观英雄纪念馆,我们来到“中共大冶中心县委”旧址——金公祠。在解说员郭子仪的解说下,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历史。
党的初创和大革命时期,党在大冶地区的活动十分活跃,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农村游击战争,建立农村根据地。
1928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派吴致民为特派员来阳(新)大(冶)地区工作。当时阳新县各区都恢复了党的基层组织,并建立了金海、龙山、福寿三个区委。
大冶县的革命形势也在向前发展,党员已有60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湖北省委决定阳大分开,撤销中共阳大县委,分别成立了中共阳新县委和中共大冶县特别支部委员会。中共大冶县特别支部委员会驻南山头一带。
1928年8月,撤销大冶特支,成立了中共大冶县委,下辖4个区委共11个支部,党员近百人,县委机关设在南山头,这是大冶县建立的第一个县委领导机构。
1928年10月,一支20余人“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群众地方武装——大冶县委手枪队成立了,常驻南山头。
1929年春,中共湖北省委、中共阳大区特委机关相继遭到破坏。
党为了复兴大冶地区的革命,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农村,以南山头为革命据点。
同年2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吴致民等在阳新县委的基础上,扩大成立了大冶中心县委,统一领导大冶、阳新、通山、鄂城、咸宁等县的党务工作,机关设在南山头金公祠。
1929年9月,在中共大冶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大冶县第一个革命政权——大冶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在南山头金公祠正式成立。
同时,建立了第五区工农革命委员会。从此,以南山头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正式建立起来了。
“南山头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大冶地区的革命斗争有着极为重大的指导意义,为全县各地区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点燃了红色政权的星星之火。”南山村村干部、红色文化宣传员陈玲升说,大冶中心县委建立后,把鄂东南地区的革命力量汇成了一股巨大的革命洪流,向反动派发起了猛烈冲击。
随着革命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根据中央指示,中共大冶中心县委决定以阳大游击大队为基础,吸收地方赤卫队等武装,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
这是鄂东南地区建立的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1929年7月,在大冶南山头的毛宕湾召开成立大会,红十二军由中央派到大冶中心县委担任军事工作的谢振亚任军长,侯中英任政委,由大冶中心县委领导。
随着红五军自井冈山挺进鄂东南,1929年12月,在阳新三溪口,红十二军正式编入红五军五纵队第三支队,谢振亚任支队长,游雪程任党代表。从此,红十二军成为主力红军的一部分,踏上了新的战斗征途。
1930年6月10日,彭德怀根据中央的指示,在殷祖镇马对于村召开大会,宣布将红五军第五纵队扩编为红八军。
如今,在南山头毛宕湾的前方,有一块空阔场地,北面竖立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彭德怀阅兵场”六个红色大字。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当年红军驻军南山头,开辟根据地,在阅兵场上学习、操练、沙场秋点兵的情景。
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
郑昌兵说,近些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南山村正在借鉴井冈山模式,大力推进红色旅游+绿色产业,先后引进3家农业公司,努力打造具有南山特色的农业、果蔬、休闲旅游的生态产业发展基地。同时,将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讲好红色故事,让后来者牢牢记住,我们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