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校长廖长林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也从注重外延转向注重内涵、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特色发展的新阶段。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立足光谷,服务湖北,通过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发展,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保证质量,深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专业群高水平建设,与社会培训相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重视百姓民生关切,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一、创职业教育优质校
1.培育一批优势专业
“普通高校谈学科,职业院校看专业”,专业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就是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学校根据光谷的“5+2”产业新格局,以“关停并转”推动专业动态调整,对一些不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缺乏后劲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先减招,再停招,逐渐实现关闭、合并或转化。做好“加减乘除”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造。一是对行业和区域需求迫切的新兴专业做加法:新建专业或专业方向,如:学校新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动漫设计、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6个专业,适应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千亿产业发展,强化专业与地方经济的契合度。二是对社会有需求但专业人才存量过大、就业不景气的专业做减法:减少招生和培养规模,主要通过专业前三年就业情况,在招生时通过专业分配计划和学生进校后转专业计划安排来进行。三是对人才培养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做乘法:发挥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相结合后的“倍乘”效应,巩固和强化其特色和优势。四是对服务对象相似、专业基础相近、基础平台相仿的具有高度关联的专业做除法:做大“分母”,建立专业群,发挥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和特色,集约集优发展。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品牌专业为引领,优势专业为依托,由8大专业群构建的特色专业体系。现建有1个省级品牌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石油工程技术、软件技术、人物形象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5个省级特色专业;有信息安全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建筑室内设计5个省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3+2”中高职分段培养试点专业。36个招生专业中,省校两级优质专业占比50%,优势专业学生人数占比超70%。
2.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搭建吸引高层次人才平台,不断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和成长激励机制,2016-2018年共新进教职工100余人,其中具有高层次人才20人。
三年来,学校开展各类人员业务培训997人次,国际交流培训114人次,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国际视野得到明显扩宽。学校自主培养的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逐步成长为国内、省内有影响力的专家。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於红梅教授先后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裁判,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副裁判长,其主持的工业机器人名师工作室获批2018年湖北省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
学校承办湖北省职业院校高职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比赛现场
学校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成立人才引进工作专班,完善校院两级人才管理体制,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工作机制,出台《引进人才待遇相关规定》等系列政策文件,人才引进标准、薪酬待遇等日益规范,确保了学校人才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人才用房、办公条件等逐步改善,营造了有利于人才聚集的良好氛围,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建设优质教学环境
实训室是学生实践训练的重要载体,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学校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完善、整体提升的思路,2016-2018年,重点支持建设了一批专业对接区域产业、技术对接职业岗位、设备领先企业生产,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高水平实训室,逐步构建覆盖所有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年来学校投入6800万元,完成74个实训室建设项目,其中以智能工厂实训基地为代表,该基地总投入1200万,能满足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等十多个专业实践教学,集教学、科研、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
学校重视数字校园的建设,信息化工作一直走在前列,主干网拥有万兆带宽,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我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泛在化的智慧教育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服务水平,提升科学决策和教育治理能力,助力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7年学校获批立项为全国第三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学校周边交通便利,新兴产业汇集,适宜同学们学习,生活,创新创业。校园基础建设完善,学生生活设施齐全,宿舍空调全覆盖,后勤服务集团饮食服务中心荣获“湖北省高校伙食管理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落实校园安全稳定、综合治理的各项规章保障措施,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文明平安校园建设,连续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湖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单位、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获得良好的社会美誉度。
4.合作一批一流企业
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合作单位中既有江汉油田、中冶武勘、烽火科技、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华中数控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华为、中兴通讯、清华同方的、三星电子等知名IT企业,合作企业已覆盖全部专业。为发挥集团办学优势,学校先后加入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教集团、机械行业现代机电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湖北省物联网产学研联盟等23个职教联盟机构。
学校按照“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的原则,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联合一批一流的企业建设数控技术、电子商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人物形象设计、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建设了校企互聘、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形成校企一体化共管机制。以互惠共赢为基础,从技术岗位需求出发,企业全程参与,共同制定岗位职业标准,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负责学生就业,通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岗位职业标准进行修正或补充,构成一个螺旋上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与华为公司合作培养IT人才,2017年5月获批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授牌,2018年12月在我校举行华为HCNA认证考试, 12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认证考试并顺利取得HCNA(数通方向和云计算方向)任职资格,通过率100%。
通过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做终身教育主力军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行系统办学,开展社区教育,拓展了办学服务空间,在全省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有着独特优势。
1.助力终身教育
结合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终身学习的美好向往,学校科学分析办学定位,积极推动转型发展,不断丰富各项办学功能,深化以学习者为中心、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模式改革创新,建立适应需求的特色专业和课程资源,逐步完善湖北省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湖北省终身教育数字化资源库和湖北省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转换;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推进老年开放大学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农民工、新型农民、复转军人、新型产业工人等人群的技能培训,形成有地域影响力的拳头项目,创建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培训项目。学校获批湖北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湖北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2.承担职业培训
学校组织实施教育部、省教育厅委托的系列教师培训项目。近年来完成的主要教师培训项目: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开展“学分银行教师工作坊研修”远程和线下混合式培训,注重依托系统,在黄冈、孝感等地区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并实施学费补贴政策。
学校近年来先后获批湖北省职业(创业)培训基地、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认定的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湖北省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
3.参与精准扶贫
学校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践行党的宗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加深对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关于扶贫工作的各项文件精神要求,选派精兵强将组建工作队,工作队围绕扶贫攻坚目标,在驻点村开展宣传发动,致力思想脱贫;大力兴办实事,助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优势,提供各类帮扶服务,让驻点村和村民得到实惠,为“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助力加油,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欢迎。
4.服务特殊群体学历提升
学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特殊群体学历提升,办有温度的教育。学校为湖北省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项目协调办公室,助力教育部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承接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承接我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与师徒传承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学习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发适应农民工、产业工人等大众需求的在线教育资源,开发基于手机的移动教学与支持服务模式,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开展个性化学习。
三、铸忠诚担当奋斗魂
学校积极铸就忠诚担当的奋斗精神,形成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生动局面。
1.提升政治站位
学校党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带头亲自抓、亲自管,增强标杆意识、表率意识,积极发挥“头雁效应”,促进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着力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对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重要事项,严格执行议事规则,严肃议事决策纪律,明确要求所有分管领导和中层单位在报告事项时必须明确提出办理意见建议,层层压实责任。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在学校正处于赶超发展的关键期,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学校的两大目标。着力优化学校治理结构。认真落实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全力保障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会议进一步统一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思想,全校上下始终保持强劲的工作活力。
2. 强化价值引领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全面回顾展示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开展主题纪念活动;各二级学院(部)继续办好文化节等各类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组织开展学校文化育人“一院一精品”遴选工作,强化品牌塑造。对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师节表彰、新进教职工入职仪式等活动,增强教职工荣誉感和归属感,调动广大教职工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
学生事务恳谈会
3.树立质量文化
学校通过实施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树立现代质量理念、强化全员质量意识、营造先进质量文化、传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自省传统”。自教育部2015年颁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文件以来,学校积极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制定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2017年被正式确立为首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2018年11月接受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诊改复核。专家组通报了学校诊改复核整体情况,认为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诊改工作,内部保证体系逐步完善并有效运行,诊改工作富有特色、成效明显,为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开展“有效课堂”建设
4.强化目标考核
学校实行了工作目标管理,落实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学校的整体规划分解为年度目标,然后根据部门职责,认领任务。大家依据工作目标开展工作的规划性得到加强,完成工作目标的主动性得到增强,学校规划的执行也有了依托。学校出台了《突出贡献奖励办法》、《专项奖励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等制度,落实了教学质量评价奖惩机制,并与绩效分配挂钩,人才安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
四、发展成果
1.学生竞赛成果丰硕。近3年来,全校每年常态化参与各类职业技能活动学生近400人次,仅2018年,我校就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一等奖获奖数位列全省第1,全国1300余所院校中位列第21,实现了我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重大历史性突破。每年学生在职业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三等奖及以上近200人次。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一等奖获奖学生合影
2.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受邀在湘粤桂鄂四省IT类专业教育论坛、全国软件测试赛项总结研讨会等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高度肯定。2018年5月,组织召开湖北省社区教育工作会,得到政府主管部门高度认可。7月湖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陶宏一行来校考察指导工作,对学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学校近几年发展很快,成绩可喜可贺,尤其是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事业心强,既有教育情怀又有战斗力,令人印象深刻、很受感染。
陶宏厅长考察指导工作
3.招生就业出现两头旺。2018年,录取新生3496人,报到3332人,报到率为95.39%,大文大理录取分数线上升,综合排名上升到全省普通高职院校前列。每年有近百名学生在中石化、华为、烽火科技等世界500强就业,每年IT专业百余学生初次就业起薪超7000元。
(通讯员 李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