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刘 京)
新闻背景
为加快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原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确定从2012年起,开展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工作。5年来,全国共有48所学校担负起这项光荣的任务。
解读一所民办高校的实践样本
■本报特约记者 李 军 王 宇 通讯员 李 伟
初春3月,火箭军机关举行新晋升一级军士长集中授衔仪式,来自战备训练、作战保障等岗位的51名军士长戴上了新军衔。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湖北省武昌职业学院校园里,百余名火箭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学员通过中国军网看到直播画面振奋不已,纷纷立下“争当未来‘兵王’”的志向。
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定向培养直招士官是一项创举,旨在加快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队伍。2015年6月,武昌职业学院的大门正式挂上了“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学院”的牌子。
挂牌,意味着责任和使命。短短两年间,这所民办高校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建成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等新型作战专业校内实训室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70名学员参加各类大赛屡屡获奖,在湖北名列前茅。未来“兵王”正从这里走向战场。
关键词
师资力量
聚英才于帐下,汇珠玉于椟中
6月25日,刚参加完高考的檀泽鹏在父母陪同下,从襄阳来到风光旖旎的汤逊湖畔。一家人既不是旅游观光,也不是探亲访友,而是专程来考察湖北省武昌职业学院。
置身绿树成荫的学院大道,浓郁的“军味”扑面而来:一条条征兵宣传横幅鲜艳夺目,一幅幅英模画像鼓舞人心……更让人意外的是,学院里还有一幢“士官楼”。据介绍,用于修建“士官楼”和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等新型作战专业实训室的数千万元经费,全部是学院为培养士官生追加投资的。
一所民办高校为何舍得如此大手笔投入?对此,武昌职业学院领导认识一致:“办校育人不能只看赚钱多少,更要看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当。为加快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投再多钱也值得。”
从挂牌那天起,院领导就下决心要把学院建成一流“军校”。他们跑省里争取政策支持、进兄弟院校取经、到基层部队调研,凭借自身实力和满腔赤诚,终于争取到火箭军部队150名定向培养士官的任务。
人才教育精不精,关键在于师资力量。尤其是培养面向未来战场的专家型士官,必须拥有一支实力过硬的教师团队。原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必学是国家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专家库成员,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学院领导三顾茅庐,请他来负责直招士官学员的教学管理。与此同时,千方百计汇聚英才,先后聘请教授26人、副教授94人、楚天技能名师7人,为高起点办学和高水平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栽好梧桐引凤来。已退休的原二炮士官学校校长、火箭军指挥学院教练团政委等自主择业干部的陆续加盟,更是吸引了广大荆楚学子踊跃报名。
关键词
理想信念
未入军营门,先铸军人魂
8月底,又有500多名新一届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学员就要入学了,他们的入学第一课将会学什么?
“是坚定理想信念。”学院副院长王晶的回答令人颇感意外,但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不知道为谁当兵、为谁站岗、为谁打仗,也就失去了成为一名士官生的根本意义。”
“准士官”先过“政治关”。一名学员专业课成绩拔尖,但平时不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是否获评优秀学员的问题上引发争议。有的教师认为,大学生只要专业课成绩好就可以了,这样的“尖子生”要给予特殊照顾。学院领导却坚持认为: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作为一名“准士官”,加强国防观念、加强政治学习更为重要。最终,这名学员被取消了优秀学员的资格。
未入营门先铸魂。学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突出党史、军史教育。特别是配合开展“国防军事主题班会”“军体运动会”“军迷实践营”等特色国防教育活动,深受师生追捧。
与此同时,学院还要求士官生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浏览国防军事类杂志、观看国防教育片,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活动,准确把握思想脉搏;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激发大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去年底,学院组织士官生到空军某部抗洪英雄团高建成连参观见学。大家一路走一路看,抚摸浸透过抗洪英雄汗水的一草一木,思考着如何将军魂永驻心间,立下了坚守信仰高地的誓言。两年来,该学院士官生还先后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参加空军驻武汉某部军营开放日等活动。在系列军魂教育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军营、熟悉军史,自觉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
关键词
课程设置
课堂连接战场,养成注重平时
刚开始培训士官生,学院严格按照专业教学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年终考核时,有人提议,从军事院校和驻军部队请来教员和士官班长担任考官。结果,就连平时训练最优秀的几名士官生也掉了链子。几名军士长半开玩笑说,现在都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子对抗了,谁还让你坐着“滴滴哒”。
照本宣科,不讲实战,岂能培养出能打仗、打胜仗的“兵王”!校领导痛定思痛,下决心到火箭军指挥学院登门求教。双方根据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开设中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先后确定6门专业课程,并开设了北斗导航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等选修课程,不断积累士官生的新技术知识储备。
同时,学院借鉴现代企业先进生产管理理念,引入中国质量协会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使实训的教学活动计划、项目、流程一目了然,为士官生专业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该学院士官生新一期培训计划上,东南亚、中东欧等小语种学习计划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为什么开设这些新课程?校领导回答说,从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至今,中国军队实现了派遣维和人员从无到有、兵力规模从小到大、部队类型从单一到多样的历史性跨越。未来中国军队必将更多地走出国门,如果语言不通,如何能担当起更多的使命责任?
课堂连接战场,养成注重平时。记者翻开该院制定的《士官生手册》,每日生活制度和行为规范也是士官生的必修课。除了每周条令条例学习,富有军营特色的内务大比拼、军事训练标兵评比,也成为培育士官生军人作风养成的重要载体。
两年来,该院将实战化训练作为教学改革重点,围绕部队任务需求,更新了20余个实战化课目。一些不符合部队未来作战要求的专业课程,已被电子对抗、云计算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无人机应用维修等新专业取代。
(上图由唐雪、何楚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