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发布会
专题
荆楚网视
电影风向标
播客
访谈
金融
房产
汽车
旅游
女性
彩票
手机荆楚网
食品
媒介
襄阳
宜昌
亮盾网
视界
网上湖北
楚天都市网
金网
东湖评论
东湖社区
微博
科教
文化
企业
健康
IT
English
法治
新闻湖北 > 快讯
更多

呵护楚山汉水构建“生态湖北” 湖北向着更高环保目标前进

发布时间: 2010-02-04 15:27 来源: 进入电子报手机看新闻
    

荆楚网通讯员李飞

  “以构建”生态湖北“为目标,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这是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一段话。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完成较快经济增长目标同时,湖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丝毫没有松懈:全年关闭污染企业155 家,新增污水处理厂49 座,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 % ,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5 %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 %,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减排目标。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期间,向全球发布了以“让湖泊休养生息”为核心理念的《武汉宣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迈出实质步伐,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加快推进,全省的环保工作正向着更高更深远的目标前进……
  攻坚污染减排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她既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也关系着湖北经济发展大局。
  2007年,湖北省启动整治小造纸、小水泥、小火电、城市污水处理和“四湖”流域综合治理“五个专项治理”,共关闭171家小造纸企业(生产线)、91家小水泥企业(生产线)、20台小火电机组,新建和改建投产城市污水处理厂9座。当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4.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4.08%,降幅居全国第六,列中部六省之首;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7.0%,降幅居全国第四,列中部六省之首,很好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污染减排指标,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08年,省政府以鄂政发1号文下发《湖北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减排工作成为省政府1号令,显示出全省攻坚总量减排的决心。为此,省环保部门多管齐下,强力推进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双降。当年,全省在继续推进“五个专项治理”基础上,增加治理“小炼铁、小炼钢、小酒精、小味精、小柠檬酸、小印染”专项,治污行动推向深入。当年,共关闭“九小”企业511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61%,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99%,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34%,完成了“十一五”减排任务的84.8%。
  2009年,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部署减排工作,严格实行了减排年度目标责任制。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检查督办,工作进度明显加快。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各项措施得到全面落实。省环保厅会同省经信委、财政厅、住建厅、物价局和华中电监局联合出台了《湖北省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和《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采用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推进污染减排。持续开展了绿色电力调度,脱硫机组发电量在火电总电量中所占比例由2007年的52.9%提高到2009年的78.4%。全省新建4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能力173.9万吨/日。省内20万千瓦以上机组实现全脱硫,火电脱硫装机达14025.5MW,占全省火电总装机的90%以上。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标准、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进行专项治理和限期关闭,纠正各类环境违法问题632起,查处环境违法企业98家,关闭小造纸、小印染、小水泥、小炼铁、小炼钢、小酒精等“九小”企业155家,预计可以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相关项目治理,十堰市关闭了近70家黄姜企业,仙桃、潜江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虾壳素厂,黄石、鄂州重点解决了小选矿污染问题。
  创新环保机制
  创新的思路决定创新的政策,创新的政策促进创新的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北厉行先行先试,创新环保体制机制,走出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环保道路。
  湖北省在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中曾一度出现诸多问题,有的地方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只顾眼前利益,出台“零收费、零罚款、宁静日”等土政策;有的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自减免排污费;有的地方征收的排污费没有全额上缴国库,造成污染治理资金流失等等。2006年,全省征收排污费3.4亿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经过调查研究,从2007年10月起,省政府决定以政府令形式发布《办法》,将过去“排污费由环保部门负责核定和征收”改为“环保部门负责核定、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将“环保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模式,改为“环保开票、税务代收、银行入库、财政统管”,形成环保、税务、财政三部门联动的排污费核定、征收及使用机制。这种排污费征收管理模式,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新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环保部门“吃排污费”的问题,营造了“谁污染、谁付费”的氛围,建立了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保新机制。
  2008年,湖北省强化了环保执法部门联动机制、环保系统上下联动机制,跨区域流域执法机制、公众参与环保机制等一系列机制――
  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环保局等17个部门,对全省环保重点工作进行了检查,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采取综合措施,依法对违法排污企业实施吊销许可证、停水停电、停运停贷,环保执法合力进一步加大;省环保局、省公安厅、省高检联合建立了环境刑事犯罪案件移送工作机制,与省高法联合建立了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罚强制执行工作机制,与省监察厅联合建立了对环境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工作机制。当年,在突发环境事件数量较2007年增加93.3%的情况下,省环保部门通过上下联防联动,安全有效地应对了长江支流松滋河、汉江支流东荆河、三峡库区香溪河等支流相继发生的“水华”现象、随州二酐醇污染事故、长阳女娘山隧道等交通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环境突发事件,保障了环境安全;与陕西省环保局一道安全有效地应对了陕西省山阳县两起钒矿尾矿泄槽坍塌污染我省境内河流的突发环境事件,并探索建立跨省界联防治污机制,在流域污染防治上互通情况、互相监督,形成治污工作合力;按照“网上再建一个环保局”的要求,省环保部门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立了网上24小时值班制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反应更加迅速,网站的公众参与和服务功能大大增强。
  制定各方面相互制衡的措施,是实现总量减排的有效手段。于是,湖北省多部门联手编织“环保网”,从行政、金融、价格、财税等各方面,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从源头把住污染关。
  2009年初,省环保部门与金融单位联手并建立信息通报渠道,设立“红黑榜”,对排污不达标和治污有成效的两种企业均进行名单通报,“绿色信贷制度”的建立,使排污不达标企业难以获得贷款。
  2009年3月18日,武汉石化、祥龙电业等5家企业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武汉分公司签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其中,武汉石化投保金额为500万。预计今年,湖北将有多家大中企业签约和购买此项保险。
  同日,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启动。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以成交价2000元/吨,竞得首笔二氧化硫排污权。当天交易量达500吨,成交金额95.6万元。3月底,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列入了全国试点。截止目前,已开展了4次排污权交易,28家企业参与了排污权竞价,成交二氧化硫2161.72吨,化学需氧量292.36吨,总金额达916.19万元,开辟了用市场化的办法推进污染减排的新途径。
  针对农村环保,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农村环保领导责任制、综合管理机制,投入新机制。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开展新农村环保试点,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探索出农村“两清”、“两减”、“两治”、“两创”示范工程建设等适合湖北特色、中部特色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新道路。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从实际出发,武汉城市圈已布设废电池回收点约10000个,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超市15家,开创了电子废物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开展了生态补偿研究并通过了专家论证;武汉、孝感、黄冈三市环保部门联手开展了滠水河污染治理和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武汉市环保局大力推进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参保范围和试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十堰市理顺了城区环境管理体制,成立茅箭、张湾、十堰经济开发区3个环保分局,新增环境监测、监察等编制22名;黄冈市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重点治理水域的“河长”、“湖长”、“库长”;荆门市环保、林业、农业、国土、交通、水利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漳河流域国家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
  2010年,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新举措,湖北将多管齐下,创新环保机制,构建“生态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确从2010年起省级财政每年从“两型社会”建设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1亿元,建立生态环境专项资金;将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相关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离任审计和县域经济考核评比范围;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与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资金安排挂钩,与各类评优创先挂钩。
  建设生态文明
  湖北环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奋力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09年,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构建“生态湖北”和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新机遇来研究部署。
  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省委副书记杨松、常务副省长李宪生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环保部门工作汇报,亲自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副省长赵斌亲自指导省环保厅起草和修改《省委省政府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省人大、省政协以及全省12个地市、40多个省直部门、10多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在汉大型国有企业为《意见》修改献计献策。
  2009年3月,省委中心理论学习组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作了专题辅导报告。
  2009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出台了《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部署了全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了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在全局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赋予了环保部门全新的职能定位,全省环保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各市州党委、政府相继召开了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突出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宜昌市环保局坚持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整体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城市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取得重大成果。日前,宜昌市正式通过环保部组织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并荣获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城镇环境类优秀奖,从而实现湖北省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零的突破。荆门市环保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提请市委、市政府将六大系统生态建设明确分工、划分责任,推动漳河水库环境保护、竹皮河流域治理、杨树港污染治理等重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荆州市将“人水和谐”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理念,加大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工作措施,“引江济城”、农村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通过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潜江市、恩施市等地党委政府出台了《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的实施办法》,武汉、黄石、襄樊等市提出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方案。
  服务绿色发展
  快一点,更快一点,湖北经济发展正在昂扬向前。
  好一些,更好一些,湖北经济发展正在健康向前。
  在风雨飘摇的经济寒潮面前,湖北坚持绿色发展的信心毫不动摇,步伐坚定有力。2010年,实施“两圈一带”(即指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省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平台和主战场。
  今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列为八大工作重点之一,提出在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将编制出台低碳经济试点方案,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以两库、两江、三湖为重点的水生态建设工程;逐步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
  全省将推进实施《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规划》。加大部省合作协议落实工作力度,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编制实施《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争取尽快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武汉城市圈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协作机制。
  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鄂西圈中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环保责任状项目建设,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修复,维护鄂西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在推进构建鄂西生态型工业、生态型农业以及生态经济体系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积极参与生态景区建设,实现生态价值在旅游事业发展进程中升值。要将保护与服务协调统一起来,探索建立一批省级生态公园。
  全面提升湖北长江经济带环境竞争力。以环评为手段调整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格局,有序利用沿江丰富的水资源,推进产业聚集、污染集中处置。大力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一体化。加快流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一批重大环境工程项目纳入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启动《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我省重点工程的前期工作。
  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饮用水安全。要突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组织划定乡镇水源地保护区,继续开展全省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性调查和评估工作。调整优化县级市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清查整顿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和排污口,确保饮用水安全。要推广地方党政领导担任河长、库长的治理经验,建立水环境质量评估考核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小流域治理资金支持力度,切实推进长江、汉江、清江、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洪湖、梁子湖、东湖、四湖流域等重点水域的水污染防治。要充分利用世界湖泊大会的成果,按照“一湖(库)一策”的要求,科学有序地展开东湖、洪湖、梁子湖等湖泊治理工作,创造条件,努力把梁子湖打造成为湖泊休养生息和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成为国际国内湖泊保护的典范。
  制定实施蓝天行动计划。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粉尘等大气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开展城市“灰霾”防治。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推行机动车环保监测标识管理。探索实行城市群空气污染联防一体化的政策措施,统筹大气污染治理。
  加快重金属污染治理。全面开展重金属污染大检查,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取缔;对于污染严重和造成重、特大环境事件的企业要予以关停;对于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要成立工作专班,组织编制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分级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制。武汉、黄石、襄樊、十堰、宜昌等重点防控区域要统筹规划重金属污染治理,组织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项目。要制订土壤污染控制性地方标准,严格建设用地环保准入条件。
  推进危险废物监督管理。要出台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标准。加强废旧电池回收网络建设。编制《湖北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建成省级二恶英实验室。推进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确定重点监管单位。突出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的监管,推进鸭儿湖环境综合整治,安全转移和处置东风公司含多氯联苯危险废物。
  可以预见,绿色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湖北经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0年新的号角已经吹响,为了湖北的碧水蓝天,为了更加美好的家园,全省环保部门已经整装待发,朝着更高更深远的目标迈进。

(本文来源: 编辑:admin)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收藏本文]
精彩新闻随手看,订《湖北早晚报》,每天0.1元
电信手机用户输入手机号直接订阅:  
更多关于 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环保部门;湖北省;排污费 的新闻
手机报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广告、合作联系:(027)
  • 3C:18971218899食品:88568405法治:88568409
  • 健康:13554152788产经:88568401教育:88568415
  • 汽车:88568172女性:88569477金融:87130299
  • 旅游:88569468文化:88569462网上湖北:88568400
  • 无线新媒体:88567715视频:88569476企业:88568456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视觉
更多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湖北楚天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为 湖北日报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采购中心 - 2001-2006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