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更多

废品收购站秤上做手脚 20斤大米一称只有15斤

发布时间: 2012-09-20 09:10   来源: SRC-1   进入电子报

记者拿着20.02斤的报纸在这家废品收购站称重只有14斤 见习记者杨健摄

  楚天快报讯(见习记者张思梅)“收旧家电、烂铜烂铁、旧报纸喽!”在襄阳的一些小巷里,人们都能听到类似的吆喝声。他们靠着一杆秤、一辆三轮车,走街串户,将市民家中的废旧闲置物品回收。也有不少市民,直接将废品拿到废品收购站里卖掉。居民在出售废品时,图的是既能变废为钱,还能节省居家空间。

  然而记者通过调查得知,废品收购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猫腻,市民一不小心便会上当受骗。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科科长方胜说,市民可就近找到市场内的放心秤,提前称量好,做到心中有数。

  20斤大米

  收废品的秤一称只有15斤

  近日,家住襄州区红星村的肖女士准备卖掉家中的旧报纸。于是,她找了一名经常在附近走街串户收购废品的男子。

  双方商量好了价格,1斤旧报纸0.5元。随后,男子用一杆木秤,挂上了旧报纸。“17斤,8块5,我吃点亏给你9块。”男子说。

  肖女士起了疑心,凭她经验,那摞废报纸远不止17斤。“你这秤不准吧?”肖女士说。“怎么可能?我的秤很准。”男子说。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她拿出了刚从超市买回的20斤大米,让男子过秤。

  肖女士看了看秤,只有15斤。“不卖了,不卖了。”肖女士气愤地说。

  男子见状,转身离去。

  肖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市民胡先生说,他称好30斤的报纸,被收废品的男子一称只有25斤。

  记者探访

  多家废品收购站的秤都不准

  昨日上午,记者拿了两摞报纸,来到樊城区大庆东路的光明市场。8月29日,市度量衡检定所刚刚对该市场里的电子秤进行了检查校准。

  记者先后把两摞报纸放在了放心秤上,一摞20.02斤,另一摞27.41斤。

  接着,记者探访了多家废品收购站。在樊城光明市场旁边的一废品收购处,一名中年妇女正坐在电子秤旁,记者将20.02斤的报纸放在秤台上,电子屏显示为14斤。

  在长征路附近一废品收购站内,电子秤显示这摞报纸重16斤。

  前进路铁路三院附近一家名为“诚信回收”的废品站内,磅秤的刻度显示为19斤。

  经过3家的比对发现,原本20.02斤重的报纸,最后称出的重量,最少的相差了1斤,最多的竟然相差6斤。

  随后,记者又探访了襄城区的两家废品收购站、襄州区的一家废品收购站,情况与樊城这3家收购站类似。

  自曝黑幕

  “我们这行的秤很少有准的”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一名上门收购废品的男子。很快,他带着木杆秤和编织袋赶来,准备称重装袋。记者让他称27.41斤的那摞报纸。

  只见他将报纸捆好,钩在木杆秤的秤钩上,拨弄了一下秤砣。“19斤多,算你20斤。”小贩说。“不可能,我刚在市场上用放心秤称过,有27斤。”记者说。

  见谎言被识破,男子急忙打起了圆场:“别说了,就27斤。”

  男子说:“干我们这行的没几个秤是准的。秤上挂钩子的‘夹子’可以移动,重量可以改变。”

  他说,企事业单位、年轻人卖废品,最容易挨宰。他们用的秤通常备有两个砣,容易下手的就用不准的秤砣,不容易下手的就用准秤砣。电子秤也存在猫腻。

  质监部门

  提前称量好 做到心中有数

  杆秤和电子秤的猫腻在哪?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科科长方胜说,有的杆秤是刻记不准,或者秤砣做了手脚,灌了铅芯,砣不对秤。有的秤是准的,但是在称量时用右手无名指压住秤杆,左手拨拉秤砣,市民不注意的话很难发现。

  方科长表示,电子秤玩猫腻则是,通过器具内部的电子传感器调控完成。这些不法商家的手法,市民很难用肉眼识别,必须经质监部门用标准砝码才能检出。

  针对这些可能存在的猫腻,方科长称,他们已定期免费为固定集贸市场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还将加大突击巡查力度。他建议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买家或卖家的秤是否经过质监部门检定。

  同时,对要卖出的废品,可就近找到市场内的放心秤,提前称量好,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市民如果在废品交易过程中遭遇被骗和纠纷时,可拨打“12365”举报。

(本文来源:SRC-1 编辑:李欢)
关键词:男子;废品收购站;12365;方胜;右手无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