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张小林生前照片 记者杨闻名翻拍
本报记者付祥 王进良 宋小星
编者按
随县唐县镇新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小林奔波在抗旱一线,日夜为村民找水保苗,因劳累过度引发心肌梗塞,倒在工作岗位上再没能起来。省委书记李鸿忠15日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向“抗旱支书”张小林同志学习。
李鸿忠在批示中说,“抗旱支书”张小林同志为民操劳,光荣殉职,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为民宗旨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风范。张小林同志是全省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学习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要大力宣传张小林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激励受旱地区同志们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
流水哗哗,发蔫的禾苗,渐渐返青,有的已经开始扬花抽穗了。
“现在,井水抽到了田里,张书记却看不到了。”昨日上午,新桥村村民张三精指着新打好的水井,眼含泪花,“4天前,张书记还在这里帮我打井,现在,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真是个好支书!”
微风抚过,稻菽呜咽。
拼命三郎,每天找水到深夜
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让随州大地喊渴。
新桥村位于随州市随县唐县镇西北1公里处,全村563户人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于3360多亩农田。在这里,水如农民的命脉。眼看正在抽穗打苞的秧苗危在旦夕,村支书张小林心急如焚。
找水,打井,成了张小林几个月来的工作全部。
河床上满布的大大小小的洞,是张小林带领村民寻找水源点留下的;
一口口深达数米的水井,是张小林与乡亲们冒着骄阳挥汗挖掘的;
……
天干无情,人有情。
一周前,张小林找到哥哥张金运,请求一定要支持他的工作——为村民寻水保苗。面对弟弟的求援,张金运只好答应放掉他家10多亩堰塘的水。
10日,张小林又主动抽干自家10亩鱼塘的水,免费供给村民。
刘俊是张小林的战友。他说,12日,张小林找他谈抽塘水给村民抗旱的事,他先没有答应,张小林反复劝说。
求水,从当天下午两点一直持续到深夜。刘俊说,张小林是个急性子,为了村民,他跟我发火了,“你不答应我就不走人”。看在战友的情面上,刘俊只好“认输”。
回忆起当天张小林向自己求水的事,刘俊如今心里很是难过。刘俊说:“当初,我真不该让他花那么多时间向我求水的……”
禾苗得救了,张小林却倒下了。
12日晚,累了一天的张小林回到家里,连澡都没洗就倒在床上。没想到,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经诊断为突发心肌梗塞,年仅43岁。
奋蹄老牛,总是冲在最前面
山冈无语,松柏低头。新桥村,陷入一片悲恸中。
乡亲们的忧伤,不是为了农田干旱歉收,只为村支书张小林的突然离逝。
在乡亲们眼里,张小林就是一头老黄牛,没有高谈阔论,只知道默默低头做事,无怨无悔。
自2001年,张小林连续几届都毫无悬念地以高票当选新桥村的村支书,“他为老百姓做了太多好事,老百姓信他、服他!”村民张小红说。
在村民们的记忆中,这十几年只要遇到自然灾害,张小林总是冲在最前面,他时刻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去年6月的一天,新桥村三组的一座桥被大水冲垮。张小林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动员党员群众去修桥。
没想到,张小林的号召,却遭到有些人的冷嘲热讽:“修好了有什么用,还不是会垮掉!”
张小林坚定地说:“只要用心,就能修好!”说完,第一个跳入水中,其他人看到村支书身先士卒,颇受感动,都加入到修桥的队伍中。
新桥人民不会忘记,为尽早实现本村农业机械化,张小林忙碌的身影。
从2006年开始,新桥村开始建通村公路,没有收取村民一分钱,没让村民出一份力。然而,村里筹集到的资金远远不够修路。新桥村村委会副主任肖艳军告诉记者,这条通村公路修到现在,每年张小林都会拿出六七千元贴补。
一秉至公,百姓信他服他
张小林家客厅的茶几上,两本读物《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读本》、《村党组织建设100问》及一台小收音机还没来得及清理。
“尽管每天干活很累,但他总爱早晚听听新闻,看看这两本书。”家人说。
在新桥村,人人都知道,张小林的家境并不好。上有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下有3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别人都劝他为父母争取一份低保,但张小林摇摇头拒绝道:“作为村支书,怎么能带头办低保,还是把名额留给其他人吧。”
在张小林看来,自己不拿低保,就可以把低保名额用到“刀刃”上,他时时把贫困户记挂在心里,将每一个低保名额分配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众身上。
“他自己能吃苦耐劳,公正无私,以身作则,亲和力很强,与百姓的关系很随意,感情很好,从不摆架子。”村民王艳军这样评价张小林。
一段时间,镇上不少人动员张小林报考公务员,因为他获得的荣誉最多,基层经验也丰富,各种资格都符合,但张小林还是拒绝了。
不少村民告诉记者,每次提到报考公务员的事,张小林就说,现在的事都做不了做不完,哪有精力考公务员,只想一心扎根在我们村,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