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汉江千里行

更多

[汉江千里行]汉江的水 民族的血

发布时间: 2012-09-27 05:3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大水井盼留远方客

 

    图为:大水井古建筑群修葺如旧。(记者 李溪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卢平川 赵福平 新闻研修班学员熊建 通讯员陈群

    随着电视剧《大水井》的拍摄和宣传,深藏在大山深处的水井村逐渐为外界所知。游客前来探访,为村民带来了致富机会,但目前村民受益还不多。如何让游客留下来,不是一件简单事。

    “大水井”不只是井

    “大水井”的井有多大?23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水井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气势宏伟的古建筑群。

    群山深处,突然冒出这么一大片雄浑典雅的建筑,令人匪夷所思。

    讲解员小余姑娘是土生土长的水井村人。她介绍,大水井古建筑群包括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五庄园三部分,建于明末清初至民国,总面积12000平方米。

    200平方米的院坝用规格统一的平板青石铺就,前廊有拱卷欧式方柱,两侧吊脚用中式雕刻,中西合璧。2001年,大水井古建筑群被列为第五批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经李氏宗祠,拾七十二步石阶而下,我们看见一口长约2米,宽约1米的方形水井,原来这就是大水井!

    游客逐年增

    村主任叶天星告诉记者,自大水井定为“国保”文物,各级政府投入巨资保护。2002年,出资600多万元,搬迁在古建筑里的18家农户、小学和粮管所。2003年后,国家文物局投入1200万元“修旧如旧”。2004年,为开发大水井,修通了利川至奉节的公路。

    近两年,当地政府在周围山上种植上千亩万寿菊,营造配套景观。

    硬件日趋完善,村民从中受益。70岁的谭继常喜滋滋地介绍,以前到镇上,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坐车20分钟就到了。

    小余说,2008年后,外地游客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多为武汉、重庆的远客。今年“五一”,最多一天游客600人。

    村民们办了5家“农家乐”。叶天星带头办起了餐馆,年收入五六万元。

    期盼游客留

    乡亲们致富的速度并不快。分析原因,游客八成以上为自驾游,看个把小时就开车走人。

    村民李永红以前的家在古建筑群前面,挡住了游人视线。今年初,村里动员他和另4家搬迁,新居在离古建筑群约500米的地方。

    我们去的时候,他的三层新居已基本成型,准备办农家乐。谈起未来的生活,他有些信心不足:“要是成天像现在这样冷叭冷叭的(当地话,冷清的意思),只能喝稀饭了。”

    村里干部安慰他:“等到《大水井》明年在央视一播,游客都会蜂拥而来。”

    他笑道:“那样当然好。实在不行,我还是出去打工。”

    乡村名片

    水井村:位于利川市柏杨坝镇,与重庆市奉节县马鞍山村交界,1956年由四川省划归湖北。现有居民446户、2687人,主要物产为玉米、白柚、桃子、李子、核桃,400多人外出打工,去年人均纯收入3800元。

    村支书:沈维兴

    村委会主任:叶天星

    [微言乡村]

    武汉游客郑海江:“古建筑群很有历史底蕴,富有特色,可惜宣传不够,少有人知。”

    村民谭继常:“希望政府解决好景区搬迁户的生活问题。”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
关键词:汉江千里行;走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