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郭习松、通讯员戴琦、牛泽亚)湖北通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1月17日从省通信管理局获悉,2018年我省电信业务总量增长近1.4倍,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0.5个百分点,预计拉动湖北GDP增速0.7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省共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795.9亿元,同比增长139.7%,完成业务收入423.7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5个和0.4个百分点;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4亿元。
业务增长的同时,用户发展水平也在稳步提升。2018年7月底,湖北电话(含手机和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00.7部/百人,首次突破100部/百人大关(以用户在用电话号码数量统计),这一数字在2018年11月底已达到104部/百人。这其中,移动电话用户5551万户,按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902万计算,几乎人手一部。
流量消费增长明显。2018年前11个月,全省固定宽带用户1889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超过90%(上述两项指标均包含广电、接入网试点企业发展用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提升至76.8部/百人,非话音消费进一步提高。
发展缘何如此迅猛?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方面和政策刺激有关,另一方面和全省的通信业务基础建设有关。2018年,国家和我省均出台了大量关于提速降费、电信普遍服务、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网络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实现行政村通光纤,4G网络覆盖居中部领先水平,实现行政村100%覆盖,推动了电信业务量的快速增长。还建成武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排名全国第八、中部第一。
用户上网体验随之明显提升。2018年三季度,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25.59兆/秒,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武汉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五;4G网络平均下载速率21.8兆/秒,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居中部领先水平。
【链接】三网融合,助推历史性增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习松 通讯员 戴琦 牛泽亚
打电话不过瘾,有条件就视频通话;在农村区域,也能享受4G网络。
这不仅是我省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的重要成果,更是我省电信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表现。1月18日,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比2017全年66.6%的增幅,2018年我省电信业务量实现了历史性的增长。而增长的领域主要有三:一是农村市场;二是物联网终端;三是流量业务。
数据显示,2018年,我省光纤用户渗透率94.7%,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4G网络实现行政村100%覆盖,4G用户渗透率73.8%,光纤和4G网络覆盖均提前完成我省“十三五”规划目标。
“可不要小看这一数据,这至少带来全省约30%的业务增幅。”该负责人说,面向农村区域挖潜,是我省通信业补短板、推动全省信息消费均衡的重要举措。
走向物联网终端,是我省电信业务增长的重头。该负责人表示,在三网融合深入推进的今天,“电视+宽带”已成为家庭标配,而未来基于光网改造的智慧信息化应用业务将越来越多。
以在武汉市青山区“绿景苑”小区为例,该小区居民可依托智慧平安小区平台,将电梯、单元口、停车场等地摄像头直接连入家中的机顶盒或移动终端,实现联防群防。据介绍,该系统还可利用摄像头人脸和车辆识别功能,对特殊人群和可疑车辆进行监控,根据系统预设控制参数自动研判,向物业管理中心、公安干警、监护人员发出预警短信与电话,提醒监控和处理,实现了人口、房屋、车辆管理规范化、信息研判实战化、服务管理精准化、便民服务多元化。
未来,基于数据专网的智慧信息化产品,包括党政类智慧应用(智慧党建、平安城市、智慧交管等)、行业类智慧应用(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酒店等)、本地化信息产品(各地新闻展播、智慧社区、智慧乡村等),将为消费者打造一个“全场景+全时空+全链条”的物联消费网络。
现实生活中,语音视频通话已大量代替电话通话趋势。“这不仅是因为电话号码难记,更多的是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以流量消费为代表的非语音消费增幅明显,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移动宽带用户身上。”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