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闻龙在车辆段内部驾驶工程车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郭佳 通讯员曾斯 产启斗)正月初一上午8时20分,武汉地铁车辆三部运转二车间车场组组长崔闻龙到达公司。换好工作服,班组同事们也陆续到了会议室。
极低速状态下开车是真牛
8时30分,该组每天早上的例会,春节也不例外。根据当天的排班,有一列月修车需要工程车牵引至列检库,这是崔闻龙新年上班第一件要紧的事。
车辆段内的地铁司机,不是我们简单看到的开地铁的司机。大家平常乘坐的列车行内称为“电动客车”,此外还有一种工程车,可用来牵引不带电的客车,或在各项施工作业中所用到的内燃机车,例如在轨道进行维修时,牵引平板车拖拉货物。能开工程车以及有车场调度操作资格的,才是地铁中最牛的司机,也就是“三证”司机。
把车开快容易,但能把车开慢到时速0.1-0.5公里,精准地进行车速微调,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极低速状态上,这才是真正的牛人。
大约10时左右,车库的相关准备工作已完成,崔闻龙要去开工程车牵引一辆8号线列车到列检库。
在工程车库,长江日报记者见到了3辆橙白色的工程车,长16米,高3.8米,要爬梯子才能上去。
在这一工程车的两头,都有伸出的牵引钩。两个车钩相连,就可以牵引着开走了。“把两辆车的钩子钩好,称作撞钩,牵引客车要先撞钩。”崔闻龙说。
一两秒的撞钩考验的是功底
从工程车库开出来到月修库,全程有15分钟左右,每经过一个岔道,崔闻龙都会举手示意前方,自言自语:信号好,道岔位置正确。
车行至月修库,一辆“编钟青”已等候多时,车旁有提前到达的崔闻龙同事担任这一次牵引工作的调车指挥员。
在离电动客车15米的地方,崔闻龙停下车,鸣笛。接着再次向前驶进,离车半米的地方,停车。
“开始进档作业,请勿动车!”调车指挥员说。“收到,注意确认钩位,防护现场作业人员。”崔闻龙答。
“钩位已确认,人员已除清,可以连挂。”指挥员的声音再次传来。“收到。”崔闻龙答。
撞钩就是一两秒时间,非常考验功底。长江日报记者在工程车的操作台上看到,在撞钩一瞬间,崔闻龙将工程车速度始终控制在0.2公里/小时左右。
“是否连挂妥当?”崔闻龙询问指挥员。
“已连挂妥当,现在待命,等待电动客车缓闸。”指挥员说。
“列车制动已缓,人员已除清,可以动车。”指挥员说。
“收到。”崔闻龙答。
说完,开动工程车,带着电动客车,驶向列检库。
到达列检库,把客车运至指定位置时,就需要“解钩”了。
“已达目的地,准备解钩。”指挥员说。
崔闻龙按下解钩按钮,听到“咔”的一声,随后将车向后移动半米,解钩过程就结束了。接下来,他再将工程车开回车库,完成工作。
这位工作近10年的司机,已累计安全行车里程达13万公里,累计安全调试工时超过1600小时,安全施工作业超过1500小时。速度要控好,(挂钩)要调好,现场人员的安全要保障好。这是崔闻龙总结的工程车在牵引时要注意的“三好”。正是这样处处以安全第一的敬畏感,让他带领班组一次次完成工作任务,在近2000次的各项施工和调试作业中,共同创造了安全事件“零”发生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