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社会

为搞科研,花甲之年还跳伞!第一代女伞兵马旭的传奇人生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18日17:44 来源: 湖北日报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28日)

为搞科研,花甲之年还跳伞;一分一角,攒下千万捐资助学——第一代女伞兵马旭的传奇人生

图为:马旭和老伴在家门口。(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通讯员徐晨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江卉、通讯员何武涛

编者按

“新中国第一代女伞兵,捐款1000万给家乡办教育。”今年9月,85岁的湖北省军区离休干部马旭的义举被媒体广泛报道。

近日,马旭因候选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耄耋之年,为何捐出毕生积蓄?千万巨款,又是从何而来?

12月2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赶赴武汉市黄陂区,探寻这位老战士的人生追求。

少小从军,救死扶伤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车行至某部队营区附近,马旭和老伴颜学庸的家到了。

低矮的平房、逼仄的空间。多年前,两老放弃单位分房,住进这个废弃的营房小院。进屋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物品;看身上,一双冬靴褪色又掉皮,马旭穿了多年还舍不得扔……

这就是那个一掷千金的老兵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在无法将两位老人和千万富翁联系起来。“为什么不让自己住好点、穿好点?”此情此景,记者忍不住发问。“和过去相比,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我很知足。”马旭回忆起童年时光。

1933年,马旭出生在黑龙江省木兰县农村。父亲去世早,母亲拉扯她和弟弟艰难度日。“那是日伪统治下的东北,我们都是亡国奴,连父母都不能叫。”马旭说,学校只教日文,学生不准说汉语,一旦发现说汉语,即便是喊“爹妈”,也会被赶出教室,轻则下跪,重则挨打。“没有国就没有家,更别说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马旭感叹。

如果说灰暗的日子里还有一抹亮色,就是母亲的坚强与豁达。“母亲会说大鼓书,一家人就靠她说书养活。”从小耳濡目染,杨家将、木兰从军、岳飞刺字等精忠报国的故事,早已深深烙印在马旭的心底。

很快,机会来了。村里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人民解放军正在征兵,到了部队,“领导像父母一样和蔼、同志像兄弟姐妹一样亲热,还能上大学”。

1947年5月,14岁的马旭参军入伍,和村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了哈尔滨。在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学习半年后,她成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一名卫生员。

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6年多里,马旭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救死扶伤,并获得抗美援朝纪念章等荣誉。1954年,她从朝鲜战场回国,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

一代伞兵,两创纪录

1961年,马旭学成毕业,进入武汉军区总医院。此时,空降兵部队刚组建。为方便部队家属看病,女军医马旭被调入空降兵部队。

平静的生活,被即将开始的跳伞训练打破了。“男兵择优录取,女兵跳伞还没提上日程。”身高1米53,体重仅35公斤,马旭身体条件不符合跳伞标准。

可她一心想跳,“部队同志都跳伞下去了,如果不能和他们一起跳,我这个军医就是废物。战士们生病、受伤了,要及时治疗,我必须跳伞。”“首长,您就让我跟着学下。”她鼓起勇气找到师长。“小马,跳伞可不像踢毽子好玩。”这位老红军往马旭手里塞了两个苹果,“你太瘦了,回去多吃点,把身体养好再说。”

马旭的申请,没有得到批准。训练场上,看到战友们在练习跳高台,她也想去试试。刚上两个台阶,就被伞训教员拉了下来。

马旭并未放弃。回到独自住的小院,她挖了一个三尺多深的大坑,填满沙子,用桌子、椅子搭起高台练习跳伞动作。

一有空,她就到训练场上偷学动作要领。“我给自己定下计划,每天至少跳500次。”有时,白天工作太累,她睡到半夜再起来跳。

半年后,部队考核的日子到了。马旭找到分管伞训的副师长,请求参加考核。

副师长拗不过她,只得答应:“你要比他们跳得好,就跟着练;比不过,今后就不要再说了。”“我高兴、激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上千人的训练场上,马旭一点也怯场。

一连三次,马旭动作标准,一气呵成。

顿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马旭获得了和男兵一起训练的机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

此后20多年里,马旭跳伞达140多次,一度曾创下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和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两个纪录。

军中伉俪,痴迷创新

“结婚生子影响工作,我坚决不干!”马旭原本有这个念头。

“部队可不养大姑娘!”领导也发出“最后通牒”。看到快30岁的马旭还不谈婚嫁,单位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此时,同为军医的颜学庸已是马旭工作上的好伙伴。

“我们俩都喜欢搞研究。”马旭说,他写字、画图比我强。

一次,他们听说,苏联部队的一名驻岛战士突发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此时,岛上只有一名医生。没有助手帮忙打开腹部,他如何完成手术?

“遇到类似情况,我们该怎么办?”马旭和颜学庸几乎同时发问。“能否发明一种自动开腹器,在手术中帮助医生拉开腹部?”两人一拍即合。

他们一起设计、修改,又把图纸送到上海的医疗器械厂家生产。最终,自动开腹器在临床获得应用。

1963年,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55年来,两人相濡以沫,并且约定不要孩子,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研究中。

他们瞄准军队需求,攻克科研难题。

随军空降时,马旭发现,在着陆的瞬间,强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战士腰部或踝部骨折。如何减缓冲击力,让战士不受伤?

两人反复试验,设计出像袜子一样套在脚上的充气护踝,下降时充气减少缓冲,降落后把气放掉。这种充气护踝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在空降兵部队推广使用。

1995年,他们又研制出高原跳伞“供氧背心”,解决了伞兵空降中的缺氧难题,填补了空降兵高原跳伞供氧上的一项空白。

要让官兵放心用,先在自己身上试。为了验证效果,他们20多次从天而降,甚至在花甲之年还从高原跳伞。

为了更新知识,马旭和老伴一生从未停止过学习。家中,中日文对照的便签贴随处可见。离休以后,马旭还先后到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外语和临床医学。

在两老看来,最大的财富是满满的两柜书和资料,最舍得花钱购买的也是书。马旭说:“共产党员要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

几十年间,马旭夫妇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并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等专著。

“小气”老兵,捐款千万

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今年9月13日上午9时许,马旭夫妇来到一家银行网点,提出转账300万元。

两位老人,一笔巨款,银行工作人员顿时警觉,“老人可能遇上骗子了”。

一番解释、核实后,真相大白:两位老人要向黑龙江省木兰县教育局捐款1000万元,300万元是第一笔善款。明年3月底,马旭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另外700万元也将投入家乡的教育事业。

人行千里常思亲,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当年,乡亲们送我当兵,现在生活好了,不能忘了他们!”少小离家,马旭再也没有回去过。近两年,随着年龄渐长,她萌生了向家乡捐款的想法。

去年,武汉的一次战友聚会上,马旭向战友透露了自己的打算。在战友的帮助下,马旭联系上木兰县教育局,“选择捐给教育事业,是因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

“这笔钱是我们一分一角攒起来的。”马旭说,“我们俩舍不得花钱,也从不买衣服,一辈子穿军装。70多年来,大部分工资都存入银行,再把利息算入本金,越存钱越多。”

除了工资,两老发表文章、转让科研成果,也有部分报酬,这些都成为1000万元捐款的一部分。

在空降兵部队,熟悉两老的人说,不必怀疑千万巨款的来源,对自己小气,对他人大方,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马旭和老伴表示,“只要活着,还会继续攒钱、捐款,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国家。”

马旭 【纠错】编辑:吴康安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