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灰雁在天门张家湖。(天门市摄影协会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廖志慧通讯员邓慧遐
“‘灰姑’正式回到乌梁素海!”3月17日一早,看到这条微信,天门市摄影协会会长邓昭学连忙点开上面附带的地理位置共享图。实时位置显示,这只来自北冰洋的大雁“灰姑(HQ091)”正在乌梁素海。
邓昭学悬着的心才落地。去年12月,本应南迁至洞庭湖的“灰姑”,在天门张家湖停留了20多天。“灰姑”的行踪,一直让邓昭学牵挂。
乌梁素海来贵客
“灰姑”的名字,是内蒙古乌梁素海保护站站长马海明取的,意为“灰雁姑娘”。它曾因受伤在乌梁素海救治。
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灰雁繁殖于西伯利亚南部、欧洲北部、东部、冰岛以及中国新疆西部北部、青海湖、内蒙古、黑龙江等地;越冬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伊拉克、印度西北部、中国南方的江苏、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它是植食性鸟类,以野草和种子为主要食物,偶尔会取食小虾、田螺、昆虫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几年来,包括“灰姑”在内的多只灰雁在乌梁素海安家。为了摸清“灰姑”的迁徙轨迹,2018年11月,马海明给它装上了卫星定位器。
2018年12月25日,湖南环保志愿者周自然在大雁志愿者保护微信群“跟着大雁去迁徙”里,收到马海明留言:“‘灰姑’现在飞到岳阳那边了。”但是,它在岳阳没待一会儿,就飞往天门张家湖。
天门市张家湖这群灰雁有多少?这个地方适合灰雁过冬吗?“灰姑”还会飞回洞庭湖吗?
2018年12月28日,周自然通过自媒体一篇题为《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探鸭营”》的文章,找到了作者邓昭学,并委托他寻找“灰姑”。“动物对生态环境最为敏感。”长期关注湖泊环境保护的邓昭学敏锐地意识到:这只南迁的大雁,不远万里飞到天门,意义不一般。他立即和环保志愿者联系,前往张家湖。
三顾张家湖
张家湖位于汉北河北岸,距天门市区10公里,是天门市最大的湖泊,面积10000余亩,湖水平均深度1.8米,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Ⅱ类至Ⅲ类水标准,湖岸绵延数十公里,湿地环绕,是适合雁鸭类候鸟栖息湿地。12月5日左右,“灰姑”抵达张家湖时,水草还没有完全变黄。
2018年12月29日,天冷欲雪,不利于观鸟,邓昭学未拍到“灰姑”。他有些担心:周自然提供的信息准确吗?他们一行人沿着湖打转,看到附近的村民就叮嘱:看到“灰姑”一定要保护好。
周自然告诉邓昭学,“灰姑”仍在张家湖。卫星定位显示,“灰姑”白天在张家湖北岸的滩涂觅食,天晚就会飞到南岸休息。
第二天,邓昭学等几人再次来到张家湖拍摄。没想到,“灰姑”离开张家湖,往南飞行100余公里,飞到了洪湖。
正当志愿者们决定去洪湖看“灰姑”时,“灰姑”做出意外之举:它从洪湖飞到长江,眼看就进入洞庭湖,却探江而返,重回张家湖。
邓昭学高兴坏了,他在朋友圈写道:“大雁‘灰姑(HQ091)’从湖南、洪湖返回天门市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欢迎‘灰姑’回家!大家一起来保护‘灰姑’!”邓昭学认为,张家湖湖水较浅,湖区动植物丰富,冬季气温适宜候鸟越冬。人们保护鸟类的意识增强,为灰雁迁徙经停创造了良好环境。“灰姑”选择回归,理所当然!
2019年1月1日,邓昭学决定三顾张家湖,造访“灰姑”。“灰姑”当天早上7时还在张家湖,8时却出发飞行约200公里,12时飞抵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镇长江河道。定位显示,“灰姑”一共在张家湖呆了20多天。
尽管三次拍摄都扑了空,但邓昭学肯定,今年冬天“灰姑”南迁时,一定能和它见上面。几年来,他在张家湖蹲点拍鸟,每年都有灰雁前来,灰鹭、鹭鸶、野鸭更多。
对于再次与“灰姑”的见面,他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