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吴纯新 通讯员况昕昀张鸣
或为照顾子孙、或为阖家团圆,老家的父母随追梦的年轻人迁居城市。
城市化进程中,随迁老人群体日渐壮大。他们大多65岁上下,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如何融入城市,成为他们开启新生活的一道坎。
买菜做饭、接送孩子,随迁老人生活单调,时间充沛——不会唱歌、跳不来舞,融不进社区,只好闭门不出,老年生活何去何从?放不下铁锹、喜欢泥土,钢筋水泥的城市,去哪享受归园田居乐趣?
“为了一块钱争吵,没意思!”
61岁的汪秀珍,从老家河南新乡来武汉已三年,每天早晚接送孙女读书,其余时间闲得发慌。
儿子儿媳带她去社区活动中心,唱歌跳舞实在学不来,只慢慢学会了打麻将。
“一坐一天,有时为一块钱争吵,没意思。”不到一个月,汪秀珍就对社区活动中心没了兴趣。
坐不住、闲不惯,汪秀珍重拾种地手艺,把阳台变成了小菜园。
没等到收获,邻里投诉接踵而至。施肥有异味,浇水四处流,阳台小菜园只好作罢。很快,汪秀珍和同伴们找到了新“菜地”——竟然在小区绿化带里“开垦”出一片菜园。自然,随之而来的是居民的投诉、物业的处罚。
汪秀珍们的种菜“事业”再次中止,但欲望却更加强烈。
汪秀珍是随迁老人生活的一个缩影。她所居住的武昌区杨园街国棉社区橡树湾小区,居民4500余人,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000名,其中随迁老人600多名。
生活环境改变,缺乏熟人网络支持,随迁老人们很难融入城市小区新生活——要么围坐一起打牌,要么闭门不出看电视。
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新的社区治理难题。
“吃不完还能送人,有成就!”
每天,68岁的黄志武送孙子到学校后便来到菜园,看看蔬菜的长势。
黄志武是武汉人,退休后从汉口老房子搬来儿子的新家,帮忙照看孙子读书。对打牌、唱歌跳舞都没兴趣,闲余时间,除了走亲会友就是闷在家里,枯燥无味。他的生活在2017年悄然改变。
针对社区随迁老人数量大,新旧小区老年人融合难等问题,国棉社区联合武昌区郦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顶平台,组建公益农夫志愿服务队,楼顶“开辟”出一个近400平方米的都市菜园,汪秀珍、黄志武就是菜园的主人之一。
“新贩子拜师学技术,蛮有意思。”黄志武说,自己喜欢种植又没搞过,幸好菜园里聚集了一批种地高手,跟着学。培土、育种,眼看着发芽、长苗、成菜,绿油油一片,6平方米的责任地产出可不少。“一天一茬,吃不完就送给社区阳光食堂,特有成就感!”
在黄志武看来,种菜的乐趣在于过程。“土是从江边一袋一袋提上来的,所有人都是自己动手,享受欢乐还能锻炼身体。”他说。
从麻将室到楼顶菜园,从切磋牌技到分享种菜心得,随迁老人和社区居民找到了新的交流平台。现在,常态化“驻守”菜园的老人有40多位,大半是随迁老人。
“发挥余热有所为,新故乡!”
8个大菜盆,大蒜生姜、时令蔬菜满足自家所需绰绰有余。“种地能手”汪秀珍在社区小有名气,还结对帮扶一户困难家庭,新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让自己忙起来,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爱上新故乡!”来自咸宁的陈娟,去年退休,来武汉帮忙带外孙女。刚来时,每个周末都要回老家,一是和老朋友们聚聚,二是带些青菜给外孙女吃。“家里人自己种的菜,放心些。”她说,加入菜园种菜后,朋友多了、菜也有了,两头跑次数大大减少。
让随迁老人愿意推开门、走下楼,爱上新生活,把“他乡”当故乡,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远凤认为,开辟社区公共菜园是一个很好途径,让随迁老人结交朋友,增强存在感、价值感,有益于家庭和睦与社区治理。
公共菜园流传开来,前来报名的随迁老人络绎不绝,但受场地影响,不少老人无法参与其中。社区请来专业社工,从老人们的种植兴趣出发,设计开展“老年之星,余热生辉”随迁老人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绿植认领,参与“结对微心愿,社区绿管家”行动,目前已吸引76位随迁老人加入志愿队伍。
记者手记
留下来,老有所乐
吴纯新
城市“候鸟”,一老一幼,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对小孩子来说,一两年时间足以完成身份认知,于老人而言却是难上加难。
几十年生活圈子、固化的生活习惯……融合需要随迁老人们花费时间,也需要城市管理者做好顶层设计。城市抢人大战,不应仅仅关注青壮年,还要充分考虑他们背后的老人。
让年轻人留下来,就得让随迁老人在城市里找到兴趣所在,让他们老有所乐。
武昌区国棉社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万千需求,种菜只是其一。如何更好服务随迁老人老年生活,还需要更多尝试。同时,城市对本地老年人的各种服务资源,也应该对随迁老人们开放,创造条件方便随迁老人了解相关服务信息,针对不同群体随迁老人的需求,提供更加细致、更加暖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