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代表的黄家湖大学城正在崛起
图为青年学子在大学城矢志成才
楚天都市报记者简俊晖通讯员张宾 彭宠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才听蛙鼓鸣,又闻书声翠。沿白沙洲大道一路向南,越过三环线,一片沁人心脾的碧水映入眼帘。
这就是黄家湖,其历史悠久到跟2000多年前的楚国名相春申君黄歇联系在一起。而今,十万学子、数十万居民在这里共享碧湖蓝天,携手撰写洪山大学之城的亮丽篇章。
除黄家湖大学城外,武汉市洪山区已形成东湖、南湖等多个大学聚集区,拥有37所高校、60万大学生。该区加快建设高质量的大学之城,实现了产学研、创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等五大融合,大学与城市正结成紧密的共同体。
十年磨一剑
黄家湖畔崛起大学之城
5月11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在黄家湖大学城采访时,市民张先生和几位街坊正在武汉工商学院的篮球场上打球。街坊们都说,黄家湖的几所大学,成了附近居民的“共享校园”,因校园环境优美,体育锻炼设施完备,加之湖边绿道均已建成,经常有人来锻炼。
既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青春活力的展现,更有浓郁的书香气息。如今的黄家湖畔,武汉工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等高校扎堆,黄家湖大学城,给洪山大学之城建设增添了新的引擎。
十几年前,黄家湖大学城所在区域还是乡村田园。2005年,武汉工商学院进驻黄家湖,拉开了黄家湖大学城建设的序幕。“一张白纸,容易绘就最美的图画。”武汉工商学院董事长彭秀春介绍,初到黄家湖办学,条件很艰苦。很快多所高校跟进入驻这一片区,黄家湖大学城拔地而起。
十多年来,黄家湖片区的城市交通和环境治理日益完善,来求学、生活的师生从最初的数千人,增长到现在的十万人,黄家湖大学城实至名归。
而今,因军运会建设提速,白沙洲大道高架直通黄家湖,快速连接武昌、江夏;整治一新的三环线让黄家湖大学城东至光谷,西达汉阳更加便捷;而地铁5号线施工更是如火如荼,未来将使黄家湖与各中心城区、新城区无缝对接,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进入,打造成洪山大学之城的重要一极。
产学研一体
高校资源推进城市发展
2018年,学校成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师生原创设计的“非遗”汉绣作品进入军运会特许经营商品目录;校企共研污水处理技术被院士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广泛应用;校企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校企双师共同培养的订单班走出全国首批电商机械臂仓机器人保育员、一毕业就当上了红豆公司的职业店长……武汉工商学院的产学研用合作,是洪山区打造大学之城,助力高校发展的典范。
据悉,洪山区依托高校资源,已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6家,设立“洪山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9个,服务企业近400家,转化科技成果300余项。黄家湖大学城作为洪山区大学之城的拓展区域,每所高校都具有很鲜明的特色。
洪山区政府大学之城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黄家湖大学城依托地理优势,做好人文、科技、医药等特色文章,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优势。如第一个进入黄家湖的武汉工商学院,作为湖北省首家转设后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高校,走应用型、信息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形“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用互融的鲜明特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与育人格局;中央与地方共建、省政府主管的武汉科技大学,连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等奖项;湖北中医药大学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学科,对针灸、内经、伤寒等中医学术的传承、研究与发扬独树一帜。
守着大学之城这块“金字招牌”,洪山区大力打造人才超市,整合区直部门进驻,为高校师生服务。目前,已有吴常信、桂建芳、张礼和、陈焕春、张启发等5位院士的项目落地洪山。
交流促融合
区校结成了发展共同体
5月8日下午,武汉工商学院、武汉交通职院等校学子,与洪山区青菱街的团员青年同台竞唱,拉开了青菱街“传承五四精神,共建美好青菱”主题红歌比赛的序幕。
活动组织协调者之一,就是在青菱街团工委挂职的武汉工商学院学生陈弹弦。据了解,青菱街辖区内高校今年选派了16名大学生,进街道社区团组织挂职锻炼。他们带来了新思维,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共建活动,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大学生进街道社区挂职,锻炼了学生能力,而“政务服务进高校”则提升了高校办事效率。近日,华中农业大学负责项目报建的科员向康文因手头有六个项目需审批,头疼不已。但在洪山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原本承诺3个工作日办结的事,仅用1个多小时就办成了。
校有所呼,我必有应。今年以来,洪山区大学之城建设服务办公室多次联合该区相关职能部门,成立政务服务帮办代办专班,为高校送服务、解答疑、帮代办。
高校项目立项审批在哪里办,施工许可证如何申报,房建工程怎样验收?洪山区发改、国土、行政审批、建设等职能部门,面对面为37所高校代表逐一讲解。据了解,政务服务进校园已被洪山区列为推进大学之城建设的15大工程之一,将常态化开展工作。
面貌日日新
大学和城市融合更深入
街在校内,校在街中,城市走进大学,大学融入城市,洪山区大学之城建设初心不泯。“这里是学子的校园,也是市民的游园。”今年开春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屡屡迎来进校园赏油菜花、樱花的游人。华农校内利用现有路网建成的狮子山绿道和南湖绿道、野芷湖绿道等,总长达23公里,相当于东湖绿道的四分之一,市民一骑单车,可饱览湖山美景。
让大学之城建成互惠共赢的民生工程,洪山区下了苦功。以湖北工业大学武南片区为例,该片区原跟附近棚户区交错一体,人员混杂,交通拥堵。洪山区主动协调,新建学校家属区,同时拓宽道路,解决了学校周边的纠纷和困扰。
城市滋润大学,大学反哺城市。为满足社区居民求诊需求,洪山区已有12所高校的校医院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其中青菱街武汉科技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山街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狮子山街湖北工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珞南街华中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是全国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来整个洪山既是城市,又是大学。大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创业无缝对接;市民在学校享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洪山区主要负责人称,该区正加快大学与产业融合、城市融合,以区校共建项目为抓手,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合作,新增高端服务、先进制造等产业项目,促进大学与城市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