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江萌通讯员童金健孙睿
发源于幕阜山脉的陆水河,蜿蜒百余公里,从赤壁与嘉鱼交界处的陆溪口汇入长江。从空中俯瞰,陆溪口西岸一片平原,沟渠笔直,绿意葱茏。这里就是全省两个移民建制镇之一、全省文明乡镇——赤壁市柳山湖镇。
柳山湖,诗一般的名字。很多人不知道,它的诞生竟与三峡大坝休戚相关。1958年,中央选择在赤壁(时称蒲圻)的陆水河修建三峡试验大坝。1958年,陆水蒲圻水利枢纽工程动工,1967年竣工蓄水成为陆水水库。从上世纪60年代起,库区所在地的2000余户、9000余人分批安置到30公里外的陆溪口西岸,在一片低洼平原中围堤而居,形成今天的柳山湖镇。
田方渠直,“穷窝子”变成了大花园
“赤壁垸、柳山头,遍地荒野遍地愁,水灾病灾阎王债,苦海何日是尽头”。这是半个世纪前,柳山湖当地的一首民谣。
柳山湖镇镇长周宗平介绍,移民初期,这里人均耕地面积不到2亩,四面沼泽、芦苇丛生、钉螺遍地,上千人感染血吸虫病。因地势低洼,遇到大汛之年,农田淹成泽国。
一张老照片记录着当时情景:农民住的土坯房用木柱子撑着,屋内黑乎乎的,显得格外逼仄。因为收入低、环境差,老百姓时常上访。“柳山湖是个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也是个气窝子。”
10多年来,各级部门投入上亿元改造移民房屋、维修加固干渠、防治血吸虫病、出台移民补助政策。2014年,赤壁市又将该镇列为四化同步试点,几年来累计整合2亿多元投入建设美丽乡村。
今天的柳山湖镇,农田方正,沟渠笔直,葡萄藤架、虾稻农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全镇6个村修起新民居集中区,每个村均配有景观塘、小广场、健身场地,黝黑的沥青路两旁绿树成荫。
村民樊喜珍62岁,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走进她家,各类家电一应俱全,厨房还装了净水器。“以前房前屋后时不时看到垃圾,现在门口是广场,屋后是小游园,保洁有专人负责,我们农民也讲生活品质了。”
腊里山村党员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内,悬挂着新创作的民谣展板:漫坡桃李歌昌运,满目楼台颂太平。碧浪东风吹旧影,移民梦里笑春城。这是当地村民对半个世纪巨变的真实感受。
建加工厂,农民转型当工人
7月12日清晨,几十名周边的农村妇女走进宇汇供销水产科技公司车间,忙着剥虾壳、蒸虾子、冷冻装袋。
柳山湖镇人均耕地少,加之缺乏规模和品牌,农民增收困难。近几年,该镇兴起虾稻综合种养,但也只能卖个虾子赚点辛苦钱。
乡村振兴基础在产业振兴。今年初,柳山湖镇引进投资办起宇汇供销水产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小龙虾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吸引周边农民就近就业。
宇汇公司总经理宋瑶珍说,以前3钱以下的小龙虾卖不出好价钱,但这些却是做虾球的好原料。公司将这些小虾子蒸煮冷冻后,再销往外省,每斤可卖到40元,价值比加工前翻了几倍,还带动周边200名农民就业。
柳山村村民王平均原先种水稻,一家三口4亩田,一年忙到头顶多不饿肚子。“想搞其他的,既没技术又没本钱。现在到虾厂当工人,风不吹、雨不淋、离家近,每月还有三四千元工资,比种田强多了。”
虾农梅德华说,以前凌晨起床赶集卖虾子,如今加工厂就在家门口,卖虾子再也不用起早床了。“我已流转了30多亩地,一门心思把虾养好。”
农旅结合,让更多农民踏上致富路
柳山湖镇易家堤村,一座鲜花盛开、古朴清幽的民居小院分外别致。
民居的主人是移民二代徐新国。2017年,徐新国与妻子回到家乡,流转了2000亩土地,开始耕耘梦想。“柳山湖镇土地肥沃,水利设施齐备,但传统农业产业链不长,且缺乏品牌和规模。农业不能再搞大路货,需做出特色,推动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眼下,他正与妻子忙着筹建田间有机餐厅。他们选择一片杂树丛生的小树林作为餐厅地址,周边新栽种的果树整齐成行,已长到一人多高。“餐厅准备建成‘吊脚楼’,尽量少占农地,等明年建成后可容纳几百人就餐。流转的2000亩地,一部分用来种果树,一部分用来稻虾综合种养,同时扩建民宿。所有农田不施化肥,绿色耕种。今后市民来到柳山湖,可以住民宿、体验农事、吃有机蔬果。”
柳山湖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该镇准备跳出原来单纯的农业乡镇发展模式,通过对全镇功能分区,突出休闲特色,打造“移民小镇·田园柳山”。
记者手记
不忘初心
□江萌
看这一派清雅宜居的梦中田园,很难想象,就在50年前,这个移民小镇还是钉螺遍地,芦苇丛生。
十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整合资金一以贯之投入建设,柳山湖镇环境由乱到美,全镇整体脱贫出列,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突出的也在农村。诚然,受不同的资源条件和地方财力所限,乡村要迈向共同富裕不可能齐步走,但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代接着一代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梦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