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

“八办”:抗日烽火中一面旗帜 81年前武汉全民参加献金运动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6日08:35 来源: 长江日报

“八办”成为抗日烽火中一面旗帜 81年前武汉全民参加献金运动轰动全国

红色遗址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57号,乘坐402路等公交车到中山大道长江二桥站,乘坐516路等公交车到中山大道芦沟桥路站,乘坐601路等公交车到胜利街张自忠路站,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8号线到黄浦路站,再步行前往即到。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武汉献金运动中,妇女捐出首饰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翻拍

武汉献金运动中,孩童打开储钱罐捐零钱

“孩子剧团”团旗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57号,一栋青灰色旧楼,大门旁悬挂着一块褪了色的藏青底、白字木质标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让人肃然起敬。这里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以下简称“八办”)旧址。

“‘八办’由董必武筹建,从1937年10月正式成立,到1938年10月撤离武汉,虽然只有1年时间,但是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近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业务部主任、从事了27年场馆解说的傅少瑾对长江日报记者说,“抗战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国民党统治区一些主要城市先后设立了16家办事处。初期,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与国民政府联系,领取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粮饷、武器装备,共同抗击日军。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的重要部门迁到武汉,‘八办’同时成为中共中央长江局驻地。这时的‘八办’还担负着保卫、掩护中共中央代表团和长江局的任务。”

可以说,“八办”是1937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产物,见证了武汉人民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也留下了周恩来、董必武等诸多中共领导人抗日救国的身影。

武汉50万人献金抗日

掀起民族救亡热潮

“‘八办’的原建筑于1944年在美国飞机轰炸日租界时炸毁,1978年在原址按原貌重建,1979年3月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在傅少瑾引领下,长江日报记者进入馆内,只见厅堂前庭院缀以假山、花木,清高风雅。馆内共4层,一楼是《大武汉·1938》展厅,展出的300多幅原始照片和80多件珍贵文物再现了武汉人民在抗战初期的英勇事迹。二楼至四楼,董必武、叶剑英、周恩来、博古等人的办公室兼卧室分别陈设,仍保持着当年的模样。电台室、机要科、机关食堂、屋顶花园等,也一一复原开放。

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辅助下,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影音将观众的思绪拉回热血沸腾、抗日救亡的年代。一楼展厅的展览墙前,围聚了众多参观者,数张黑白照片和一段无声的黑白影像资料令大家驻足。画面中,成千上万的民众涌上街头,来到献金台前,台上挂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等横幅或标语。妇女们捐出金银细软,孩童们捐出储钱罐,老人们捐出银元,为抗日救国倾囊相助,掀起了民族救亡热潮。

“当时的献金运动,武汉全民参与,轰动全国。这段影像资料虽然只有十几秒,但是非常珍贵,是当时的电影制片厂在1938年武汉献金运动现场拍摄的”。傅少瑾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背景:1938年7月7日,日军逼近武汉,周恩来、郭沫若等人组织了号召市民支援抗战的献金运动。“八办”所有人带头捐献,武汉市民积极参与。活动原定3天,没想到捐钱的人太多,活动不得不延长到7月11日。当时,除了江汉关、三民路、水塔、五芳斋、武昌司门口、汉阳东门等固定献金台外,路上还设了一座流动献金台。

时任“八办”处长的钱之光曾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一书中回忆:“整个三镇都沸腾了。献金的人群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中共代表团和“八办”代表捐款1000元;周恩来把在军委会政治部工作的一个月薪金340元全部献出;董必武、邓颖超等中共参政员也将一个月薪金每人350元全部献出。民众的爱国热情十分高涨,献金者多则上万元,少则几分钱。据史料记载,当时,电影《热血忠魂》的女演员黎莉莉献出了自己的结婚戒指;从华北沦陷区过来的一位卖药老人一天献金3次,第一次献7角钱,第二次献1角5分钱,第三次献1角钱。

这次献金运动,正如《新华日报》评论的那样:“其情形的热烈,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空前,在世界史上也少有。”这次献金运动共有50多万人参与,武汉市民献金超过100万元,有效地支持了抗日战争。

“八办”当时参加组织的各种抗日救亡运动,对于振奋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唤起民众支援和直接参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八办’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团结发动民众、开展救亡运动的大本营。”傅少瑾站在展览墙前激动地解说道,“也可以看出,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只有动员全体民众才能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八办”旧址纪念馆馆长袁琳说,当年的献金运动,从国民政府要员、社会名流,到生活拮据的工人、农民都积极参与。他们舍小家保大家,这种誓死捍卫祖国的爱国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孩子剧团”走上街头

教唱抗日救亡歌曲

展厅内,还有一处展品引人注目,那是一面褪色泛黄的团旗,旗面上绣着“孩子剧团”4个鲜红的大字。团旗右边的一幅黑白照片上,邓颖超在“八办”门前微笑着与“孩子剧团”的团员们合影。

“起于上海,兴于武汉,归于延安”的“孩子剧团”成立于1937年,由一批中小学生组成,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上海沦陷后,为了确保“孩子剧团”的安全,在党组织精心安排下,20多名小团员于1938年1月抵达当时的抗战中心武汉。团员当中最大的不过十五六岁,最小的只有八九岁。

“1938年2月9日,‘八办’举行欢迎大会,热烈欢迎进行抗日宣传的小英雄们。这张照片就是当时拍摄的。”傅少瑾介绍说,“周恩来、邓颖超、郭沫若、叶挺等人参加了大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周恩来赞扬孩子们的抗日救国行动,并深情地对他们说:‘儿童是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我送你们救国、革命、创造三种精神。你们要一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建立新中国!’”

第二天,《新华日报》刊发了报道,许多少年儿童踊跃报名参加“孩子剧团”。他们走上街头、农村、中小学校、工矿企业进行宣传演讲,教唱救亡歌曲,与在汉各团体联合汇演,还参加了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张曙组织的大合唱和水上火炬大游行。孩子们的爱国行动震撼了广大爱国民众,茅盾称“孩子剧团”是“抗战血泪中产生的一朵奇花”,邵力子为他们题词“赤子之心,大汉之声”。

由于在汉开展大量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孩子剧团”很快引起了国民政府的警觉。这时,有团员想起了周恩来曾经说过的话:“有什么困难就来找‘八办’。”团员代表紧急求助。周恩来立刻安排剧团以“下乡演出”为名,连夜乘船顺长江而下,抵达黄石避险。在当地厂区,“孩子剧团”又开始为工人们表演,“让抗日的烈火继续燃烧”。直到“皖南事变”后,“孩子剧团”逐渐解散。

来自湖北咸宁市的谢先生一边认真参观,一边用手机不断地拍照片,说是要把照片带回家给7岁孙子看。他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没有经历过苦难,也不太了解过去的艰辛。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求生存的抗争,我回去后要给孙子好好讲一讲那段历史。”

傅少瑾介绍,为了发扬传承“孩子剧团”的爱国精神,后来的“八办”旧址纪念馆提出“教育后人育英才”“学习前辈兴中华”的口号。上世纪80年代,江岸区还成立“新孩子剧团”,一批中小学生接过了先辈手中的旗帜。

今年“六一”前夕,“孩子剧团”老团员、95岁的叶伟才老人受邀来到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向小团员们赠送了题有“救国、革命、创造”的珍贵书画。老人于1938年加入“孩子剧团”,是如今还健在的为数不多的“孩子剧团”老团员之一。老人回忆起当年奔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为“保卫大武汉”呐喊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当时,我们年纪虽小,但抗日救国不辞劳。很多团员嗓子喊哑了,第二天照样宣讲。几十年里,我一直心系剧团的新发展,我希望将我们当年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宝贵精神传递给孩子们”。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纠错】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