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邹景根 陈国东)“取一片粽叶,将其对折成一个漏斗状,底部要折得紧密平整……”6月5日,在郧西县观音镇龙桥村的农户小院里,村民们欢聚一堂,准备需要的食材,空气中弥漫着粽叶和糯米的香气,为传统节日增添浓厚的氛围。
“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村民刘文芳正一边包粽子,一边给孩子讲起端午节的由来。郧西人包粽子分甜、咸两种口味,粽子形状是立体四面四角形,用糯米搭配腊肉丁、蜜枣等佐料,包好后小火慢煮两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
郧西县农家小院里全家齐动手包粽子迎端午。 徐军 摄
粽子香糯,雄黄驱邪。“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端午节那天,家家都喝雄黄酒。”年近七旬的汪奶奶说。等到端午节给孩子的鼻梁、眼角、脖子、耳朵,都涂上雄黄酒中的雄黄粉,希望一年里健健康康、无病无灾。顽皮的小孩,已经迫不及待涂抹上着雄黄,一个个像戏台上的“小丑”,这一年一回的“化妆”让小朋友感到很新奇。
“那里的艾蒿每一年都长得很茂盛,等到端午节当天,我就去割些回来,插在门头。”汪奶奶指着屋后的山坡说,挂艾蒿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一定要趁着露水未干,把艾蒿采回家,这样的艾蒿散发出的香气最浓烈,驱虫避毒的效果也最佳。
包粽子、点雄黄、挂艾蒿……端午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沿用这些习俗,纪念古代先贤,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郧西人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也赋予这个节日新的意义。
在郧西县老北街绿色低碳文化街区,热腾腾的“端午花馍”刚刚出锅,精致小巧的“粽子”,圆滚滚的“福包”,为端午节的到来,增添了一份新意。“端午节又逢高考季,吃个粽子花馍,寓意一举高‘粽’!”乞巧花馍第四代传承人卢芸表示,花馍不仅是一种美食,而且是特殊节日里情感的寄托。
正在扎端午香包的马奶奶。 徐军 摄
花馍增新意,香包添新姿。扎香包二十多年的易奶奶,今年也给香包换上了新的模样,迷你龙舟、幼龙玩偶等香包深受孩子们喜爱。“今年是龙年,具有‘龙’样儿的香包,既健康又吉祥。”易奶奶说,端午节戴香包,既能祈福,又能祛除五虫。
煮端午蛋、熬五味、炸馓子……丰富多样的端午节民俗,随着时代的变化日渐增多,节日的氛围也随着人们日益美好的生活而变得浓烈。在端午节期间,郧西县还开展了包粽子大赛、端午民俗文化展等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与观赏,促进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