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十堰新闻 > 十堰滚动播报

竹山“非遗+文旅”深度融合 助力文旅市场蝶变升级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9日17:5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向继华 章伟 董谦)吃一餐色味俱全的合碗席,喝一杯清香扑鼻的飞云山绿茶,看一场热情激荡的上庸滚龙,听一曲唱腔浓郁的堵河皮影戏,讲一段趣味横生的“女娲传说”,上一堂妙手生花的剪纸课,在不断升腾的烟火气中,近距离感受竹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剪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国家和民族的智慧结晶,有利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

保护为先 让非遗“兴”起来

竹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近年来,竹山县聚焦十堰市委“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通过探索“非遗+”模式,走出了一条传承保护与衍生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在双向奔赴中出圈出彩。

在竹山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技艺,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薪火相传,成为非遗传承保护的新生力量。80后柯权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让官渡木椅焕发新生机,远销北上广等地; 90后的周坤因剪纸特长留在武汉商学院任教,将堵河剪纸传授给二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让竹山非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融合传统技艺和现代创新创意,让非遗活色生香,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竹山合碗席。章伟 摄

竹山牌子锣全体传承人在堵河岸边开展常规训练。贺茂堂 摄

圣水湖旅游区打铁花。章伟 摄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当旅游邂逅“非遗”,能玩出怎样的“文化味儿”?在竹山县桃花源街区,选材讲究、口感鲜美的竹山合碗席成为游客慕名前来的招牌菜肴;上庸镇民众表演的“上庸滚龙”成为重大赛事活动的暖场重头戏;圣水湖旅游度假区推出的非遗打铁花,为市民游客展示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城关镇群众表演的竹山牌子锣,丰富的曲牌、优美的旋律、多彩而独特的演奏形式,给观众们带来了欢乐和笑声;女娲山景区,游客们在登高祈福,聆听女娲传说、体验女娲文化;武陵峡景区,响彻山间的官渡民歌,唱出了当地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对文化的传承,也传递着竹山文旅好声音。

宣传引导 让非遗“活”起来

为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竹山县在女娲山风景区建成集作品展示、技艺体验、文化科普于一体的沉浸式非遗馆,市民和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指尖上的竹山“非遗”。该县在官渡镇连续举办五届秦巴民歌赛,来自重庆、神农架以及竹溪、房县、丹江口等地多名民间歌手同台竞技,官渡民歌在磨炼之中不断成长壮大,从乡野山歌上升到省级非遗。

今年6月,十堰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乡村宣传展示活动在竹山县桃花源街区举行。此次活动以“非遗+旅游”“非遗+展演”“非遗+购物”“非遗+美食”等形式呈现,活动期间,除了举办盛大的启动仪式和精彩纷呈的非遗节目展演,来自全市的5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为线上线下观众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竹山作为本次活动主会场,不断融合竹山多种非遗元素,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竹山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堵河皮影。章磊 摄

官渡民歌。章伟 摄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去年,由竹山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县新闻出版局、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县档案馆共同编撰的该县首部非遗类文化丛书《竹山非遗》出版。《竹山非遗》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章节,本书收录了女娲传说、绿松石雕刻技艺、堵河剪纸、堵河皮影、官渡民歌、竹山牌子锣、竹蔑编织技艺、上庸滚龙、官渡木椅、竹山合碗席、竹山懒豆腐、竹山面塑、竹山花鼓船歌、竹山绿茶制作技艺、官渡山野菜制作技艺、柳林腊肉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该书的面世,对研究竹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科普价值,有利于更好地传承竹山文化、赓续竹山文脉。

场景焕新 让非遗“潮”起来

非遗,连接百姓生活,融入人间烟火。传统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实现静态展示与活态演绎相互补充、良性互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竹山特色的非遗传承发展之路。

竹山桃花源街区。章伟 摄

入夜后,竹山桃花源街区灯火璀璨、人潮涌动。冲天而起的音乐喷泉,纵横交错的光影交织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坐落于堵河河畔的桃花源街区,作为探秘“武陵峡桃花源”的“驿站”,依据竹山县城“两河三岸,水绕三方,山围四面”的独特地理风貌,将现代潮流文化与女娲文化、民俗文化进行全新包装与升级,打造集“食、游、购、娱、体、展、演”于一体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沉浸式文旅休闲街区。形成“女娲补天地 人间桃花源”的特色文旅品牌。

夜幕下的桃花源街区一角。章伟 摄

游客置身其中,可以观看国家级非遗《女娲传说》故事片,聆听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搭红盖头入洞房》传说故事,参观以其为题材的绿松石雕刻;可观赏绒花与竹山绿松石的巧妙结合的头饰、发簪、胸花、摆件,沉浸式体验“非遗”+“地标”擦出的文创大IP;可以近距离体验堵河剪纸、上庸滚龙、堵河皮影、花鼓船歌等;还可以看高腔戏、赏汉服秀、逛美食街、赏堵河景,品尝竹山蒸盆、合碗席、懒豆腐、官渡山野菜、柳林腊肉,喝竹山绿茶,听官渡民歌……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老少咸宜的非遗展示,可咸可甜的消费项目,让竹山桃花源街区开街即人气飙升,热度不减。

传承创新 让非遗“火”起来

唯有“连接现代生活”,非遗才能“绽放迷人光彩”。竹山正在努力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更多的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展品”变“产品”,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力求让它们真正从历史中走出来,融入时代,走进生活,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食”得人间烟火,绽放迷人光彩。

《堵河剪纸》 亮相世界军运会。周坤 摄

上庸滚龙在桃花源街区巡演。章伟 摄

非遗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方水土的根与魂。保护,让非遗遍地开花;传承,让非遗百花齐放;弘扬,让非遗花繁果硕。近年来,竹山绿松石雕刻技艺作品《五子贺寿》亮相成都国际非遗节;竹山剪纸亮相武汉世界军运会;官渡民歌亮相央视大舞台,官渡木椅远销北上广;竹山堵河皮影戏参加北京恭王府展演;竹山绿茶在周边县市区颇具盛名,俏销全国各地远至海外;上庸滚龙多次参与大型活动开幕式,竹山合碗席喜迎八方宾客。

竹山,传承着荆楚文化根脉,汇集秦巴文明风情,孕育了多元融合,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非遗项目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和就业增收的知名品牌。下一步,竹山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非遗工作理念,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进活化利用发展,让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服务发展、促进产业、造福百姓。

【责任编辑:雷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