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何翠翠)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红卫街道坚持强化政治引领,抓住自治的切入点,深化法治的着力点,选准德治的创新点,夯实智治的支撑点,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逐步形成了一村(社区)一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向末端延伸。
“二姐”工作室,耐心调解化纠纷
“我这儿媳妇是外地的,生活习惯差别大,一点也不知道节约。”“我老婆子天天管这管那的,根本住不到一起去,我们这又有好几天没说话了。”6月18日下午,红卫街道动力新村社区网格员王欢在例行每日网格巡查中了解到辖区居民张阿姨家近日婆媳矛盾突出。
次日,网格员王欢分别将张阿姨和其儿媳带领到“二姐”工作室,请求工作室两位“姐姐”帮忙协调处理。通过“大姐”刘汉琴与婆婆交谈,“二姐”王红莉与儿媳交谈,两个小时后,婆媳俩互相让步,互相理解,握手言和,相互搀扶返回家中。
“二姐”工作室调解纠纷。通讯员 供图
红卫街道动力新村社区“二姐”工作室里的“大姐”和“二姐”,她们有着二十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善于与群众打交道。她们常驻小区、服务居民,有矛盾就地化解,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三熟”优势,在化解纠纷、拉近邻里关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化解各类纠纷、服务居民50余人次,她们的耐心调解,也收获了群众们大大的“点赞”。
法律诊所,望闻问切助村民
走进红卫街道炉子村“法律诊所”,法律顾问喻胜奎正在“接诊”中,问诊的是红卫街道炉子村村民胡某。胡某因其与丈夫感情不和,正处于离婚阶段,但是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即将面临拆迁,大女儿患有精神残疾,小儿子还在上大学,胡某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法律顾问喻胜奎了解胡某的“症状”后,“诊断”出胡某当前存在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病情”,随即为胡某开出“处方”,为胡某找到相关的法律条文,并为其代写了诉状,递交法院判决。
代写诉状。通讯员 供图
红卫街道炉子村将专业的律师、法律顾问置于“法律诊所”中,为处于生活困境而又迫切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其法律问题,开出“处方”,让村民不花钱就能得到可靠的法律服务。
“石桥爷爷说事”工作室,“小调解”促进“大和谐”
“感谢张老爷子的用心调解,我对调解结果很满意!”8月5日,走出“石桥爷爷说事”工作室,方滩乡村民田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现场调解。通讯员 供图
一周前,田某骑摩托车途经石桥村王某家时,被院里突然冲出的小狗吓了一跳,直接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导致腿部摔伤。事后双方因赔偿费用产生纠纷,田某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请求“爷爷说事”工作室的张道安帮忙调解,张道安通过走访村民、查看现场后,找到双方当事人协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他的努力下,王某同意赔偿田某500元,双方现场签订调解协议书并握手言和。
张道安同志现年75岁,系石桥村村民代表,为人公道正派,在当地颇有威望,村民们亲切地喊他“张爷爷”。今年3月份以来,他不计报酬,主动参与到石桥村的矛盾纠纷化解当中来,村干部说:“石桥村的调解室变成了‘爷爷说事’工作室,谁来他都能搭得上话,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据统计,“爷爷说事”工作室今年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2起,有效促进了石桥当地的和谐稳定。
微视频建设,数字乡村促平安
来到红卫街道牛场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整面的LED屏幕,清晰明了地可以看到牛场村全辖区各个地方的实时高清画面。
辖区情况。通讯员 供图
“穿白色衣服的那个小朋友,水库水深不安全,赶紧离开,不要在这玩耍。”红卫街道牛场村干部袁志通过视频监控话筒向正在袁家沟水库旁边玩耍的小朋友喊话劝离,小朋友听到喊话后,立即离开了库区。
数字乡村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进新时期农村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红卫街道牛场村通过对对辖区公共区域、主要路口、地质灾害点、堰塘等重点区域安装摄像设备46部,实现全村微视频建设全覆盖,设置了两个手机操作端口,通过一对一、一对多视频喊话,为牛场村的平安建设、护林防火、防汛等工作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红卫街道深入学习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在全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工作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这一工作目标,全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持续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