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邹景根、甘晓燕、张静)定量上料、定量补水、定时搅拌、均匀分料……12月12日,走进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河夹镇杨家湾村智慧绿谷,现代农业科技气息扑面而来,制棒车间内4套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整齐排列的菌棒经过灭菌区、缓冲区、预冷区、接种室,依次进行智能灭菌、自然冷却和全自动无菌接种,送入养菌室进行恒温养菌,等菌棒长满菌丝后,就可移至大棚栽培。
“以前,只能在春季和秋季生产菌棒,70余名工人一年只能生产菌棒300万棒。”郧西智慧绿谷生产负责人吴训国介绍,如今,利用自动化接种设备和恒温养菌室,常年可以生产菌棒,10余名工人日产菌棒9.6万棒,菌棒成活率可达98%以上。
郧西县河夹镇智慧绿谷连片香菇种植基地。 郧轩文 供图
郧西县处于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巴山区腹地,在汉江上游北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是食用菌栽培的“黄金岸线”。近年来,郧西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头号工程”,走集约化经营、数智化生产、绿色化发展之路,在全县18个乡镇(场、区)183个村,建成种植大棚14841个、制棒基地10个,形成多村连片的发展格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抓住种子话语权,才能抓住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命脉。郧西县建成鄂西北食用菌种研发中心,配套建设国内先进的标准化实验室、接种室、恒温培养室、菌种生产车间,开展食用菌菌种改良、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培育“郧西1、2、3号”菌种,引进香菇、羊肚菌、松茸等优良品种,实现菌种供应本地化。
冬日的安家乡长岗岭村,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大棚内忙着翻耕土地、播下菌种、覆盖地膜,抢抓有利时机播种羊肚菌。本次播种的是由该村羊肚菌菌种培育室,选育出适宜本地环境的“六妹13”“六妹15”两个菌种。
“今年采了两批,亩产鲜菇达500公斤,烘干后销售均价达800元/公斤,亩产值达4万元,效益非常可观,而且生态环保。”村党支部书记毛德均说,村里今年生产羊肚菌菌种10万公斤,发展羊肚菌100余亩,带动50余户农户增收的同时,村年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50万元。
有棚必有棒,有棒必有菇,有菇必联农。郧西县制定食用菌产业奖扶办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集中制棒、分户出菇”的生产模式,让农户分享食用菌产业红利。
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郧轩文 供图
涧池乡风景村银枫山珍合作社,年发展香菇近百万袋,不仅带动100多名农民家门口务工增收,还通过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香菇增收。正在泥河口村兰家湾基地负责生产管理的工人王德升说:“边干活边学习技术,现在每月基本工资3500元,一茬结束还有效益分红,每年可收入6万元,比出门打工强。”
今年,郧西县发展食用菌6030万袋,实现鲜菇产量5.5万吨,带动全县183个村6320户1.5万人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