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工作人员在种子博物馆检查植物离体材料。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扶荔宫”内,有一座种子博物馆。作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科普展示平台,这座博物馆以科学内涵和艺术外貌展示了种子的多样性和保藏种子对人与自然的意义。
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内的种子博物馆展示的植物离体材料(5月18日摄)。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扶荔宫”内,有一座种子博物馆。作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科普展示平台,这座博物馆以科学内涵和艺术外貌展示了种子的多样性和保藏种子对人与自然的意义。
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5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内的种子博物馆拍摄的亚克力柱种子墙。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扶荔宫”内,有一座种子博物馆。作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科普展示平台,这座博物馆以科学内涵和艺术外貌展示了种子的多样性和保藏种子对人与自然的意义。
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5月18日,游客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内的种子博物馆参观拍照。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扶荔宫”内,有一座种子博物馆。作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科普展示平台,这座博物馆以科学内涵和艺术外貌展示了种子的多样性和保藏种子对人与自然的意义。
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内的种子博物馆展示的部分植物种子(5月18日摄)。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扶荔宫”内,有一座种子博物馆。作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科普展示平台,这座博物馆以科学内涵和艺术外貌展示了种子的多样性和保藏种子对人与自然的意义。
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