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方向感似乎与生俱来
走哪儿都分得清东南西北
啧啧~~
但是你以为
北京人自带导航
是因为路都是正南正北的豆腐块?
还真不是!
北京的路
也有不少斜的
还斜得出名
今儿个
就带您认识几条北京的
“弯门斜道”
老北京的缩影——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形成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原名“鼓楼斜街”,因为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 清末才改称“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旧时还叫 “小琉璃厂”。原来,什刹海在过去周边都是王府,满清灭亡后,皇宫贵族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们就变卖家里的古玩,应运而生,这里就出现了很多收古玩的地方。
烟袋斜街宽大约5、6米,232米长。虽不宽不长,却是老北京的缩影。
“义和轩”是卖酒的酒铺,外号叫“大酒缸”,门口就有卖下酒菜的,爆肚张就摆摊在大酒缸门口。喝酒的要吃,跑堂的就去门口叫点;“黎光阁”裱画铺在北京很有名,裱画的师傅能仿造宫廷里的书画及手卷。画家溥儒、齐白石以及一些收藏家也常来光顾;还有“潘布昆”西服店,是北京西装剪裁业的发源地;“禄顺兴”做的旗袍是改良型的,解放前电影明星穿的旗袍,据说就是禄顺兴这里改良的。
曾招待藩王的外馆斜街
东起安定门外大街,西至黄寺大街。大体呈东西走向,东段略偏向东南。因街位于原外馆地区,故名外馆,亦名哈尔哈馆。
所谓“外馆”,是针对“内馆”而言的,不管内馆还是外馆,都是接待蒙古王公的场所;根据夏仁虎《旧京琐记》的记载,接待蒙古人的宾馆,在东交民巷的叫做内馆,在安定门外西北方向、黄寺东侧的叫做外馆;外馆隶属于清廷理藩院。
外馆始建于明代,是京城六馆之一。这里隶属于清廷理藩院接待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地方。据《清会典》载,蒙古王公和西藏黄教领袖按照“年班制度”,每年轮班进京朝贡,谒见皇上,被分别安排在外馆和黄寺居住。他们的随员及商人也在此与内地商人贸易,使得这个区域当时十分繁华。由于从黄寺、外馆进入内城最便捷的交通就是从东南方向的安定门进入,因此很容易走出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斜街。
乾隆时期绘制的《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席地而坐的蒙古王公,与皇帝一起吃饭(局部)
另据传,当时外馆占地四十八亩,因当时蒙古共有四十八家王公贵族,故设大小宅院四十八所。一些随员及商人则用骡、马、骆驼载运皮毛、药材等土特产,搭帐篷在此,与内地商人运来的丝绸、布匹、金银首饰等进行易货交易。此地与西邻的黄寺在清时期是十分繁华的地区。
媒婆火了一条街——杨梅竹斜街
杨梅竹斜街的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故而得名。街长496米,东起煤市街,西到延寿街。清朝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中,标注为“杨媒斜街”。据说这是因为清朝前期,这条斜街居住着一位善于说媒的杨媒婆。清朝光绪年间,雅化为“杨梅竹斜街”。
杨梅竹以前是一条文化街,清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梁诗正和现代文学家沈从文都曾经住在这条街上。在民国时期,该街上有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广益书局、环球书局、大众书局、中华印书局等7家书局,这可都是当时的出版企业。
如今,串联着大栅栏和琉璃厂的杨梅竹斜街,也是古色古香,文化味儿历史味儿十足,至今还保留着“高级会所”青云阁的后门,蔡锷可就是在此结识的小凤仙哦。
铁树斜街没铁树
樱桃斜街种樱桃
棕树斜街有寡妇
……
在北京的胡同中,铁树斜街距今已有近 900 年的前史。不要以为铁树斜街与铁树有关!铁树斜街根本就没种过铁树!本来这条街在明朝时只称斜街,从未种过什么铁树。而铁树街上最有名的就是于1914年创办的北京以致中国第一家女澡堂子“润身女浴所”。
棕树斜街原来叫王广福斜街,再往前,叫王寡妇斜街。清朝时这里妓院较多,有店家为吸引客人,就想办法弄来穷人家的女儿。据说有个姓王的中年妇女死了丈夫,人们叫她王寡妇,她在这条街上开设的妓院很有名气,所以人们一说到这个地方时就说:“到王寡妇街。”叫的久了,就得有了“王寡妇斜街”这个街名。
明朝时候,樱桃斜街这里有羊毡作坊,所以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记有“杨毡胡同”。“杨”可能是“羊”的谐音,也可能是这个羊毡作坊的掌柜姓杨。清朝乾隆年间已改称“樱桃斜街”,沿用至今。相传是因为该街中曾有樱桃树,又因为街道走向偏斜,故而得名。
北京的斜街是怎么来的?
杨梅竹斜街与附近的铁树斜街、樱桃斜街、棕树斜街,其实都是人走出来的。元朝灭金朝后,元朝政府放弃金中都城,在金中都城东北面另建元大都城。金中都城的施仁门(位于今虎坊桥西侧)内的丁字街(位于今菜市口附近)是一个繁华市场。新建的元大都城的商业尚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大都城内的百姓很多都到中都城购买所需物品。出大都城丽正门(今正阳门)向西南到丁字街,逐渐被百姓们走出一条从东北向西南的道路,便是这些斜街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