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文化

武汉中山路与得胜桥交会处发现武昌老城墙根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4日07:12 来源: 长江日报

近日,位于武昌区的中山路与得胜桥交会处,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了武昌的老城墙根儿。这是武昌城的武胜门遗址。22日,长江日报报道组现场探访,考古人员正在挖掘老城根遗址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咸淳壬申”宋砖,有明确的纪年,历史信息很多

刘文斌搜集的武昌城宋砖

武昌城宋砖,依次为:汉阳军造、水军、前军、中军、右军、踏白军

武昌古城具有“盾形、城河、九门”的特点。22日,考古人员正在挖掘武昌老城根遗址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武昌区中山路与得胜桥交会处的一处地铁5号线施工工地,武汉考古所的考古人员正在划分探方,按部就班地发掘武昌古城门之一武胜门周边的古城墙遗址。

从现场的城墙基走向与规模来看,考古人员认为这里属于武昌古城正北的一座瓮城,而城墙基属于明代。

这处遗址也间接证实了1908年陆军特别小学堂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按照科学测绘方法测量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详图》的精确性。也可以看出从明代到近代,武昌城城墙的传承性。

而在考古现场之外,在这一带的拆迁现场,民间“砖家”刘文斌共搜集到了30多块带有铭文的宋砖。

清图、明基、宋砖,间或从其他遗址搜集到的带戳记的元砖,这些时间的线索带给我们一些期待:武昌古城正在向我们揭开面纱,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往昔繁华;亦或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武昌古城的复杂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让我们更加跌入历史的混沌中。

这块700多岁的宋砖很珍贵

22日,长江日报记者陪同刘文斌来到他发现宋代城砖的地方,旁边就是已打下木橛,划出探方范围,铺上塑料网布,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现场。

经刘文斌指认,他捡砖之处,是考古现场之外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同行考察的武汉网友“力托”经过对照旧地图和旧照片,怀疑这个地方是明代草埠门(嘉靖年间改为武胜门)的瓫城拐角处。

采访现场,刘文斌发现一处深约1米的土坑壁上,一批体量庞大、外形方正的明代城砖,与十多块宋代城砖相互咬合在一起。在城砖上方,还发现了一根直径6寸的陶制下水管,管口上和管体上方包裹着厚实的雪白的石灰状物质。

刘文斌是地道武昌人,痴迷收藏古砖已有20年,对武昌各时期不同的古砖已形成一个收藏系列。

在刘文斌家中,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一个类似鞋柜一样的木柜,搁着这批刚捡回的古砖。砖上刻有“乙酉新开窑”“丁亥新开窑”“乙酉五里窑”“丙戌山西窑”“汉阳军造”“辛已造”等戳记。

经省图书馆文史专家昌庆旭鉴定,这其中多为宋砖。比如:有一块砖上以浮雕手法标有“咸淳壬申知鄂……”字样。昌庆旭说,这块砖很珍贵,它有明确的纪年,藏有很多历史信息。

咸淳壬申,是公元1272年,时在南宋度宗赵禥咸淳八年,也是襄阳为元军所破的前一年,汉阳军、鄂州为元军所降的前两年。这就意味着,这块砖已有700多岁了。

另有一些古砖的铭文,标注了“饶三七”“孟桥徐百一”“蒲州左十”“蒲州钟三”等字样。

昌庆旭说,中国古代有“物勒工名”的制度,故当年的工匠在其所制造的砖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这相当于是生产者、被摊派者或督造者的“编码”,或等同于现今生产者和原产地的条形码标识。古人对于城砖的烧造过程和烧造质量,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检验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所以南宋楼钥(1137-1213年)才会在诗中感叹:“古人烧砖坚于石。”而据历史学家李伯重的研究,中国古代以木柴为烧砖的主要燃料,烧砖1000块约需木柴一马车。

宋砖勾连起岳飞督鄂的故事

对于武昌城各个年代的各种城砖,一直有一批民间人士在努力搜集、整理,以期从中发现更多关于这座城的历史信息。

湖北省博物馆老专家陈上岷先生,作为长者,曾赐予记者一本著作《玉筍集》,书中记录了一个人——易均室先生(1886-1969)。这是目前有据可查的收藏武昌城砖的第一人。

在1926年武昌拆除城墙时,易先生搜集了大量城砖。抗战时期,易先生避难离开武昌,将这批古砖和其他文物埋藏于地下,其后不知所终。

这其中,有一块“嘉定戊寅官窑三十将造”古砖,除了“书法绝肖唐碑”的美学、书法价值以外,还饱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一、“嘉定”是南宋皇帝宋宁宗的一个年号,“嘉定戊寅”是嘉定十一年(1218年);二是“官窑”,表示这些城砖为官方督造、官窑生产;三是“三十将”,这是南宋的一种“九军三十将”军事编制。

而刘文斌搜集的一批宋砖中,恰好有“三十将”“水军”“前军”“踏白军”“右雄武”戳记。据昌庆旭查阅相关资料,证实这些称谓都是宋代军制中的编制或番号。

2012年2月,在武昌区蔡家嘴兴国路变电站建设施工中,发掘清理出一座宋代砖室墓,通过对残存墓碑的辨认,得知此墓正是踏白军统制董先之墓,墓碑为董先夫妇的墓志铭。根据碑文记载,董先率部队在岳飞北伐收复襄、邓诸州时加入岳家军,随后一直跟随岳飞。(资料来源: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蔡家嘴墓地发现南宋董先墓及墓志铭考》)

一块小小的砖头,一段残破的墙垣,沐风沥雨,在时间中老去,但哪怕只留下片段的痕迹,也在承载和记录着城市的历史细节。

“和文物一样,古城的砖头也是不可复制的。”昌庆旭希望,有更多人来关注城砖,而不是在老城拆迁时,将这些古砖当废物处置。一旦发现“带文字的古砖”,请记下发现地点,拍下照片,让大家共同留下并传承这座城市的历史根脉。

(感谢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网友“老调重弹”“麦壳儿”“力托”、藏家万学工对本次报道提供帮助)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周劼

考古 武胜门遗址 【纠错】编辑:周喆宇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