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玄
有一本书我前前后后读了三遍,伴随了我六个月。在繁华而喧嚣的都市,在城市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在碎片化阅读的今天,有一本书能追着一个人,陪他上飞机上火车,陪他白天和黑夜,其中必有缘故。
这本书就是舒晋豫的《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这本书把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代表性作家,评委们评选的态度、标准,作家和时代的关系,作家和历史、题材及地域文学等材料的使用都用对话的形式梳理了一遍。
有人说这本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个侧面,当然是,因为茅盾文学奖伴随着中国市场开放后的几十年历史,直接参与着中国的当代文学,其中的重要作品和作家,是当代文学的高峰和脊梁;有人说这本书是获奖作家的心灵记录,当然是,通过提问和对话,读者会看到另外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作家结构一部作品的内心和出发的原点,明了他们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但是我想说的却是另外一方面,舒晋豫用一本对话引出了很多大象和魔术师,她让我们在观看这些大象的同时,也让我们在观察这些魔术师的表演。
这本书让我们去集中了解这些获奖作家们,这些影响文学史的人,如何把一只只大象装进了袖子里。
这些大象当然是时代。每一个获奖作家都有他眼中的时代,每一个优秀作家都是一个魔术师。
提到茅盾文学奖,我们习惯地会联想到几个关键词,譬如史诗,譬如画卷,譬如社会、历史、民族、战争、风物、地域、大事件等,这些都是,大象大象,首先是大。一个时代,不大怎么行。这些获奖的每一个作家都有一头属于自己的大象。每一只大象都奇大无比,都是他们用毕生精力的观察、学习和积累。我在阅读这本书第一遍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这些获奖作家的专业性,无论是当代社会经济题材,还是军事题材,民族史题材,还是历史题材和某类物产文化,作家们在展开故事的同时,必须要有一个与时代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储备。所谓的厚重,就由此产生吧。大象毕竟是一个大动物。这本书告诉读者和作家们,要想画大象,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得有与时代这只大象相匹配的知识和专业储备。
如何把一只大象写进作品?如何把一个无比丰富的时代,装进袖子里面?这是一个优秀作家要表演的魔术和读者的期待。我们当然看到了很多鸿篇巨制,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另外多种形式的经典,这就是作家的变化。我们从舒晋豫的这本书里面看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几十年的流变,看到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流变。在前两届的获奖作品里,不见先锋作品的影子,非常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法占绝对优势地位,但是后来我们看到,格非、苏童、莫言这些先锋或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都纷纷获奖,包括贾平凹的获奖作品《秦腔》,从写法上也充满现代性。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由稳由传统写实向现代性在一步一步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
把一只大象如何装进袖子?我们看到早期的获奖作品,一写就是几卷本,作品里面充斥着大量的风土人情,文化介绍,时代介绍,军事知识和民族风情介绍,但是后来的获奖作家,一步一步把知识介绍的功能交给网络和其他社会功能,而转向更为开阔的心灵。
我们看到,时代在变,大象在变,作家的魔术也越来越高明。作家的袖子越来越大,越来越神秘,我们看见一只只奇大无比的巨象,在他们手中变小,变精巧,变得若有若无,因为我们读的是小说。
舒晋豫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我认为她是在做一件文学冒险。这件事只有内心纯洁,对文学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完成,因为她用这本书在陈列一只一只大象,在无意中揭示这些文学高手们的魔术谜底,这也是我能看多遍的原因。
时代摆在那里,有人能看见有人看不见;同一个时代被这些伟大作家们画成了不同的大象,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处在无比丰富和复杂的生活中;不同的隐藏大象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了袖子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向这些伟大作家和这本书的作者舒晋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