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晚,京剧《红灯记》在武汉剧院上演。图为演出现场。记者许魏巍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29日讯(记者万旭明 通讯员滑凌云)台上高声唱,台下低声和。29日晚,国家京剧院在武汉剧院为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带来经典样板戏《红灯记》。演员们一丝不苟地复刻着传承了半个多世纪的表演细节,台下的观众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尚且年幼的孩子,对这出经典作品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京剧《红灯记》在武汉剧院上演。图为演出现场。记者许魏巍 摄
台上:完整复刻原版55年不走样
李铁梅出场时正喊着“爹”,迎面一阵狂风吹来,她噎了一下,马上抬头挺胸。这个细节在舞台上只是一瞬间,可从第一代饰演李铁梅的刘长瑜,到29日来汉主演李铁梅的徐畅,再到更年轻的演员,都完整复刻下来。徐畅说:“现在观众看到的《红灯记》,跟50多年前是一模一样的,连舞美也只做翻新,没有再创作。”饰演李奶奶的张兰师承于京剧名家王晶华,“高玉倩当时是A组演员,我师傅是B组,但她们无论手势、眼神、迈哪条腿、乃至唱哪个字的时候抬眼,都是一模一样的。”
虽有前辈手把手地抠细节、传心得,但对于青年演员来说,最难的仍是在内心上靠近人物。张兰感慨道:“李奶奶一家三代为革命牺牲的故事,有那个年代的特殊性,表演的技艺我们可以去学去练,但没有经历过戏中的年代,如何真切地领悟人物的内心才是真正要下功夫的。我演了几十场,仍然觉得与前辈们差得很远。”徐畅则表示,与更年轻的演员合作时,会把前辈传授的细节全部传递下去,尤其是人物的内心独白。
京剧《红灯记》在武汉剧院上演。图为演出现场。记者许魏巍 摄
台下:数代观众同堂,关注点大不同
李铁梅刚说出:“奶奶,你听我说。”台下就有观众小声哼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演出过程中,这样的场景常常出现。年过七旬的邓老先生举着小望远镜坐在后排,不像其他观众那样鼓掌叫好,却一直跟着台上的表演低声唱,“年轻的时候我就想演李玉和,可惜没那个机会,只能在家偷偷学。这出戏我听了不知道多少次,他们没开口,我就知道下一句是什么。”
老太太们则多是李铁梅的“粉丝”,头发花白的曹老太太和老姐妹一起来看戏,“以前我们俩都喜欢李铁梅,还留了好久的大辫子。”时隔几十年再看《红灯记》,两位老太太都赞道:“还是那个感觉,一点都没走样!”
从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家,到还抱在父母手中的幼儿,《红灯记》的观众席里聚集了老老少少三四代人,看戏的感受则大有差异。李女士陪着父亲来看戏,老人家沉浸在回忆里,李女士则另有所思,“虽然是50多年前的戏,但很多台词,比方说鸠山那句‘信仰就是做生意’,放到今天再看有不一样的感觉。一对比,你就更能看到当年革命者有多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