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错银龙凤纹铜盒:钩佩流云南楚风
名称:战国错银龙凤纹铜盒 时代:战国 级别:一级 尺寸:通高15.2厘米,口径18厘米, 重1587克。 来源:1985年长沙长岭楚墓出土 今藏:长沙博物馆
潘钰
长沙楚墓是南方楚文化的代表性遗存,其墓葬形式对研究楚文化的南渐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文物虽不及江陵、随州等地大墓所出,但也不乏做工精良的逸品,战国错银龙凤纹铜盒便是其中的代表。
1985年深秋,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市区西南的长岭一带发掘了一个埋藏丰富,跨度从战国到汉代的古墓葬群。在其中的一个小山岗上,编号为M7的墓葬因为被盗,起初并不显眼。该墓为一座战国秦汉时期南方地区最为典型的土坑竖穴墓(即在平地上竖直向下开挖出墓坑),墓主被放置在一层椁室、二层棺室的内部,棺室腐朽严重仅存痕迹,墓主的遗体也因长沙地区酸性土质的侵蚀而荡然无存。清理到最下层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在棺底发现了一块精美的雕花木板,这种木板,正是楚系墓葬中习用的葬具——笭床。此墓与著名的马王堆汉墓葬法相似,葬具四周都填充了有很好防腐隔氧作用的白膏泥作为密封层。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墓葬没有被盗,应是可以发现重要文物的。但在发掘之初,盗洞就赫然出现在了墓口。原来,此墓早在唐代就已被盗墓者觊觎,椁室中的文物早已荡然无存。就在大家都认为这又是一座价值不大的空墓时,接下来的清理却有了重要发现。考古工作者在棺椁的西侧竟然发现一个保存完整且没有被扰动的“外藏椁”,揭开木制椁盖,满满当当五十余件保存完好的文物呈现在了人们面前。这批文物,仅铜器就有近十件,漆器更是达到了三十余件。根据墓葬的葬制以及随葬器物来看,墓主当属战国晚期一位比较富庶的士级官吏。其中龙凤纹铜盒是铸造最为精美、保存最为完好的青铜器。
这件战国铜盒,通高15.2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21.1厘米、重1587克。平顶弧形盖,盖上铸有四个小钮,钮为兽面环钮。圈足底稍外撇,圈足部分装饰一周横卧“S”形带状云纹,每组云纹之间有一双线环饰相接。整个铜盒均采用错银工艺。这些纤细流畅、婉转灵动的纹饰,都是用粗细合适的银丝镶嵌而成,有的地方还镶嵌了绿松石。
金银嵌错工艺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出现,到春秋以降,随着铁器的推广使用,金银镶嵌工艺得到长足发展。楚作为先秦大国,自春秋晚期开始向南扩张,到战国时期,包括今洞庭湖以南、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已完全浸润在楚文化光华之中。作为南楚重镇的长沙,自战国中期开始经济、文化逐渐发展繁盛起来,手工业也日趋成熟,镜、兵器、礼器、生活用具等大批青铜制品陆续开始生产并走向本土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沙发掘的五千余座先秦墓葬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这批器物中有一部分便是采用的这种金银镶嵌工艺,这一件战国错银龙凤纹铜盒更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与这件错银龙凤纹铜盒一同出土的,还有盒中装盛的一些虽碳化但形态保存完好的颗粒状食物。据研究,这些食物为“粟”,即我们现在常见的小米,而装入盒中时应该是以粥的形式。粟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田间地头经常看到的一种野草——狗尾巴草,通过人工驯化而培育出来的。中国是世界栽培粟的起源中心,有着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